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马中免签激励商机 燕窝商旅暴增逾100%

独家报道:张燕萍

(吉隆坡23日讯)燕窝商务旅游在我国兴起,尤其是马中免签证政策落实后,到我国进行燕窝商务及旅游考察团暴增超过100%,如今正在发展或对燕窝周边有兴趣的外国采购商纷纷到来探索这一新兴市场的潜力。

根据了解,单是彭亨州就迎来超过70%中国燕窝商务考察者,以深入了解燕屋、加工厂、销售点等燕窝产业链。马中在燕窝商贸合作的纽带越来越强。

然而本地燕窝业者也向《南洋商报》道出一些烦恼事,即在海关条例下,游客和考察团成员无法携带超过1公斤燕窝入境中国,导致他们即使有意在我国大量采购燕窝,也无能为力,否则所购燕窝只落得遭没收的命运。

不少大马燕窝行业者为了满足游客和在地消费者的需求,转为在中国设仓库及旗舰店,让消费者可随时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采购燕窝,保住客源。

业者吁马中放宽条例
让游客带更多燕窝返华

马来西亚燕窝总商会总会长马珪福希望旅游、艺术及文化部、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及财政部联手,与中国海关总署商讨让游客可在豁免任何税务下把燕窝带回中国,协助大马提高收入和增加外汇。

他透露,许多准备把燕窝购买回国的游客在回国入境时面对移民局拦截并没收燕窝,以致面对损失。根据该商会会员反映,许多中国游客都面对这问题。

“希望马中的海关能重新探讨和研究有关政策,让游客能携带符合规格认证的燕窝出境。”

马珪福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表示,我国市场上所售卖的燕窝都具备卫生与安全条件,且有本身的溯源码,也符合高品质标准,可成为游客的手信。

他提到,燕窝属于禽类产品,需经过检疫等程序,即便是已获中国质检局签署协议能进口的燕窝,游客都不能自行携带出境,如果要将干燕窝带入中国,则需要提前向海关申请。

中国海关规定,燕窝(经商业无菌处理的罐头装燕窝除外)属《中国禁止携带、寄递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名录》中所列的禁止携带和邮寄进境物。

根据《中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所实施条例,入境前需办理动植物检疫审批手续,持输出国家和地区的检疫证书向海关申报,经检疫查验合格后方可入境。

马珪福说,马中免签证政策落实后,预料将会有更多中国采购商或投资者将到大马发展燕窝业,我国业者可考虑开发燕窝相关旅游项目,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及带动燕窝产业发展。

“中国消费者对燕窝的需求迅速增长,业者要结合力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

时任农业及农基工业部长拿督斯里诺奥马曾在2013年宣布,来我国旅游的游客可以携带净重超过1公斤的燕窝作为手信带出境,该部是基于有游客投诉只能携带不超过1公斤燕窝作为手信,而做出上述决定。

养燕业采ESG

气候问题导致生态系统失衡,野生动物包括燕子也面对食物链中断的情况,并将冲击我国引燕业。

马珪福指出,为了确保引燕活动可持续经营,大马燕窝总商会将与有关当局及大学机构,从环境、社会与监管(ESG)角度探讨养殖昆虫以供应引燕需求。

“随着燕子食物来源锐减,不少燕群已转向其他区域,异常的气候条件可能会影响燕子的繁殖和觅食。”

他强调,燕窝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领域之一,当局必须设法协助克服这方面的问题。

程序简化 两周即可出口

对燕窝业者而言,好消息是随着燕窝出口中国程序获简化,目前业者只需在不到两个星期便能出口燕窝到中国。

燕窝业者通过ePermit系统申请出口燕窝到中国时,可以不必附上卫生部发出的卫生证明书,只需在货柜准备出口到中国前,确保备齐所有文件即可。

马珪福说,原本需费时3个星期至1个月,如今在程序简化后能协助业者进一步加强出口市场的竞争力。

他表示,在品管方面,大马做了很好的把关,让消费者有信心购买我国所出产的燕窝:“燕窝行业已从高端礼品形态转变为大众消费品,在人人讲究养生保健生活方向之际,降低消费门槛将让更多消费者能享受燕窝的养生效果。”

他指燕窝被列为免疫食品行列,尤其是经历疫情后走高的养生市场带动了这方面的需求,我国燕窝在冠病疫情期间对中国的出口,就增加了至少20%。

“虽然我国是燕窝产区,但业界要关注市场需求不断创新、提高品质以推动燕窝经济发展。”

业者赴华开店助推“燕窝自由”

大马燕窝产业出口协会会长拿督蔡千根指出,为了让中国消费者能随时实现“燕窝自由”,许多业者已在当地设置仓库或旗舰店,以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

他说,中国有本身的条例,任何境外动植物及相关产品在入境中国时都要谨慎,并且也要具备所有的进口程序,并且在单证抵达后也得进行检验检疫以获得《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因此,一般上有兴趣购买(燕窝)的游客,我们都鼓励他们回国后才到我们在当地的公司购买。”

