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全球需求放缓·大宗商品价跌 我国6月外贸双位数挫跌

报道:李玟江

(吉隆坡20日讯)随着全球需求放缓,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我国6月份的进口、出口和贸易总额,都惊现双位数下跌的窘境。

其中,贸易总额按年萎缩16.3%,至2221亿4000万令吉。

出口则按年萎缩14.1%,至1239亿8000万令吉。

至于进口方面,则按年下跌18.9%,至981亿6000万令吉。

值得注意的是,大马的贸易表现,与区域市场相似,特别是中国、新加坡、印尼、台湾和韩国等,因为这些市场在今年6月的贸易额,同样出现萎缩。

根据投贸部今天的文告,尽管整体表现下降,不过出口的数据仍是可观的,因为电子和电气产品、钢铁产品、金属矿石、运输设备及加工食品等,仍有不错的需求推动出口。

同时,我国6月份的贸易盈余则扩大11.3%,至258亿1000万令吉,而这也是自2020年5月起,连续第38个月出现增长。

另外,比较今年5月份的数据,出口和贸易顺差扩大3.7%和64.4%;贸易额和进口则分别下降0.5%和5.4%。

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张永隆博士,在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就指出,大马的整体贸易走势,其实都离不开周遭的经济体系。

“美国的经济还没严重到垮了,不过,整体情况还是有所放缓的。”

“这些主要经济体系,对外围的需求有所下降,所以也会大大冲击商品的进出口。”

商品价跌拉低贸易额

张永隆指出,由于去年6月的油价处在每桶100美元,而今年6月的油价则跌至每桶70美元左右,所以才会看到贸易额受到影响。

“当然,这也同样出现在棕油商品上,因为比起去年,棕油价格也大幅下跌。”

“展望下半年,即使出口额下降,但从百分比来看,降幅会有所减少,因为石油和棕油价格均在2022年6月见顶,也就是说从2022年7月开始,原油和棕油价格已经走低。”

另外,尽管令吉贬值理论上来说,将有助于推高出口,不过张永隆表示,其实能马上体现的助力不大,因为很多出口商都提早签订好合约内容,因此,利好消息需耗上一段时间才能浮现。

“很多商家其实很早就签订好协议,所以,不是说令吉贬值出口商就能赚取利差,而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成果。”

须拟定中长期策略

张永隆表示,大马作为主要出口贸易国,依旧逃不过大国经济体系的影响。

“除了美国外,中国的经济表现也影响着商品供需。”

“如今,可以看到的是,中国的经济数据有些差强人意,而美国官员一直挂在嘴边的,指美国不会衰退,不过,事实是经济情况仍然有走弱的迹象。”

“显而易见的是,大马需要拟定好中长期策略,在提高生产的同时,也要提高质量,这样就能在提高进出口的同时,也能为大马提高经济效益。”

按年来看,2023年上半年我国与中国的贸易下降6.8%至2158亿3000万令吉。

由于钢铁产品、电子电气产品、 石油、以及棕油为基础的农产品出口减少,出口额首半年按年下降8.8%至920亿8000万令吉。 

尽管如此,金属矿石和金属废料、纸张和纸浆产品以及液化天然气的出口依然强劲。 

另外,来自中国的进口首半年按年萎缩5.2%,至1237亿4000万令吉。

与美国贸易方面,今年首半年按年微跌5.1%至1183亿6000万令吉。

由于木制品和橡胶出货量减少,出口减弱2.2%至775亿6000万令吉。 

然而,得益于电子电气产品出口强劲,成功缓解萎缩扩大。 

另外,来自美国的进口下降10.2%至407亿9000万令吉。

反应

 

国际财经

无视产能过剩指控 中国续促进外贸增长

(北京23日讯)尽管全球对廉价中国商品的涌入日益不满,但中国政府仍承诺支持本国外贸企业以试图促进出口。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表示,中国政府将为外贸企业提供金融和外交方面的帮助。他在周五于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政府还将支持外贸企业与航运企业加强战略合作,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北京作出承诺之际中国出口激增正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今年中国贸易出口总额有望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王受文表示,新政策旨在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并帮助企业解决贸易融资、保险和航运等领域的实际问题。他还表示,这些政策寻求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但没有提供细节。

出口繁荣导致中国的国际商品贸易越来越不平衡。今年的贸易顺差接近创纪录水平,而进口增长因国内经济陷入困境而停滞不前。需求疲软已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推入通缩,这反映在自2023年5月以来出口价格不断下跌。

虽然一些海外消费者欢迎更便宜的中国商品,但更多的公司和政府指责中国拉低了其价格和收入。一些国家提高了对中国钢铁、电动车和其他商品的关税,并且美国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要对所有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中国政府已开始采取小规模措施来抑制出口热潮,上周取消了一些用于鼓励公司出口的工业品退税。但该举措扰乱了严重依赖中国供应的铝行业。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