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DeepSeek对AI行业冲击/傅宣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件近期在科技股市场引起巨大震动的事件——中国公司DeepSeek的崛起,及其对全球AI行业的影响。

DeepSeek声称成功开发了一款类似ChatGPT的对话机器人,不仅效能相当,而且开发成本远低于OpenAI,仅为其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此外,该公司仅使用美国出口至中国的低效能芯片,却仍然取得了惊人的成果。这一消息一经发布,便导致美国AI股价全面下跌,尤其是英伟达的股价遭遇重创。那么,DeepSeek为何如此强大?它将对AI行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DeepSeek成立于2023年7月,创办人是中国量化基金界的领军人物,其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人民币(约625亿令吉)。该公司仅用600万美元(约2700万令吉)的研发成本,在短短一年内开发出了与ChatGPT相当的对话机器人。

而相比之下,OpenAI、谷歌、Meta等公司在AI领域的投资往往高达数十亿美元。

算法创新

DeepSeek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算法创新。AI的发展依赖于算法、算力和数据三大要素,其中算力由芯片决定,数据来源于互联网,而算法则是最具创新空间的部分。

通过优化算法,DeepSeek大幅降低了算力需求,使得低端芯片也能运行高效AI模型。例如,在信息检索方面,DeepSeek采用更高效的搜索方式,大幅减少计算量,从而降低硬件成本。

此外,DeepSeek采用开放源码模式,允许用户免费下载和使用其AI模型,而OpenAI的高级版本ChatGPT则需要付费订阅。这一策略可能改变AI市场的竞争格局,影响OpenAI等公司的盈利模式。

1. 对英伟达影响

DeepSeek的成功,意味着AI企业可以减少对英伟达高端芯片的依赖,从而影响英伟达的长期市场需求。如果AI公司不再追求最顶级的算力,而是通过算法优化来提高效率,那么英伟达的定价能力和市场垄断地位可能受到威胁。

2. 对AI巨头影响

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每年投入AI领域的资金高达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而DeepSeek仅用600万美元就达到了类似的成果。

这一对比引发投资者质疑:AI巨头们是否真的需要如此庞大的研发预算?资金是否被有效利用?这种质疑可能影响投资者对这些公司的信心,进而影响其股价表现。

此外,DeepSeek的免费模式,可能威胁到现有AI产品的商业模式。如果用户可以免费使用DeepSeek的AI模型,是否还有必要支付订阅费使用ChatGPT或其他收费AI服务?这将对OpenAI及其合作伙伴的收入来源构成挑战。

AI科技股适合抄底?

尽管英伟达股价近期大跌,但从长期来看,其股价自2022年底以来已经上涨了近8倍。因此,短期内20%的跌幅并不算特别严重。此外,投资者需要关注的是DeepSeek的实际影响是否会持续发酵。

目前,市场存在两种可能性:

1.如果DeepSeek确实实现了算法创新,并真正降低了AI行业的算力需求,那么AI行业的基本面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英伟达和其他AI公司的长期估值可能受到影响,股价可能会继续回调。

2.如果DeepSeek的创新被证明夸大,或者其核心技术依赖于高端算力,那么市场可能会恢复对西方AI企业的信心,股价可能会反弹。

因此,短期来看,投资者应保持观望,等待更多信息确认DeepSeek的真实影响。

如果DeepSeek的技术确实具有颠覆性创新,AI行业未来将迎来更加低成本、普及化发展趋势。

但如果其技术能力被夸大,那么这场风波可能只是短暂的市场情绪波动。

视频推荐 :

反应

 

国际

奥特曼:OpenAI无控告DeepSeek打算 只会继续打造优异产品

(东京4日讯)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总执行长奥特曼表示,他们“不打算”起诉中国初创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

深度求索近期发布强大且开发成本较低的聊天机器人,引来美国硅谷密切关注。而开发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OpenAI日前曾警告,中国企业“正试图仿冒本公司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

外媒报道,奥特曼3日在日本东京出席“用人工智能推动企业革新”活动时,告诉记者:“我们OpenAI目前没计划起诉深度求索,我们只会继续打造优异的产品,以模型实力引领世界。”

他说:“DeepSeek的确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人工智能模型,但我们相信OpenAI将继续向前沿推进,推出优异的产品,所以,我们乐见出现对手。我们过去曾面对许多对手,但我想推动技术进步和保持领先,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DeepSeek模型的表现引发一连串指控,包括“深度求索对ChatGPT等美国领先的科技,进行逆向工程”。

OpenAI曾表示,对手使用一种名为“蒸馏”(distillation)的技术,即较小的人工智能模型透过模仿较大模型的行为和决策模式来学习,类似学生向老师学习的方式。

不过,OpenAI本身也面临多起侵犯智慧财产权的指控,这些指控主要和使用受版权保护内容训练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有关联。

新闻来源:中央社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