财经新闻

【独家】防疫品行业大热 上市公司“疫”起抢滩

独家报道:林妤芯

2019冠状病毒病冲击国内外经济,更打乱企业布局,今年到底还能否继续扩张业务,成了企业最大的难题。

如果要扩张业务,又该如何进行?毕竟就连国际时尚品牌的路易威登、香奈儿、迪奥、普拉达等都重组生产线,转向生产口罩、洗手液和防护服等防疫物资。

而在本地,似乎也掀起这股风潮,以马股上市公司为例,过去3个月内有很多公司披露,要进军防疫相关业务,新投资也好,合作出击也罢,各种“建议”让投资者看得眼花缭乱摸不清虚实。

到底一窝蜂涌入防疫业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风险?

企业顾问指出,疫情爆发凸显多元化业务的重要性,不过,企业必须制定长期发展计划,而非趁着这股热潮,盲目跳进所谓的“热门行业”。

一旦疫情缓和,需求恢复正常,防疫产品市场将会陷入恶性竞争,赚幅受压不在话下,届时可能会得不偿失。

布局防疫品攻略
企业多元化须顾风险

国内冠病疫情逐渐好转,然而外国疫情却远未见顶,企业该何去何从?而后疫情的企业又该如何布局?

先前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许多企业都不敢贸然行事,纷纷转向保留现金,静待市场明朗化再行规划布局。

企业顾问及投资专家点出,无论在何种情况,企业有能力多元化业务是好事,但如果忽略当中的风险,本来稳定的业务都会暴露在危机当中。

上市公司瞄准疫情商机,频频做出相关信息披露显著激增,包括以了解备忘录、意向书和经销协议的方式进行业务多元化,这已经引起监管单位注意。

这些防疫相关的新投资,包括制造与生产个人防护设备、呼吸器、洗手液和口罩、分销冠病快速诊断试剂盒、消毒剂、研发与分销保健品等等不一而足。

先前宣布多元化业务至防疫相关业务的公司,主要有诺申集团(NOTION,0083,主板科技股)、帝亿置地(TITIJYA,5239,主板产业股)、可人儿(CAELY,7154 ,主板消费股)、Widad集团(WIDAD,0162,创业板)、ACO集团(ACO,0218,创业板)、宜鼎系统(AT,0072,创业板)、国马集团(KOMARK,7017,主板工业股),以及顶级手套(TOPGLOV,7113,主板保健股)等。

披露信息须确保准确

大马交易所在6月10日曾发布文告阐明,防疫相关投资或有助于贡献未来净利增长,并改善财务状况,但上市公司在披露相关信息时,须确保提供事实、准确、相关和最新的信息。

此外,马交所提醒上市公司勿使用模糊不清的字眼,比如含有夸张、浮夸、夸大或过分热情,或包含任何可能误导投资者,造成股票出现不必要价格波动的状况。

对此,小股东权益监管机构(MSWG)总执行长迪瓦尼山早前指出,马交所的适时警惕,让他们也不得不再次提醒投资者,谨慎看待这些利用“疫情商机”的公司。

《南洋商报》访问了投资专家及企业顾问,设法厘清这个现象,同时发现这原来已经成为全球的现象。

程秀美:时尚品牌急转弯
竞争激烈压缩赚幅

毕马威(KPMG)咨询服务主管合伙人程秀美披露,多元化至防疫相关行业的举措,并非只发生在我国。

“国际时尚品牌路易威登(LV)及化妆品巨头科蒂集团(Coty),也已多元化至生产口罩和洗手液,就连英国Deeside Distillery酒厂都紧急转而生产消毒洗手液。”

她指出,疫情的爆发凸显业务多元化的重要性,但企业不该抱着“跟随潮流”的心态投入“热门业务”,而是必须具备长远规划。

“当太多企业涌入相当热门的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会压缩赚幅。”

Areca资本总执行长黄德明指出,投入一项新的业务,成本支出并不小,确定业务方向正确后,需长期经营才能有回报。

“在投入新业务前,需有长期作战的心态,毕竟从准备、规划到投入,至少要5年才能知晓这(新业务)能否生存。”

