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交通部已评估财团7概念提案 隆新高铁主要参数拟呈内阁

(吉隆坡18日讯)政府正敲定吉隆坡-新加坡高铁(HSR)计划的主要参数,这项计划将由私人界主导。

交通部指出,这些参数将提交内阁寻求通过。

“关于被筛选的财团细节、融资方式和计划模型的研究,将在下一个阶段通过征求建议书(RFP)的流程进行审查。”

该部是透过书面回答,答复国盟丰盛港区国会议员莫哈末依斯拉胡丁的提问,这份书面回答在周一上载至国会官网。

莫哈末依斯拉胡丁向了解隆新高铁计划的进展。

该部指出,随着马资源(MRCB,1651,主板产业股)宣布退出由成功集团领导的竞标财团,政府目前针对已筛选的财团、项目的融资方式及新的计划模型进行研究和讨论。

该部说,马来西亚高铁机构(MyHSR Corp)已对通过信息请求(RFI)程序收到的7个概念提案进行评估,这些提案来自本地和国际的公司或财团。

去年12月19日,马资源宣布终止与成功铁路的合作协议,并向后者发出解约通知。

马资源在提交给马交易所的文件中表示,该协议于2023年12月15日签署,旨在向大马高铁机构提交一项不具约束力的概念提案,以参与吉隆坡—新加坡高铁项目。

另一方面,成功机构创办人兼顾问丹斯里陈志远呼吁本地企业加入财团,共同推动高铁项目。

成功铁路表示,其主导的财团将包括大马铁道公司(KTM)、(IJM,3336,主板建筑股)及技术合作伙伴,如德国铁路公司(Deutsche Bahn)、日立铁路(Hitachi Rail)和Hyundai Rotem公司。该财团将进一步强化,以更好地符合项目需求及政府期望。

反应

 

言论

重启高铁从大马城开始/陈万诚

隆新高铁(HSR)自提出以来,被寄予了深化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经济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厚望。

然而,自2018年项目连同吉隆坡大马城的地铁站和电动火车站建设被迫中止后,整体进程陷入停滞。

这一系列变动不仅延缓了高铁的实施,也揭示了政府在区域发展战略上规划不足和政策连贯性的缺失。

大马城原本是隆新高铁的起点站,被设计为集商业、交通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枢纽。

其设想不仅旨在通过高铁加强吉隆坡与新加坡之间的联系,还希望以现代化城市中心的姿态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增长。

沿线经济驱动减弱

然而,项目被叫停让这一枢纽计划陷入停滞,直接削弱了其对沿线城市的经济辐射作用,也损害了国际投资者对马来西亚政策稳定性的信任。这种信任危机进一步阻碍了高铁项目吸引更多投资。

高铁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其成功依赖于周边基础设施的有机整合。日本新干线和中国京沪高铁的经验显示,高铁站点并非孤立的交通枢纽,而是与商业中心、物流设施和住宅区紧密结合的增长极。

相比之下,隆新高铁及其配套工程的停滞,使其对沿线区域经济的驱动作用显著减弱,项目的战略潜力因此被极大压缩。

与此同时,隆新高铁的长远经济效益不仅依赖于两大都市的高效连接,更需要通过大马城这样的节点,将沿线中小城市纳入整体发展的蓝图。

然而,当前的规划更多关注技术与融资的局部问题,而对如何激发沿线城市潜力的思考却严重不足。

计划反复动摇价值

政府从宣布项目搁置到重新启动,再到不断修改融资方案的摇摆态度,不仅模糊了项目的方向,也让市场和公众对其实际价值产生了质疑。

要让隆新高铁真正发挥作用,政府必须重启对大马城及相关配套项目的规划,以其为核心构建区域经济发展蓝图。

同时,还需要建立清晰的执行机制,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政策协调推进。

高铁的意义不仅在于缩短时间距离,更在于为沿线区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资源和人才的合理流动。

大马城等项目的停滞虽然是过去的遗憾,但其背后所揭示的教训,应成为未来推进高铁项目的重要参考。

大马城及相关项目的停滞是一个令人遗憾的教训,但也是一次反思和改进的契机。

如果政府能从过去的规划失误中吸取经验,将高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紧密结合,隆新高铁仍有可能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引擎。

唯有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明确的政策推动这一项目,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