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南洋富豪榜】谢富年财富翻倍·李良华挤入十大 杨肃斌强势登三甲

【南洋富豪榜·1】

独家报道:林志斌

经过一年的拼搏与努力,那些站在商海浪潮之巅的富豪们,交出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在大马数据中心浪潮之下,主攻这一领域的科技和建筑业者,一再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影响力。

当中,在我国最早捉住人工智能(AI)浪潮的杨忠礼双雄,股价连续两年迎来暴涨;这使这家集团的掌门人丹斯里杨肃斌与家族财富连年上涨,已经登上大马富豪榜三甲的位置!

截至2024年末,杨肃斌与家族的财富,比之前一年是大涨了70亿令吉,达到215亿令吉。他在富豪榜的位置也因此从一年前的第5名,进一步提升到第3名的位置。

而且,杨氏家族如今距离我国前两名富豪也并不算遥远。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常年首富郭鹤年,以及已经连续4年拿下富豪榜第二名位置的丹斯里管保强与家族,在过去一年财富都出现了缩水。

然而,杨肃斌在2025年似乎开年不利。在美国祭出AI芯片限制令,以及免费凭单红包不受市场欢迎影响下,开年不到一个月,杨忠礼双雄已经历了两波爆跌,就不知道杨氏家族在2025年能不能继续化险为夷,再次绽放光彩呢?

除了杨氏家族强势杀入三甲之外,2024年南洋富豪榜也见证了双威(SUNWAY,5211,主板工业股)创办人兼集团主席丹斯里谢富年1年内身家大涨超过100亿令吉;而99 Speed Mart(99SMART,5326,主板消费股)上市后,创办人李良华财富显现,以176亿令吉身家,强势登陆大马十大富豪行列!

马股带旺40富豪财富飙459亿
郭鹤年首富宝座遇挑战

2024年是马股的好年,在历经3年的下跌之后,马股在龙年总算吐气扬眉,富时隆综合指数全年上涨接近13%。在这样天时地利之下,我国富豪们自然也捉住良机,40大富豪全年财富总共增加459亿令吉或19.3%,财富总和达到3069亿令吉之多。

当中,毫无疑问再一次蝉联大马首富的是世界糖王郭鹤年。但过去一年,随着他旗下跨越大马、新加坡和香港多地的资产都缩水,郭鹤年的财富再一次减少逾25亿令吉,身家已经跌破300亿令吉,“仅剩”285.7亿令吉。

这和郭鹤年身家巅峰时期相比,已经接近砍半!2017年时,郭鹤年的身家一度高达499亿令吉,然而过去几年在冠病疫情摧残,以及主攻的中国消费市场近年来出现滑坡之下,世界糖王的财富在去年已经跌至311亿令吉,今年又再一次下跌。

话虽如此,郭鹤年依然守住了多年的首富宝座,这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我国富豪榜榜眼,齐力(PMETAL,8869,主板工业股)总执行长丹斯里管保强与家族的财富,去年也有所下滑。

齐力股价仅微涨

在2024年,齐力的表现其实不算太差。全球铝价和齐力的业绩表现都有所上涨,无奈股价表现不算特别出众,全年上涨1.9%,和大市相比算是差强人意。

而对于管氏家族来说,导致身家不涨反跌的“罪魁祸首”,在于旗下另一家铝制品生产商齐力科技(PMBTECH,7172,主板工业股)上。由于业绩表现出现较激烈的波动,加上估值过高而遭到下杀,齐力科技去年大跌了35%。

杨肃斌冲击前二名

这连带地导致管氏家族的身家最终只能记在235.9亿令吉,同比微跌了6000万令吉或0.3%,只能继续守住富豪榜第二名的位置。

在管保强与家族之后,杨忠礼机构(YTL,4677,主板公用事业股)的掌门人丹斯里杨肃斌与家族的财富正在高速增长,如今以215亿令吉的身家坐上了2024南洋富豪榜探花的位置,对前两名发起了强烈的冲击。

IOI李氏兄弟成大黑马

与此同时,富豪榜的大黑马,分别执掌IOI集团(IOICORP,1961,主板种植股)与IOI置业(IOIPG,5249,主板产业股)的拿督李耀祖和李耀昇,在经过多年的稳健爬升之后,财富突破了200亿令吉,以203亿令吉身家,位居我国第4富豪的位置。

追溯历史,在李耀祖和李耀昇兄弟接掌之前,IOI集团的创办人,已故丹斯里李深静,曾在2017年身家突破200亿令吉;但在李深静逝世之后,IOI集团陷入了短暂的悲痛与动荡当中。如今,李氏兄弟的身家重新返回200亿令吉以上,完美地证明了虎父无犬子。

谢富年逼近200亿

2024年我国身家超过200亿令吉的富豪总共有4名,但新的一年,富豪榜最前列的竞争可不仅限于这4人,因为排名第5名的富豪,双威(SUNWAY,5211,主板工业股)的丹斯里谢富年距离最前列也仅差一个马鼻。

谢富年2024年的身家总共达199.6亿令吉,距离200亿门槛仅一步之遥!别忘了,双威的医疗业务,可能在今明两年内就要上市,届时,相信他也会为我国的富豪榜,带来全新的冲击!

