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南洋富豪榜】重量级富豪相继离世 巨额遗产何去何从?

【南洋富豪榜·5完】

独家报道:林迪陞

在过去两三年里,数位大家耳熟能详的大马富豪相继离世,如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创办人已故丹斯里郑鸿标、明讯(MAXIS,6012,主板电信与媒体股)及Astro(ASTRO,6399,主板电信与媒体股)创办人已故丹斯里阿南达、西港控股(WPRTS,5246,主板交通与物流股)创办人已故丹斯里G甘纳林甘,以及在柬埔寨打下当地“赌王”名号的已故丹斯里曾立强。

这无疑是本国社会和商界的重大损失,而在惋惜之余,相关富豪多年来累积的巨额财富,最终何去何从,成为了公众的焦点。

上述已故富豪留下的庞大遗产,依然在2024年南洋富豪榜中占据显著位置,未来的遗产去向,对大马富豪榜接下来的走势举足轻重。

岁月不留人,即使是曾经叱咤风云的商界巨子,也终有落幕的时候。无论积累的财富有多少,终究也无法带走,而这些巨额遗产会流向何方,往往是社会和市场关心的焦点。

就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已有4位大马商界风云人物,接连离开人世,而他们遗留的庞大财富,有者仍前景不明,有者则已尘埃落定。

接下来,就让《南洋商报》根据最新富豪榜的排位,来谈谈相关遗产的未来或潜在去向。

1.已故丹斯里郑鸿标的遗产:

“祖父条款”影响子女继承

在2022年12月逝世的郑鸿标,所遗留的财产如今价值197亿2000万令吉,依然足以在最新南洋富豪榜中,排在第6位。

尽管相关财富在去年有缩水的迹象,减少了9亿3000万令吉或4.5%,连累富豪榜排名连跌3位,但那仍然是让普通人无法想象的惊人财富。

其中,最有价值也最引人注目的遗产,非郑鸿标生前持有的逾22%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股权莫属。

郑鸿标在2022年12月逝世前,直接持有大众银行的0.64%股份,以及通过Consolidated Teh控股公司间接持股的21.64%,总计22.28%。

我国《2013金融服务业法令》(FSA 2013)的第92条文阐明,任何个体不得持有国内任何一家银行的10%以上股权,唯有获得“祖父条款”豁免的少数银行家例外。例如郑鸿标、丰隆银行(HLBANK,5819,主板金融股)主席丹斯里郭令灿,以及大马银行(AMBANK,1015,主板金融股)创办人丹斯里阿兹曼哈欣。

此前,国家银行回应媒体询问时,已确认“祖父条款”的豁免权,无法转让给其他人,即使是股东本身的继承人也一样。

面对法律障碍,郑鸿标的子女能否继承上述逾22%的大众银行股份,成为众人关注的疑问。

同时,大众银行已是本国仅有的两家华资银行之一,因此,该银行的大批股权,会否被迫脱售予其他投资者,如官联投资机构,正式褪去华资背景,也是国内华社的焦点。

所持伦平股权全售大众银行

自郑鸿标逝世后至今,国行一直没有对上述大众银行股权的去向,作出任何指示,而郑鸿标后代也持续保持沉默,直到2024年10月。

当时,郑氏家族由郑鸿标小女儿郑丽贤为代表,罕见地召开记者会,同时宣布手上大众银行股权的后续处理计划,以及脱售伦平(LPI,8621,主板金融股)股权予大众银行。

郑丽贤指出,其家族将在未来5年内,逐渐削减手中大众银行股权至10%,以符合国家法规。她同时澄清,郑氏家族不会完全退出大众银行,而是继续作为大股东,留守其中。

“大众银行大股东的身分,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角色或头衔,而是一种荣耀与责任。我们决意要守护我父亲的遗产,并继续带领这家卓越的银行前进。”

5年内股权减至10%

根据郑丽贤,郑氏家族将会通过一项限制性献售活动,将手中部分的大众银行股权,以折价形式逐步脱售予该银行所有符合资格的员工、董事及股东,以在5年内降低所持股权至10%。

这相当于,郑氏家族将在5年内脱售12.28%股权。

以大众银行总共194亿1069万1735股的股票总数,以及在2024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闭市价,即4.56令吉计算,该银行的市值为885亿1275万4312令吉。假设郑氏家族正好以每股4.56令吉的价格脱售,12.28%股权的价值为108亿6936万6230令吉。

郑丽贤的声明,终于解决了郑鸿标主要遗产未来去向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的疑问。比如,虽说郑氏家族不会在5年后完全退出大众银行,但在更久远的未来呢?郑氏家族会否最终离开?