黄德明:新常态必备
保健生意可长期投资

多元化业务有3大首要条件,即找到对的业务、要有稳健资产负债表,及能与现有业务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黄德明指出,现在全世界最热门的行业非保健业莫属,就算疫情结束,手套、口罩及消毒液产品,都会成为往后社会新常态的必备。

“除了冠病,我们先前还经历过非典型肺炎和H1N1流感,不排除以后还会有其他病毒,所以,保健是可长期投资的生意。”

除了业务方向,资产负债表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他披露,若现金流不充足,企业切勿轻举妄动。

“此外,也得评估(新业务)能否与现有业务起到协同互补效应,尽可能不要偏离原有业务太远,才能更好地管理风险和成本支出。”

比较好的例子是,比如原本生产塑料包装,然后多元化至生产手套或口罩;或者清洁公司转而生产消毒液;或是本来生产器材,转向个人防护设备,这些都属于在原先业务基础上进行多元化。

多元化业务需注意3件事

1.找到对的业务

2.资产负债表强劲

3.能与现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多元化无需舍近求远
拓展现有产品省资金

疫情的爆发,凸显多元化策略的重要性,但这不代表就得投入大笔资金进入全新业务。

程秀美点出一个最大的盲点,多元化业务的策略,未必就得投入新业务,可以是多元化现有产品、供应链及销售管道。

“这些并非过度多元化业务的举动,不至于在扩展业务的过程中失焦,模糊核心业务重心。”

不过,她提醒企业,现在的关键是要在多元化业务及保留现金中必须取得平衡。

“简单来说,企业在探讨新商机时,应认真评估手上的储备,确保有足够的现金流供现有业务周转。”

周全的多元化策略,可确保企业能在多变的大环境中保持灵活;程秀美指出,除了灵活,企业还需灌输持续革新适应大环境的思维。

“不过,现阶段保留现金似乎是最安全的押注,毕竟今天获利的业务,明天则未必,但过于保守又会失去灵活性,所以懂得拿捏分寸很重要。”

评估业务长期经营3大忌

一窝蜂涌入防疫业务,短期虽可带来快钱,但如何评估一项业务能够长期经营,且看以下3大忌。

第1忌:忌长时间准备的业务

若新业务需长时间酝酿,恐会影响企业长期现金流,进而冲击现有业务。

程秀美指出,很多企业若非只看眼前,否则就是只关注长期规划,不能全面妥善规划现金流分配。

“目前的利率处在低水平,随着经济情况好转后会跟着走高,新业务若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营运,势必会影响现金流。”

所以,她说,太多现金流支出会压缩现有业务的营运资本。

“尤其现有营运环境艰巨,企业更应细心管控现金流,精明运用任何现金盈余。”

国家银行上月7日宣布,调低利率25个基点至1.75%,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国行今年内或还会再减息。

第2忌:忌融资投资新业务

若有关上市公司需融资来多元化业务,投资者则需谨慎评估。

黄德明指出,若(上市公司)多元化的业务完全和现有业务不相关,那么就要关注这间公司的财务情况。

“虽然我们看好疫情后的新常态,但当市场回归正常,从卖家市场(供应)转向买家市场时,这些行业的竞争就会变得非常激烈,风险相对增加。”

无论如何,他说,拓展业务前得做足功课,同时也要考虑短期不赚钱、资本开销的支出、器材安装、人员培训等。

“企业切莫因为短期利益,贸然多元化业务。”

第3忌:忌以净利为首要关注

净利永远是企业评估业务持续性的首要条件,但并非唯一关键。

程秀美指出,所谓永续业务并非只是为股东带来净利,而是应该为所有关联人士,包括客户、供应商、员工及社区创造价值。

“环境及社会责任并非只是大企业的责任,小公司也能在推动永续企业模式上尽一分力。”

她补充,能让所有关联人士共同发展,就能为这项业务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使这个业务在面对外来冲击时更加坚韧。