99 Speed Mart上市

仅3个月晋身蓝筹股

相比之下,富豪榜的第6名,已故丹斯里郑鸿标,身家虽然也是无限接近200亿门槛的197.2亿令吉,但随着郑家已经阐明了遗产分配的方式,包括将逐步减持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股权至10%以下,预料郑鸿标和后人在未来的南洋富豪榜将会逐渐失去竞争力,曾经高居大马富豪榜第二名的情景,只能沦为追忆。

不过富豪榜往往就是这样,前浪尚未退去,后浪就已经拍马赶到。紧接在郑鸿标之后,2024年南洋富豪榜排名第7的,是去年最闪耀的后浪,99 Speed Mart(99SMART,5326,主板消费股)的创办人兼总执行长李良华。

99 Speed Mart去年9月上市之后,股价一直扶摇直上,仅用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入选为蓝筹股。这让李良华首次入榜,就以176亿令吉身家,空降富豪榜第7名的位置。

林国泰跌出前十

2024年南洋富豪榜,除了李良华空降第7位之外,我国十大富豪更动甚小。排在第8位的是丰隆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郭令灿,他的财富虽然有所增长,但在其他富豪表现更为强势下,排名跌了2位。

而排名第9位的谢松坤与家族,以及排名第10位的已故阿南达克里斯南,2024年财富变动并不算太大,也都守住了我国10大富豪的地位。

云顶业务未复苏

至于被李良华“踢出”十大富豪行列的,则是云顶集团的丹斯里林国泰。过去数年来,云顶在世界各地的业务似乎衰运连连,冠病疫情对全球旅游业带来的冲击,至今仍未全面复苏,在连年下跌之后,曾经的大马明星股云顶(GENTING,3182,主板消费股)和云顶大马(GENM,4715,主板消费股),如今已经被富时隆综合指数除名。

连带地,林国泰的财富也一再缩水,去年财富蒸发12.5亿令吉之后,他的身家如今已不足80亿令吉,排名跌落第14名。

马赛地大亨滑落到第17

除了林国泰之外,在十名开外的位置,有着多名曾经叱咤风云,在历届南洋富豪榜都成为过主角的人物。像是亚洲马赛地大亨丹斯里刘楚群,在富豪榜中的命运和林国泰非常类似。他执掌的合成统一(HAPSENG,3034,主板工业股),在股价不断下跌后被逐出蓝筹股的行列;他自己在富豪榜的位置,也已经滑落到了第17名。

赌王后代争产身家缩水

同样接连下跌的,还有柬埔寨赌王,已故的丹斯里曾立强。曾立强曾经在南洋富豪榜高居第二的位置,但在2023年逝世之后,后代传出争产纠纷,财富也因此大幅缩水,目前以约52亿令吉的身家,排在富豪榜第18名的位置。

而在10名开外,还有另一名曾经的大马富豪榜榜眼,他就是贺特佳(HARTA,5168,主板保健股)执行主席关锦安。只不过这名曾经的大马第二富豪,与林国泰、曾立强相反,已经走出低谷,财富正在恢复增长。

手套富豪苦尽甘来

其实不只是关锦安,我国的手套富豪在过去一年终于是苦尽甘来。手套股在冠病疫情以来的这几年,历经了风光无限的高峰,以及万人唾弃的低谷。好在2024年,多数的手套生产商终于已经转亏为盈,连带地股价大幅上涨,手套富豪们的身家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因此,关锦安的财富去年也上涨了46%,达到67亿令吉,排名第13,重新对前10名发起冲击;而顶级手套(TOPGLOV,7113,主板保健股)的丹斯里林伟才、高产柅品工业(KOSSAN,7153,主板保健股)的丹斯里林宽城与兄弟,以及新加坡上市的手套公司立合斯顿的黄德顺,去年的身家也都大涨了超过40%。

科技新贵排名大跌

在2024年南洋富豪榜20名以外的榜单中,和往常一样,是群雄混战的区域,各大富豪之间财富差距并不大,相关领域的市场情绪稍微有所改变,就可能对富豪榜排名带来显著的影响。

