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非主要转移市场·马币疲弱 美关税·马钢铁价冲击微

独家报道:林秀芳

(吉隆坡15日讯)美国对全球钢铁和铝材加征关税,本地钢铁生产商忧心贸易转移加剧供应过剩,然而有建筑商认为马来西亚并非主要转移市场,预计国内钢铁价格不会因此下跌。

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材征收25%关税,同时取消此前所有豁免优惠。该决定将于3月12日生效,旨在封堵通过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绕过关税的漏洞。

大马钢铁工业联合会(MISIF)早前提醒,新关税可能引发贸易转移,导致东南亚钢铁市场供应过剩,尤其是中国钢铁经常绕道第三国规避美国关税的现象,进一步加剧生产商的忧虑。

不过,本地建筑业者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大马建筑规模有限,加上马币疲弱,并非国际瞩目市场,因此预计国内钢铁价格不会受显著影响。

有经济学者则提醒,若美国对全球钢铁产品统一征收25%关税,这对大马钢铁的影响料将有限,但若美国允许部分国家通过谈判获得豁免或取得更低税率,则可能会对大马钢铁生产商构成冲击,生产商必须作好会流失部分市场的准备。

外资主导大型项目 

本地钢铁商难受惠

大马建造行联合总会总会长拿督黄东春认为,若要求政府推动大型项目以刺激钢铁需求,并不会真正惠及本地建筑商,特别是中小型业者。

“这些年来,大型项目多由外资主导,例如高楼建设、东海岸铁路等,不仅承包权落入外资手中,连原材料供应也由外资掌控,因此本地钢铁生产商难以受益。”

他直言,相较之下,政府应更积极推动中小型发展项目,以惠及本地建筑业者。

“作为最终消费者,我们主要在本地市场采购原料。如果有更多中小型发展项目,自然能惠及本地中小型建筑商,并间接带动国内钢铁需求。”

他也说,本地钢铁和铝材主要依赖进口,即使贸易转移导致供应过剩,也不太可能引发国内钢铁价格大幅下滑,目前未听闻任何降价迹象。

数因素影响

他指这主要受几个因素影响:

1)大马发展项目规模不大;

2)马币仍处于疲弱水平;

3)政府推动大型项目并未有效吸纳过剩钢铁。

“从市场规模来看,大马不仅是小市场,近年来建设活动也有限;面对马币疲弱,相信大马不会成为贸易转移的主要目标。”

他补充道,将钢铁倾销至大马的获利空间有限,甚至可能亏本交易,尤其在马币疲弱的情况下,例如兑人民币汇率为1.6377,兑美元为4.432。

“即使存在倾销行为,货币疲弱仍会限制价格下滑幅度,毕竟没有人愿意做亏本生意。”

应拓新市场调整产量

双威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姚金龙博士表示,面对美国征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国内钢铁生产商务必制定双轨应对策略,包括开拓新市场及根据需求调整产量。

他指出,2023年大马对美国的钢铁出口额达3亿600万美元(约19亿6400万令吉),占该年钢铁总出口额59亿美元(约261亿4900万令吉)的5%。

2019至2023年间,大马对美钢铁出口年均增长率达36%。

“至于加工钢铁制品(即钢铁制品类),2023年对美出口额为4亿1200万美元(约18亿2600万令吉),占大马该类产品全球出口总额的15%。2019至2023年间,对美出口年均增长率为6%。”

他指如今美国对大马钢铁和加工钢铁制品的税收分别是零和1%。为此,若美国对全球钢铁产品统一征收25%关税,且不设任何国家豁免,那么对大马钢铁的影响料将有限,因为所有国家的钢铁产品均面临相同的税率增幅。

“但若美国允许部分国家通过谈判获得豁免或取得更低税率,例如在与加拿大和墨西哥重新谈判若获减税,加上这两国运输成本较低,就可能会对大马钢铁生产商构成冲击。”

或流失部分市场

他直言,面对这一局势,大马生产商应做好流失部分市场的准备,包括积极拓展新市场及调整产能。

“政府可通过协助业者拓展新市场及推动发展项目来吸纳部分钢铁产品。例如去年大马吸引了12%的强劲投资增长,尤其是外资设厂投资,有助于提振钢铁产品需求。”