郑氏家族如今将伦平的44.15%股权,以17亿2000万令吉的价格脱售予大众银行,是否暗示着该家族其实无意留在金融行业,这是为未来的完全退出而做准备?

还有,郑氏家族从脱售伦平及未来脱售大众银行股权获得的庞大收入,将如何处置?郑氏家族会否利用相关资金,进军全新的商业领域?

当然,郑氏家族能否妥善运用上述由郑鸿标遗产转化而来的巨额资金,继续创造财富,并留在南洋富豪榜前十位,也是我们关心的事。至截稿前,大众银行仍未对郑氏家族的逐步减持计划,作出更多宣布,因此唯有继续等待,才能更清晰地掌握郑鸿标遗产的未来。

2.已故丹斯里阿南达的遗产:

儿子出家继承人成谜

在生前国内掌控数家大型上市公司,包括明讯和Astro的阿南达,遗留下的财产多达92亿7000万令吉,虽然同比减少了6亿1000万令吉或6.2%,但仍跻身最新南洋富豪榜前十名中。

对比上年的第7名,阿南达遗产在富豪榜的位置降低3位。

阿南达在本国商界可谓大名鼎鼎,但他生活作风却极其低调,多年来基本不出席公开商业活动,有关家庭的公开资讯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当他在去年11月底逝世后,庞大遗产的未来去向成谜。

阿南达生前主要通过私人投资控股公司——Usaha Tegas(UTSB),持有数家国内上市公司,包括明讯的62.24%股权,Astro的23.94%股权,布米阿马达(ARMADA,5210,主板能源股)的34.58%股权等。

这些国内上市公司股份,构成所知阿南达遗产的主要部分。

此外,阿南达还持有一家斯里兰卡上市公司,即斯里兰卡电讯的45%股份。

在非上市公司方面,国内著名电影院——TGV影院,以及博彩公司大彩(Big Sweep),也是阿南达遗留的资产。

长期以来,阿南达旗下公司皆交由专业经理人掌管,因此在他逝世后,公司的营运和未来业绩,理应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不过,其大量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究竟最后会交到何人手中,依然难以预测。

以常理推断,阿南达的家人理应是上述遗产的继承人,只是从他那有限的家庭背景资讯来看,无从推断真正的继承人是谁。

据印度媒体《经济时报》,阿南达一共有两段婚姻,在他与第一任妻子分开后,又迎娶了一位法国籍妻子,此后两人长居欧洲。

妻子两女儿身分隐匿

据悉,阿南达共有3个儿女,但唯一的儿子淡泊名利,一早出家为僧,改了一个叫阿姜斯里潘诺(Ajahn Siripanno)的法名,在泰国东北部的森林隐修多年。

同时,阿南达妻子与两位女儿的信息,则几乎无人知晓,只听闻两个女儿都没有参与家族生意,也对做生意不感兴趣。根据彭博智库,他的其中一名女儿是医生,但已经转行做电影制作人。

无论如何,阿南达作为一位高瞻远瞩的商人,早在90年代就在海外建立起家族基金,并以此掌控4家私人投资控股公司,应对未来的一切不确定因素,所以他肯定在逝世前,就做好了对遗产去向的详细安排。

我们也许还需要等上更长的时间,才能见到阿南达设下的遗产继承计划,逐步展现真容。

3.已故丹斯里G甘纳林甘的遗产:

儿子接掌西港控股

西港控股创办人G甘纳林甘,在2023年7月逝世后,其以西港控股股权为主的遗产价值仍在扩大,去年总共增加了15亿6000万令吉或27.5%,至72亿3000万令吉。