过滤信息  谨慎评估
投资者忌闻“风”起舞

上市公司有新发展新业务是好事,但投资专家建议,投资者需过滤这些信息和新闻,要懂得筛选和评估,切忌闻“风”起舞。

Mercury证券分析员胡文耀指出,若仅仅是发布了解备忘录,一般不需太过关注,除非再有后续进展或更多资讯。

“多元化是很正常的企业发展模式,但业务的持久性是关键。”

最终回归基本面

举例,目前最热门的手套业,是疫情下唯一受惠的行业,还有因居家工作新常态渐渐火热的网络服务供应商。

“如果这是意外之财,也已经热了一段时间,最终都是会回归基本面,投资者得谨记,冷静思考是根本。”

多元化业务前自行6问

1. 多元化意义何在?

在比较什么都不做,和多元化业务的成本后,从公司财务现况来看,多元化业务是否有意义?

企业在做任何决定前,应制定完善的计划,并充分了解市场。

2. 是否能强化核心竞争力?

如同路易威登和酒厂生产商的个案,你必须审视自身核心业务的优势。

若之前是成功的产品,但现在乏人问津,你是否有办法创造一个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是能革新分销管道?

3. 可否把现有资产用在新业务上?

若答案是可以,那么你就能在维持营运成本的前提下,开拓新的营业额来源。

不过,还是得考量新产品有没有需求。

4. 是否能找到对的专才及资源?

你如何为新业务找到专才,而这能否带来成本效益?

5. 是否享有税务奖掖?

若新业务能享有政府奖掖或税务优惠,就能够改变业务回酬率,使整体投资显得诱人。

6. 是否在现有业务链开拓新商机?

若是能环绕现有业务链开拓新业务,因为熟悉市场环境,懂得善用优势制定稳健拓展计划,新业务面对风险更小。

资料来源:毕马威

反应

 

国际

美国会结束冠病调查 支持中国实验室泄漏论

(华盛顿3日讯)美国国会议员2日结束对冠病疫情为期2年的调查,支持这种病毒可能从中国实验室泄漏出来的理论。这场大流行病在美国夺走110万条人命。

据外媒报道,共和党控制的美国联邦众议院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特别小组委员会(House Select Subcommittee on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发布一份520页的报告,内容涵盖联邦和州级的应对措施,以及疫情起源和疫苗接种行动等。

委员会主席温斯特拉普(Brad Wenstrup)在致国会的信函中表示:“这将有助美国和全球预测下一次大流行,为下一次大流行做好准备,保护我们自己免受下一次大流行的影响,并希望阻止下一次大流行。”

美国联邦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科学家对冠病最有可能的起源得出不同结论,且尚未达成共识。

大多数人认为病毒是在中国从动物传给人类,但美国情报分析去年指出,病毒也有可能经过基因改造,从中国武汉市一个病毒学实验室流出,而首起人类确诊病例就出现在这座城市。

这个国会小组在召开25次会议、进行超过30次纪录访谈及审阅超过100万页文件后,认同了病毒可能是从中国实验室泄漏出来的理论。

相关调查包括与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为期2天的闭门访问,在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全球陷入混乱,福奇成了全美最信任的抗疫专家。

福奇今年6月现身国会听证会时,愤怒否认掩盖冠病疫情起源,他主张实验室研究的蝙蝠病毒“在分子上不可能”演变成导致大流行的病毒。

但国会小组的报告称,冠病病毒SARS-CoV-2“很可能是因为实验室或研究相关事故而出现”。

这项调查指出,封锁措施“弊大于利”,且强制戴口罩“对控制冠病的传播无效”,这与其他研究显示在公共场合戴口罩确实能降低传播率的结果相互矛盾。

此外,人身距离指南也受到批评,尽管旅行限制被认为挽救了人命。

这项调查还发现,前总统特朗普的公共资助冠病疫苗研发计划“神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取得“巨大成功”,但关闭学校将对美国儿童产生“持久影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