姚金龙补充,业者仍需调整策略应对挑战,因为除了海外竞争,国内部分外资企业也倾向于直接从原产国采购更低成本的钢铁产品,甚至选择在大马设厂,这些都给本地生产商带来竞争压力。

根据联合国COMTRADE国际贸易数据库数据,2024年美国从大马进口的钢铁总额为2亿5200万美元(约11亿1686令吉)。
 

对我国负面影响有限

经济学家杰菲里威廉斯说,特朗普正利用关税作为谈判工具,以改变全球贸易格局,尽管对方宣布全面关税措施,但却又表明将根据双边关系提供对等的关税减免。  

“即使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也已暂缓,以等待安排贸易协议重新谈判。”  

他认为,大马业者呼吁政府干预的声音反应过激,尤其在推动大规模发展计划方面:“这措施(美国关税)对大马的负面影响可能极为有限,任何政策调整都应积极应对,并减少对贸易和投资的限制。”

此外,他指税收减免与优惠政策,以及大幅削减繁琐法规,都将有助于提高大马的贸易和投资吸引力。

反应

 

森美兰

黄东春:推行政策前 应考虑业者能否生存

(芙蓉11日讯)马来西亚建造行联合总会总会长拿督黄东春指出,员工的福利固然重要,但政府应与业者讨论实施的费用、时间和方式,因为当前原料、物流和合规(如税务)成本不断上升之际,企业和商家的现金流受到严重影响。

他促请政府给予业者时间做好准备和调整营运成本,因为这些政策只有在企业能继续生存的情况下,才得以顺利实施。

森美兰建造行100周年庆

他昨晚出席森美兰建造行庆祝成立100周年联欢晚宴致词时说,影响同业的新政策包括:修改并提高缴交社会保险缴纳者的上限薪水或收入(从5000令吉提升到6000令吉)、把最低薪金从1500令吉调高到1700令吉、强制所有外劳缴纳公积金,以及外劳多层次人头税制度等。

“外劳的薪金涨幅是每名员工每月200令吉,但却将引发加班费、社险缴款、公积金缴款、保险和医疗福利方面的经营成本增加。此外,为了避免影响资深员工士气低落,也需相应地调高他们的工资。”

他认为,工资的调整应以市场供需、生产力、员工的技能熟练程度、工作态度和责任为基础。

针对明年起外劳都须缴纳公积金的措施,黄东春认为,政府应在实施之前明确说明强制外劳缴公积金的主要目的,因为外劳通常只待2至4年,法律允许最长13年,因此公积金缴纳期将会很短,对他们的退休福利不会有太大作用。

 “雇佣外劳的成本比本地员工高,如人头税、申请程序, 社险缴款、住所、交通、医疗保险,医疗和机票等费用,可是为了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政府不应制定种种政策来限制雇用外劳,而是应认真检讨人力供应链。”

苏发财:给企业更多缓沖时间

森美兰建造行会长苏发财说,虽然外劳缴纳公积金政策有利于外劳的福利保障,但在国家经济刚刚回暖之际,政府推行的政策,不利于经济的振兴。

他呼吁政府给予企业界更多缓沖时间,避免因政策仓促实施,而使企业陷入困境,同时也企业在面对额外的成本压力下,可能被迫提高产品或服务价格,最终对市场价格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黄振旺:手续复杂费用高

筹委会主席黄振旺说,合法外劳手续复杂和费用高,目前建筑业聘请外劳的成本高达每月至少1万7000令吉,20万令吉的工程就需要约10名工人,这也意味着,工程还未开工,已需要17万令吉的费用聘请外劳,使得一些业者铤而走险,聘请非法外劳。

他希望政府简化程序和合理化费用,减轻行业的负担。

张聒翔:简化申请程序

由于交通部长陆兆福不克出席主持开幕,由森州行政议员张聒翔代表,并在会上宣布1万令吉的拨款。

张聒翔说,业者有任何的问题或困扰,都可以通过与州政府或联邦政府沟通对话商讨。

“政府方面,会继续积极招商引资,确保申请程序简化,可以有更多建筑项目在森州进行,直接造就工作机会。”

出席者包括罗白州议员周世扬、森建造行百年纪念特刊编委会主席徐永昌。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