这令G甘纳林甘的遗产,在南洋富豪榜中微升1位,由13升至第12名。

根据2023年报,G甘纳林甘的遗产中,持有45.52%的西港控股股权。G甘纳林甘的遗产去向明确,基本由他的家人,尤其是儿子拿督鲁本阿米尔来继承。

G甘纳林甘生前担任西港控股的执行主席,而在他去世后,接任执行主席一职的人,正是鲁本。这也侧面说明了,鲁本就是G甘纳林甘的主要继承人。

此外,G甘纳林甘的女儿莎莉娜,也在2023年进入西港控股董事部,以非执行董事的身分,辅佐鲁本执掌该公司至今。

西港控股的未来,仍牢牢掌握在G甘纳林甘的后代手上,而他们能否青出于蓝,带领该公司创造更辉煌的未来,值得期待。

4.已故丹斯里曾立强的遗产:

疑继承人闹纠纷遗产缩水

曾立强与上述几位已故富豪不同,他过去创造的大量财富主要来自海外,即柬埔寨的赌场业务。

通过成立于1995年的金界控股(Nagacorp),曾立强当年一举斩获柬埔寨的70年期赌场牌照,以及该国首都金边方圆200公里内的独家赌场经营权,为期50年。

得益于“柬埔寨赌王”的地位,曾立强在在2023年12月逝世之前,累积了庞大财富,成为大马最富有的人之一。

无论如何,在香港上市的金界控股,在曾立强逝世之前,股价已连续数年走低,自他离世后,该股更是无力反弹,导致他的遗产在去年有所缩水。

曾立强遗产在2024年价值51亿7000万令吉,同比下降3亿9000万令吉或7%,而南洋富豪榜排名也因此下滑4位,降至第18。

根据彭博社资讯,曾氏家族目前通过家族信托基金和私人投资控股公司,持有总共66.69%的金界控股股权。

以去年12月31日闭市价2.91港元,以及44亿2300万股的总股数计算,金界控股市值为128亿7093万港元(约73亿4000万令吉),意味着曾氏家族的持股价值约49亿令吉。

曾立强遗留的财产进一步缩减,除了柬埔寨旅游市场的变化,更关键的原因是继承人之间可能出现了争产纠纷。

金界控股在去年5月中,披露有关曾立强持股的遗产分配资讯,他的5个儿子皆获得部分公司股份,其中曾羽锋获得8.3%股份,高于其他4名兄弟的平均6.6%股权。

曾羽锋掌舵人身分稳固

曾立强生前已将曾羽锋立为金界控股业务部总执行长,显然将后者视为主要继承人。曾羽锋也在曾立强逝世后,接替其集团总执行长的职位。因此,让曾羽锋获得更高的股权,符合曾立强生前的意愿。

不过,同在去年5月,原本在金界控股担任财政总监的曾子齐,却突然被终止职务,引发市场上有关曾氏兄弟争家产的流言。

曾羽锋与曾子齐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曾羽锋是曾立强与首任妻子潘斯里李秋森(音译)所生的次子,而曾子齐则是曾立强与资料不详的第二任妻子所生。

无论如何,有不愿具名的消息人士向媒体表示,曾氏兄弟其实关系密切,而且各个方面正尝试解决问题。

该消息人士甚至称,此事存在幕后黑手,并试图混水摸鱼。

截至目前,金界控股的领导层没有新变化,曾羽锋的掌舵人身分依然稳固。曾氏兄弟的争产疑云,是否已正式落幕?外人不得而知。

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只有内部团结的企业,才能突破重重难关,创造亮丽的未来。所以,时间将会告诉我们真正的答案。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南洋富豪榜】双威集团迎春天 谢富年财富翻倍

【南洋富豪榜·3】

独家报道:凌侨森

2024年马股强势大涨,大马富豪们的财富愈渐累积,增幅最多的领域莫过于建筑、公用和产业领域,而双威(SUNWAY,5211,主板工业股)创办人兼执行主席丹斯里谢富年博士便是当中的佼佼者!

