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专家:延迟实施作用不大 年收50万以下应免电子发票

王连贞报道

(吉隆坡20日讯)税务专家指出,与其展延半年落实,倒不如直接豁免年营收50万令吉以下的企业实施电子发票。

凯翔咨询集团总执行长拿督孔令龙直言,年营收50万令吉以下企业延迟半年实施电子发票的作用不大,政府应直接让这个收入门槛的企业豁免电子发票。

孔令龙也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财政,他今日对《南洋商报》指出,财政部宣布推迟6个月落实电子发票第三阶段,仅适用于年营收15万至50万令吉的企业,但年营收逾50万至2500万令吉的企业仍须于今年7月1日落实电子发票。

“财政部应当机立断,免除年营业额50万令吉以下的企业落实电子发票。”

他说,以消费税(GST)为例,早前中总呼吁政府豁免年收入门槛50万以下的商家落实电子发票,不是如今的15万令吉门槛。

“之前中总与内陆税收局总执行长对话,时任总会长丹斯里卢成全曾提到,暂时豁免50万令吉以下的商家。”

他说,中总的建议是暂时性豁免,当然平常的发票仍要完善实行,只是无需电子发票。

“一年后将电子发票门槛调低至年销售额30万令吉的商家,再一年后才调降至年销售额15万令吉的商家。”

他说,这种“温水煮青蛙”将全民都纳入电子发票中的缓慢方式,会比较好。目前由于人民的声音就仓促的推迟半年落实,半年后同样要实施。

“年营业额50万令吉以下的微型企业相当多,包括小贩商。最重要的是,政府应推出应用程式,无需让商家花大笔钱进行电子发票。”

他说,只需在手机上使用应用程式就能发电子发票,简化电子发票程序,协助小贩商和中小企业,比较好。”

 

陈玉玲:不过让乱象延后半年

大马零售连锁协会(MRCA)副财政陈玉玲说,政府推迟落实第三阶段电子发票,不过是让原本今年7月1日将出现的混乱局面,延后半年才出现。

陈玉玲也是会计软件公司SQL ACCOUNT董事经理,她说,年营业额15万令吉的门槛其实很低,每天营业额仅约430令吉左右,这类商家要面对电子发票肯定有一点难度。

“民间不满声音此起彼落下,原以为政府会免除年营业额50万令吉以下商家实施电子发票,不过,推迟半年对商家来说,也是好消息。”

她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表示,政府实施电子发票是势在必行了,但微商夸大了电子发票系统的难处,尤其是为他们做账的会计自由职业者,一旦落实电子发票,将从每年一次的年账转为月账。

“最低限度是每月要做一次综合发票,并在每月7日前上传电子发票。

“自由业会计员每年为30至50家处理年账,若他们都转为月账,肯定加重工作量,而且账目工作所需的单据,商家通常都会在发票上传日期截止前两三天才会整理好。”

她说,在短短几天内为30至50家微商处理好月账的任务很吃重,因此,自由业会计要求会计公司提供一套云端软件或储存软件,来方便他们工作。

“许多会计公司也提供了解决方案,包括低成本每月约数十令吉就能解决微商电子发票的门市系统。目前会计公司正在筹备,政府这时刻推迟电子发票恰逢其时。”

视频推荐 :

反应

 

财经新闻

高楼管理人协会要求 豁免分层建筑电子发票

(吉隆坡21日讯)大马高楼管理人协会促请内陆税收局,全面豁免所有分层建筑的共管机构(JMB)及管理机构(MC)实施电子发票。

该会发文告说,共管机构及管理机构是依据2013年分层管理法令设立的非营利法定机构,负责管理业主共有财产,收入主要来自业主缴交的管理费与储备金,而非商业交易。

“因此,实施电子发票的要求并不符合营运模式。此外,目前内陆税收局尚未发布针对共管机构及管理机构的电子发票指南,若强制推行,将导致行业陷入混乱。

该会认为,推行电子发票会增加物业管理成本,最终由业主承担,影响全国数百万分层住宅居民的居住环境。

基于此,该协会促请税收局全面豁免共管机构及管理机构实施电子发票,或至少延迟18个月推行,以便这些机构有时间解决财务问题。

“若强制执行,应尽快发布相关指南,并举办行业交流会,提高认知度。”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