例如我国科技股在去年就经历了冰火二重天。整体而言,我国科技股过去一年表现并不理想,这让不少科技富豪的财富都显著了下跌,排名自然也下降了不少。

帝与鸿股价挫42%

这当中跌幅最重的,要属掌舵帝与鸿(D&O,7204,主板科技股)的吴南华与家族。全球车市遇冷,主要生产车用半导体的帝与鸿也难以幸免,全年股价下挫了42%,让吴南华与家族的身家,去年减少了5.4亿令吉。

而UWC公司(UWC,5292,主板科技股)执行董事兼集团总执行长拿督黄才荣与执行董事刘继强。公司股价去年跌了超过10%,两名创办人的身家也因此萎缩2.6亿令吉。

这让上述两组人成为2024南洋富豪榜排名下跌最多的富豪。吴南华排名下跌9位,排在第32位,身家27.2亿令吉;黄才荣与刘继强的排名同样跌了9名,排在第36位,身家23.1亿令吉。

另一名近年来崭露头角的科技富豪,阁代科技(GREATEC,0208,主板科技股) 总执行长拿督陈荣棋也有着相似遭遇,去年财富缩水3.4亿令吉,在富豪榜中跌了7位,以33.7亿令吉身家,排名第27。

黄勇亮越战越勇

当然,并不是每一只科技股每一个科技富豪都是经历过了苦涩的一年,一些科技股因为业务与这几年来风风火火的数据中心有关系,在去年还是取得了优异的表现。

例如2023富豪榜的新人王,NationGate控股(NATGATE,0270,创业板)董事经理黄勇亮,在入榜第2年是越战越勇,财富增加了超过10亿令吉,如今以32.7亿令吉的身家,升上富豪榜第28的位置。

3产业富豪重入榜

另一方面,过去一年来,我国的建筑股和产业股重新唤醒活力,这当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Kerjaya(KERJAYA,7161,主板建筑股)的拿督斯里郑荣和。他的财富在过去一年大增了67%,排名也攀升到了23位。

与此同时,3名曾经入围南洋富豪榜,但在过去数年产业股表现不佳的富豪,包括登高控股(TANCO,2429,主板产业股)的拿督斯里陈润川、绿盛世(ECOWLD,8206,主板产业股)的拿督梁国华,以及侨丰控股(OSK,5053,主板产业股)的丹斯里黄宗华,也都成功重回40大富豪榜内。

而2024年我国第40富豪,则是MyEG(MYEG,0138,主板科技股)董事经理兼黄天顺,他的财富达到22.1亿令吉,让南洋富豪榜的入榜门槛大幅提高了超过30%。2023年,入榜南洋富豪榜的门槛仅在16.9亿令吉。

反应

 

财经新闻

手套股谷底反弹 关锦安林宽城排名猛升

【2023年南洋富豪榜·第5篇】

独家报道:赵婉杏

过去数年来,随着冠病疫情的爆发与消减,我国各大手套领域富豪,在《南洋富豪榜》中可说是坐了一趟过山车。

在最辉煌的2020年,我国两大手套富豪,包括贺特佳(HARTA,5168,主板保健股)执行主席关锦安,和顶级手套(TOPGLOV,7113,主板保健股)执行主席丹斯里林伟才,不仅双双入围大马十大富豪行列,更都加入了“百亿俱乐部”。

然而随着冠病疫苗的出现,人们逐渐在对抗这场病毒的战争中占了上风,而曾经大发“疫情财”的手套领域,也陷入了超过两年的滑坡。到了2022年,手套富豪已经绝迹富豪榜前20名,两名曾经的百亿富豪,财富也大缩水到约30亿令吉。

终于在2023年,手套股已经止住了跌幅。随着疫情时囤积的库存开始耗尽,手套领域似乎已经走过了寒冬。如今,不少投资银行已经上调了此领域与各家手套股的评级,进而使手套富豪们在《南洋富豪榜》的排名和财富总额取得大跃进。

在2023年封关闭市,各大手套股终于能以出色的股价表现收场,使手套股富豪的富豪榜排名取得大跃进,财富总额也取得引人注目的增长;我国市值最大的手套股贺特佳,最终在2023年封关时股价收报2.70令吉,全年上涨63%。

同时,贺特佳执行主席关锦安的财富在2023年大增了60%,至46亿令吉,其2022年财富为28.9亿令吉。

在《南洋富豪榜》中,其排名从2022年的第25位,躍升了9个名次,跻身进入2023年榜单的第16位。

值得注意的是,关锦安终于重回《南洋富豪榜》前20位。他曾在2019年至2021年连续排名在前20位;其中2020年,他更是曾经成为了我国第二富豪。

林宽城躍升9名

另一家去年股价表现大跃进的手套股则是高产柅品工业(KOSSAN,7153,主板保健股)。该股股价实现惊人的复苏,截至2023年封关闭市,全年涨幅达到了75仙或68%,收报在1.85令吉。