大马作为数据中心的理想目的地,招资的表现更是优于其它4个区域国家,首10个月的数字投资就达到了1417.2亿令吉,是2023年全年数字投资额的3倍。

数据中心作为2024年的投资主题,相关业者受益匪浅,有份从事该行业的大马富豪中最风光的一位,必定是谢富年。

延续2023年的涨势,双威系两股2024年的股价表现依旧出色,双威和双威建筑(SUNCON,5263,主板建筑股)分别攀涨了133%和139%。

因为在数据中心概念的推波助澜下,双威股价强势攀涨,谢富年所掌握的财富自然出现飞跃,同比涨1.18倍或108.1亿令吉,至199.6亿令吉,冲上《南洋富豪榜》的第5名。

在数据中心项目助力下,集团建筑业务2024财年第三季营业额同比增44%,至6亿1070万令吉;税前净利同比增36.6%,至6980万令吉。

已套现4.85亿

谢富年家族去年以每股4.85令吉脱售了1亿只股,套现4亿8500万令吉。其中,谢富年出售了双威5000万股,持股比例从10.97%,降至9.98%。

他的家族也透过Sungei Way企业私人有限公司,脱售5000万股,Sungei Way在双威的持股由45.41%,减至44.08%。

虽然持股比例减少,但是得益于双威双雄的股价表现强势,谢富年的财富依然取得增长。

传双威医疗将上市

展望未来,谢富年的财富有可能继续上升,因为双威医疗很可能在这一两年内上市,届时,又将有多一辆马车,来拉动他的财富增长!

须知,双威白沙罗医疗中心和怡保医疗中心在去年12月的开业,双威旗下的医疗保健组合将增至5家,总床位增至近2500张。

迈入2025年,市场1月份就传出双威已启动双威医疗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流程,放眼集资30亿到40亿令吉。

彭博引述消息报道,指双威已经委任汇丰银行(HSBC)和马银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安排双威医疗集团的上市计划。

若进展顺利,双威医疗集团的IPO规模,将会是过去10年大马的最高规模,相信会成为2025年马股IPO的亮点之一。

杨肃斌杀入三甲

在数据中心向好发展的2024年,丹斯里杨肃斌及家族强势杀入大马富豪榜前三甲,以215.2亿令吉的身家,从去年的第5名晋升至第3名,挤下已故丹斯里郑鸿标,仅次于郭鹤年、丹斯里管保强家族。

南洋富豪榜前三甲内,只有杨肃斌及家族的身家出现增长,而郭鹤年及管保强家族的财富均分别缩水8.1%和0.3%。

受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AI)投资主题带旺,杨氏家族的财富同比涨了47.9%,至215.2亿令吉。

尽管赶上富豪榜前三甲,但由杨氏家族掌舵的杨忠礼机构(YTL,4677,主板公用事业股)和杨忠礼电力(YTLPOWR,6742,主板公用事业股)的股价涨势相对前年放缓,全年分别涨41%和74%。

须知,杨忠礼机构和杨忠礼电力在2023年的涨幅可是高达2.25倍和2.55倍。

第三季涨势放缓

回顾杨忠礼双雄的股价走势,它们上半年的涨势还算顺坦,杨忠礼机构和杨忠礼电力在5月份一度涨至3.92令吉和5.47令吉,达到52周的最高位。

然而,市场对数据中心的乐观情绪逐渐降温,两只股项的股价都在2024年第三季出现盘整,涨势首次出现“踩刹车”的情况。

雪上加霜的是,反贪会在去年9月4日,突击并搜查杨忠礼电讯(YTL Communications)位于吉隆坡的办公室,作为1BestariNet一案的调查程序。

此消息出街后,杨忠礼双雄的股价走势出现低迷,杨忠礼电力最低曾在11月22日下探2.83令吉,其母公司也无法幸免在同日跌至1.71令吉,此价位乃是两家公司52周以来的新低。