也是MyNest集团总执行长的蔡千根,也打造被视为全马最大的“金丝燕生态文化馆”。

他认为,燕窝的价值不只在于是养生食品,也牵连着有渊源的文化和产业链。

蔡千根指我国燕窝业者最终希望是把优质的燕窝继续推广到中国及其他国家,马中互相免签政策推行以来,也迎来不少有关燕窝业的商务考察,互免签证措施促进了双边交流,也进一步带动两国的商务和旅游活动。

“这期间我国迎来许多中国新采购商到来进行业务考察和探寻商机,尤其是特定领域有优势或特色产品,如天然地理标志产品如燕窝,榴梿等。

“大马若能够提供符合中国市场需求发展高质量产品和出口服务,将为我国相关产业带来商机和增长机会。”

ePermit系统增业者竞争力

蔡千根指出,随着燕窝业者只需通过ePermit系统办理燕窝出口至中国手续后,简化了许多繁文缛节,也进一步缩短了燕窝业者的审批时间。

蔡千根表示,业者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市场,此举措将加强本地燕窝出口商的竞争条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燕窝消费国,(大马)必须加强竞争力,才有条件在市场上分到一杯羹。”

当中的程序包括需先向卫生部提出申请后,由官员到工厂抽取样本化验,取得结果后再呈报卫生部;在卫生部鉴定后发放证书,这过程也至少耗上1周。这过后才会进入向兽医局ePermit系统申请出口的环节。

燕窝消费市场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模式的助力下进入各层次的消费群中,而在东南亚地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生效,除了原有的燕窝出产国如大马、印尼,越南、泰国在中国市场竞争之外,接下来柬埔寨燕窝也会加入,为此便捷的流程对业者很重要。

根据了解,如今燕窝业者可以不必附上卫生部发出的卫生证明书,只需在货柜准备出口到中国前,确保备齐所有所需文件。

广西自贸区设产业链

彭亨州农产品及生态旅游协会会长李碧强说,在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的马中“两国双园”平台下,当地已率先开展大马毛燕进口加工特色业务,也是首个中国—东盟燕窝跨境产业链。

他说,近年来人们强调养生,健康消费需求也朝向多元和细分化,促进了燕窝消费市场增长。

“有报告显示,72%燕窝消费者年龄介于20至40岁,尤其在电商渠道的便利下,年轻人更成为燕窝滋补产品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他也指ePermit系统为我国燕窝业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带动了业者的作业信心。

李碧强提及,自马中互免签证政策落实后,彭亨州迎来超过70%来自中国的燕窝商务考察者。

在东南亚燕窝生产国中,大马和印尼的燕窝品质被行家视为最为上乘,产量也最大,印尼占全球产量约80%,大马则录得12%,接下来是泰国约5%,越南则占全球2%。

中国燕窝消费占全球96%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燕窝消费国,占全球燕窝消费量超过96%。

中国燕窝溯源管理服务平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食用燕窝溯源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11.5%,其中我国和印尼溯源量同比增长11.3%和11.1%,越南溯源量则达0.7吨。

2023年大马食用燕窝在中国的进口量为155.5吨,占该国食用燕窝进口总量的27.9%,录得连续9年增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大马目前有49家经营出口中国市场的燕窝公司。

根据农业及粮食安全部数据,我国去年向16个国家出口超过1万1366吨燕窝,价值约18亿令吉,而中国仍占最大市场份额。

去年10月,农业及粮食安全部和中国海关总署达成6点协议,包括中方将加快对大马鲜食榴梿输华风险评估,双方合作推动检疫准入工作,同时加快大马燕窝企业检查,以推动燕窝贸易发展。



反应

 

旅游

申遗结果7月揭晓 尼亚洞探古人遗骸

图/文|李晓婷

牛仔城与山洞,看似扯不上关系。不过,若你穿上牛仔装,穿着靴子骑马,也没有人会笑你,因为这里确实是与戏里的牛仔城的情景相似。

来,前往砂拉越美里的牛仔城和山洞去!

牛仔城位于砂拉越美里省峇都尼亚(Batu Niah)镇,距离美里大约97公里,旅程规划上可以把美里与牛仔城结合。

说到砂拉越美里,从课本上的认知,除了是产油地点,也接近石油生产国汶莱,不少汶莱人都在周末到美里消费,因为兑换率高,就像新加坡人在周末到柔佛新山消费的情形一样,是一座很热闹的城镇。

申请联合国双遗资格

一般人的认知,美里有两座著名山洞:姆鲁洞(Mulu Cave)和尼亚洞(Niah Cave)。

姆鲁山洞就坐落在姆鲁国家公园,不太能轻易抵达,必须乘坐小型飞机,历经千山万水才能到步,若没有时间,基本上都不是自由行第一选择。

相比之下,到尼亚国家公园走走就是最好的选择。一路有大道,道路平坦,天气晴朗,乘坐巴士一个小时就到达目的地。

目前,尼亚国家公园洞穴群的考古遗产已被提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4年的文化和自然复合遗产,预料7月就能揭晓!