高产柅品工业总执行长兼董事经理丹斯里林宽城及家族的财富在一年内增长了55%,至24亿令吉,他们在2022年的财富为15.2亿令吉。

在《南洋富豪榜》中,他们从2022年的第39位,躍升9个名次,至2023年的第30位。

黄德顺前进一名

林伟才排名微跌

再者,在新加坡上市的大马手套制造商——立合斯顿控股(Riverstone Holdings)受到橡胶手套行业逐渐复苏,以及该公司进入洁净室领域,该股股价得以上涨13%,至0.70新元。

除了股价上涨,新元对令吉走强,亦推动立合斯顿控股执行主席兼总执行长黄德顺的财富增加。黄氏的身家在2023年增加了 3 亿令吉以上,增幅为20%。

在2023年《南洋富豪榜》中,黄德顺则从2022年的第38位前进一名,位列第37位。

虽然其他手套富豪去年的财富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作为全球最大的橡胶手套制造商,顶级手套去年的整体表现却不如其他同行亮眼,股价全年仅上涨了1仙。所以林伟才的财富去年也没多大变化,仅稍微增加了1%,身家达到30.4亿令吉。

而在竞争激烈的《南洋富豪榜》中,林伟才的财富虽然是增加了,但排名却下滑了2个位置,排在第25名。

2023年杪重见曙光

经历多次大挫“惨状”后,手套行业终于在2023年底迎来曙光,回看去年手套股最新发布的业绩,部分本地手套商,例如贺特佳及高产柅品工业等出现转亏为盈的局面。

高产柅品工业2023财年截至9月杪的第三季,按季转亏为盈,录得4096万9000令吉净利;在之前一季,这家手套公司蒙受了330万令吉亏损。

而贺特佳在刚刚公布的2024财年第3季(截至12月杪)的业绩,同样也是转亏为盈,净赚2238万令吉,连续两季录得盈利。

此外,得益于成本下降,顶级手套的亏损幅度获得大幅改善。

顶级手套在2024财年首季(截至11月底)仍然净亏5771万令吉,但比起去年同期的净亏1亿6824万令吉,已有大幅改善。

该公司的首季亏损幅度,也远低于彭博社此前预测的净亏2亿9610万令吉。

流向中国订单回流大马

另外,林伟才在去年12月20日的线上业绩汇报会中指出,该公司见到手套销售开始回升,同时中国同行扩展也是一件好事,这说明全球市场的库存已经显著降低,需求因此走强。

他也说,本地手套销售反弹的部分原因,来自此前流向中国的部分订单,如今回流大马。

“中国手套商的交付期限更长,有时长达90天,所以部分客户回来找大马厂商,包括顶级手套。”

他认为,在需求反弹的推动下,接下来各国手套平均售价,反而会有80%至90%的机会上涨。

顶级手套希望在2024财年年底前实现盈利,因为随着消费者去库存后,全球对手套的需求增加。

摩根大通转态唱好手套股

随着各大手套商在去年底的表现逐渐获得改善,就连过去3年多持续唱衰手套股的摩根大通也对手套板块的看法转好,认为这主要是去库存活动结束,加上中国有节制的扩张,让手套行业初见曙光。

根据摩根大通在去年12月2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经过约两年半的去库存活动,行业需求预计将逐渐回升。

“供需趋紧下,手套平均售价将可企稳,生产商将受益于利用率的提高,以及由此产生的运营杠杆,只不过生产商之间的复苏仍将不均衡。”

摩根大通指出,贺特佳和高产柅品工业均已恢复盈利,而顶级手套预计会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盈利。

“我们预计,贺特佳和高产柅品工业都将在2025年恢复到疫前盈利能力。”

在摩根大通转变对手套股的看法之后,许多投行也纷纷转态,认为手套领域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

联昌:难回疫前水平

当然,并非所有投行都对手套行业的前景如此乐观。联昌国际投行就依然认为手套商难以在2026年前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该投行近期向国内手套业者了解营运近况后称,国内4大手套股的盈利表现,难以在2026年之前恢复到疫前水平,因为供过于求的问题仍然存在,继续给予手套领域“减持”评级。

联昌国际投行分析员表示,尽管国内手套业的赚幅已经出现改善趋势,但未来12至18个月的盈利,仍然很可能远低于疫前。

“这是因为,大马4大手套公司背后仍有大量被暂时封存的产能,随时可以重新启动。更何况,中国同行也有可能重新扩张产能,限制了手套业盈利显著回升的可能性。”

该分析员还说,与该投行对话的本地手套业者,也承认供应过量的风险确实存在,而且目前难以显著提高平均售价,以应对成本波动。

值得一提的是,联昌国际投行是国内少数继续看淡手套领域的投行。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