但很快在12月份,反贪会就完成1BestariNet相关项目的调查,确认公司没有涉及任何违法行为,也决定不会对其提出任何指控。

杨忠礼双雄在封关之际,也分别以2.67令吉和4.42令吉挂收,成功收复部分失地,杨氏家族最后以215.2亿令吉强势打入榜单前三甲。

数据中心前景蒙阴?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近年来的数据中心概念股作为投资界的当红“炸子鸡”,发展前景在2025年似乎出现一些逆风因素,如美国拟议的限制新规,更是引起市场对其前景的担忧。

眼看数据中心概念股跌势不减,国内外的券商看法形成了对立,谨慎的外国券商先是下修了领域前景,惟“国家队”仍继续大派定心丸,继续对本地数据中心发展保持信心。

引领数据中心领域的杨忠礼双雄,股价走势开年频频展现出疲态,所以依靠数据中心发展迅速窜位的杨氏家族,今年能否继续顺风顺水,时间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就拭目以待吧!

郭令灿多元业务积累财富

当许多富豪靠着数据中心实现财富增长之际,在传统领域打拼的富豪也在向世人证明,就算不站在风口尖端,也可以凭借独到的眼光和精湛的管理,来实现财富增长。

就像掌控着丰隆集团的丹斯里郭令灿,他在2024年南洋富豪榜排名虽下滑,但财富增长却仅次于谢富年和杨氏家族。

郭令灿2024年的身家增幅为16.3%,以154.8亿令吉排在第8位,2023年则以133.1亿令吉排在第6位。

郭令灿除了是大马知名金融大亨外,他还通过其它公司参与不同领域,包括房地产领域的国浩置地(GUOCO,1503,主板产业股)、工业领域的丰隆工业(HLIND,3301,主板消费产品股)、科技领域的马太平洋(MPI,3867,主板科技股)、洋灰业谦工业(HUMEIND,5000,主板工业股),以及钢铁业南达钢铁(SSTEEL,5665,主板工业股)等。

传打造新医疗帝国

由丰隆集团牵头的哥伦比亚亚洲医疗(Columbia Asia Healthcare)在2023年12月底以56亿8300万令吉,完成收购Ramsay森那美医疗。

市场去年2月份传出郭令灿联手美国私募基金TPG资本,以整合医疗资源打造横跨大马、印尼和越南3地的医疗帝国,并计划在2024年中旬整合寻求上市。

然而,该消息在2024年里似乎没有太多进展,但如果计划成事,它无疑将会改变本地医疗行业的竞争格局。

多元业务布局下,郭令灿能否稳步积累财富,还得取决于市场走势和策略上的执行,值得期待。

手套富豪财富反弹

走出疫情后的谷底,手套业者终在2024年拨开云雾见明月,盼来多项利好因素环绕,各大手套领域富豪在《南洋富豪榜》中排名均提升。

其中,最直接利好于手套制造商的因素,莫过于美国政府去年底祭出的对华关税进口政策,市场普遍认为美国的需求将由此转移至大马,促使手套股迎来一阵涨潮,带动手套富豪们的名次更上一层楼。

贺特佳市值最高

值得留意的是,贺特佳(HARTA,5168,主板保健股)股价仅在末季就上涨了42%,是手套股中市值最高的公司。

因此贺特佳执行主席关锦安的财富也大增46.3%,至67.3亿令吉,其2023年财富为46亿令吉。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橡胶手套制造商——顶级手套(TOPGLOV,7113,主板保健股)执行主席丹斯里林伟才的财富也有所增长。

顶级手套的股价回升,也推动了林伟才的身家年增44.1%,至43.8亿令吉,排名也从第25名提升至第20名。

紧接着顶级手套,高产柅品工业(KOSSAN,7153,主板保健股)也沾上前景转好的红利,丹斯里林宽城与兄弟在富豪榜的排名从去年第30位,升至第26位。

林宽城与兄弟在2024年里,身家大涨了48.3%,从去年23.6亿令吉,增至35亿令吉。

另外,在新加坡上市的大马手套制造商立合斯顿控股(Riverstone Holdings)也受到行业复苏带动,它的执行主席兼总执行长黄德顺的财富因而水涨船高。

黄德顺的身家在2024年增幅达47.6%,至27.3亿令吉,排名从去年的第37名,晋升到第31名。

明日预告:林国泰跌出十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