洞穴群拥有值得考古的研究价值,包括距今6万5000年的全世界最古老细石器,以及距今5万5000年的现代人头盖骨,是东南亚人类史的重要考据点!

邻近尼亚国家公园,一旦申遗成功,峇都尼亚肯定受惠!

等待好消息

峇都尼亚距离尼亚公园约3公里,当地土生土长的Wawasan City Inn酒店老板刘嘉强说,商家都已看准申遗成功后即会起飞的旅游业,运筹帷幄,将精神和时间都摆放当地旅游业上,酒店也好饮食业也好,都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我在这里住了数十年,从未离开过,峇都尼亚的特色是有历史,又有故事。”

他说,早期峇都尼亚还是一片荒芜,当车子在砂石上驰骋,引起尘土扬扬,于是被冠上很酷的雅号:牛仔城!

“尼亚石洞有丰富的天然资源,又有世界顶级的考古价值,我对申遗成功很有信心!你想看,其他的石洞需要做飞机抵达,舟车劳顿,倒不如来尼亚石洞,感受这里不一样的气氛。”

先渡鳄鱼河

前往石洞前,给了入门费,要再给2令吉的渡河费,乘小船越过Sungai Niah,就能抵达彼岸。

这条河称“恶鳄鱼河”,事因砂拉越的河流藏有不少鳄鱼,每逢雨季涨潮时,据说都有人被鳄鱼吃掉。

Sungai Niah也是一条恶名昭彰的鳄鱼河,渡船码头上特地显眼的挂上“鳄鱼”警示,警示河里是真的有鳄鱼存在。

渡了河即踏上一条漫长的坚实木栈道,沿着它即可直达尼亚洞,一路上可以欣赏热带雨林的美景。

栈道完备

抵达洞口之前,游客会先走过漫长的沼泽森林,然后是石林,燕巢采集棚,不久步入大石窟,深入漆黑洞穴,穿过庞大山体,不断别有洞天,一直都有惊喜。

石洞全程建有坚实的观光人行走道。在当局的安排下,栈道高架于沼泽泥地之上,免却了被鳄鱼攻击的潜在风险。

而观光栈道全长6公里,其中包括穿越不见天日的岩洞内的漆黑部分,观光者必须戴上头灯,才能继续前进。

遇上考古队伍

徒步前往,随时遇见正在发掘古人类遗骸的考古队伍。

追索历史,自明代以来,就有中国商贾来尼亚洞收购燕窝。

尼亚洞最响誉国际的部分,欲是其近代在考古学上的发现,做为“走出非洲——人类最伟大的旅程”迁徙论,现代智人于7万年前走出并最终抵达澳洲的路线的重要证据,尼亚石洞的发掘极具意义。

它也是东南亚唯一的人类祖先遗迹,同时也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人类学遗迹。

伊班族仍居于此

尼亚洞也并非仅仅是在5万年前有一批人类祖先在那居住罢了,实际上自人类祖先安家落户以来,人类炊烟就不绝如缕,于是在石洞里任何年代的考古都有发现。

甚至时至今日,伊班土著依旧落户于尼亚洞,只不过村子目前已经在石洞外。

神奇壁画

尼亚洞穴里的彩画洞穴(Painting Cave)是著名的考古处。占地大,在洞壁上,可以看到古人用赤色颜料画了许多人形的图案。要到达那里须经过一段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路,地面湿滑,抬头一看还有不少蝙蝠在里面栖息。

以地质学来说,石灰岩丘陵的尼亚石洞可谓形成不久,仅仅几百万年,因此一路岩石摸样就犹如刚刚从海底捞起一般,与海滩礁石一模一样。

从肉眼观看山洞,石相也变化多端;石棚、石柱、石台比比皆是,可供原始先民们栖息的干燥角落不少,如果周围猎获或采集够丰富,那这里的确适合古人安栖。

飞檐走壁采燕窝

尼亚洞除了具有考古价值之外,石洞里栖息着数以万计的雨燕,这些燕子用唾液筑成的燕窝十分多,有着很高的商业价值,也就是华人视为非常珍贵的一种补品,燕窝业者视为上等货的“洞燕”。

说是华人的补品,却是当地人冒着生命危险,爬上洞穴顶处采取下来的。

有血有泪

燕子筑的窝位于超高的洞壁上,当地土著搭了架子或吊着绳子,然后赤手空拳爬上山壁采燕窝,每一片燕盏都有血有泪。

据说,在燕洞内发生不少意外,不少人,包括偷燕窝者,为了生计,都从高空跌下来丧失了生命。

感受古人滋味

一番徒步往返13.5公里,也耗了小半天,虽说走马看花,也算达到了心愿。

大石洞最令人悸动的部分,其实是祖先们在这里艰难度日所留下来的万古余烬,纵然已相隔千百代,依然能让人察觉丝丝温暖。

步出石洞外头就是博物馆,据说智人遗物就被收藏在这里,包括饰品、器皿、船椁。

到访者除徒步走石洞外,可进一步了解求学时期就如雷贯耳的智人骸骨;若体力不行,建议先看博物馆才走山洞。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