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外资出走虽有尽头 马股仍需反弹催化剂

(吉隆坡15日讯)外资持续出走,2月杪持股比例来到19.6%,仅比历史低点,即19.4%高出0.2%,而分析员认为,现如今马股的估值可说是非常便宜,但仍需要等候催化剂才能伺机反弹。

联昌国际投行研究分析员点出,过去的抛售浪潮导致市场触底,富时隆综合指数本益比大约跌到12至13倍左右,而现如今的本益比大约在13.9倍,离低位不远。

单是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马股就遭受不同程度的外资流出,总额达到131亿令吉。

外资大幅抛售,归因于避险情绪、贸易战升级,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让不确定性大幅提升。

此外,2024年末季的业绩表现有些差强人意,且碍于政策变化难以预测,让一些公司根本无法提供净利预测或过多展望。

分析员表示,实际上2018至2023年绝大部分时间里,外资都是马股净卖家,而持股比例更是从2018年3月的24.2%高点,降低至2023年10月的19.5%低点。

不过,事后引来转机的,便是现任政府推出“昌明大马”经济框架,以及国家能源转型大蓝图,让外资流入转为正值。

当时,净买的重点领域,便是公用事业、金融、建筑和产业板块。

奈何,来到去年9月27日后,一切都变了套,令吉开启贬值之旅、美国总统大选、关税战升级、地缘政治风险,以及业绩表现不如预期,加剧了外资抛售。

分析员表示,如若当前的抛售压力持续下去,严重程度可能会与冠病疫情引发时的抛售相当。

外资持股比例降新低

分析员表示,根据近期外资持股的分析显示,大马富时隆综合指数中的外资,有28%属于战略性投资或固定投资,意味着其余的比例是自由流通外资持股。

鉴于此,按照粗略估计,那些非战略性外资每撤出2%,外资持股就会减少1个百分点,相当于180亿令吉的股权抛售。

截至今年2月,外资目前的持股比例为19.6%,约3700亿令吉。

分析员指出,鉴于外资持股比例已处于历史低位,因此可以断定2024年绝大部分的外资流入,已经离开大马市场。

这也表明剩余的外资抛售有限,除非再出现严重冲击,引发外资彻底投降,就好比冠病疫情危机时所见那样,每年净抛售了246亿令吉。

此外,外资从去年10月起,就开始抛售数据中心和国家能源转型大蓝图等主题的股项,这些股项在2024年皆有不错的表现,如今已成为大抛售的目标。

分析员表示,如若抛售持续,那些外资持股比例较高的公司,股价都会持续低迷下去,但相反,一旦投资情绪有所改善,可能会出现大幅反弹,因为外资会会回购流动性股票。

逢低买入时机已到?

分析员点出,鉴于外资持股比例低,以及马股估值偏低,这无疑凸显逢低买入的时机已然成熟。

目前马股的估值为13.9倍,而之前跌破10倍的时候,是2008年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触底期间,冠病疫情疫情崩盘时也只跌至14.4倍的低点。

从历史走势来看,低估值意味着下行空间有限,为长期投资者提供累积优质股的机会。

在之前的抛售中,一旦估值跌至12至13倍,股息收益率也会相对提升,同时逢低买入的投资者也会出现。

分析员表示,目前市场迫切需要催化剂来反弹,这可能是贸易紧张局势缓解、令吉走强、企业盈利好于预期,以及政府拟定举措提振股市表现。

然而,美国关税政策仍是一大变数,预计4月2日会再发布互惠关税政策,而投资者应该选择防御型股项,尽可能处于避险模式。

首选股项为云顶大马(GENM,4715,主板消费股)、森那美(SIME,4197,主板消费股)、金务大(GAMUDA,5398,主板建筑股)、马银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和兴业银行(RHBBANK,1066,主板金融股),周息率皆在5.5%至8.5%之间。

 
 

 

反应

 

财经新闻

【柔新经济特区特辑】助柔佛经济赶超竞争州 招商引资显成效

正如柔佛州投资、商贸、消费事务及人力资源委员会主席李廷汉所说,柔新经济特区要实现预期的成功,是需要凝聚多方力量一起去推动。

而商会,正是其中一股至关重要的力量,特别是柔佛和新山中华总商会,自柔新经济特区项目开启以来,便频繁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交流,作为连接马新两国企业和各大政府机构间的桥梁,在促进区域合作及商业支援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助力各大企业更好地融入柔新经济特区的产业链。

从柔佛中华总商会的角度,柔新经济特区绝对是一个商机无限大的发展项目。

柔佛中华总商会兼新山中华总商会总会长拿督赖君杰更表示,在此项目的助推下,柔佛未来的经济增长,预计将能超越其他州,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潜能的州属。

他说,很多人都担心,柔新经济特区会成为继伊斯干达经济特区后的另一块“大饼”。

“事实上,我们现在就已经能看见显著的实质性进展,特别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上亿等级的投资频频落地,不仅有效带动柔佛州的外来直接投资(FDI),亦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各项建设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整个经济环境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因此,赖君杰常强调,不管是何种国籍的企业落户柔佛,即使是与本地企业存在业务重叠,也并非必然形成对立的竞争关系。相反的,这对许多本地商家来说将是一个难得的合作契机,特别是新马两地的企业都各有所长,通过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将能促进整个商业生态的繁荣发展。

但他表示,从商会的角度出发,虽然说柔新经济特区的主要目标是大型企业,但仍希望州政府能给予中小型企业更多的支持与关注,尤其中小型企业在大马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而国内有超过97%企业属于中小型,其中仅有2%属中型,其余都是小型和微型,这将会是一次助力他们成长的机会。

双轮驱动  旅游房产齐发力

在赖君杰看来,柔新经济特区的无限商机,不仅仅是对企业本身,更能带动其他产业的繁荣,为该地区创造全新的商业格局,其中最快见效的两大领域包括:

第一、旅游业其中最先受惠的,将是酒店、餐饮和零售等领域。

第二、房产业企业落户柔佛需要购置产业,用于建立厂房等,这将为建筑商、装修商和建筑师等专业服务领域带来业务机会,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

跨境华商联手解难题

作为柔佛州最早拥有完整区域代表性的商会,柔佛中华总商会承诺将全力关注各县的发展,并致力配合州政府的发展策略。

过去1年,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的中华总商会,亦专门为柔新经济特区成立了一个联合指导委员会,而柔佛中华总商会也是其中一员。

因比起总部在吉隆坡的全国中华总商会,与新加坡仅有一桥之隔的柔佛中华总商,显然更熟悉两地情况,加上互访会比较方便,一些课题上更容易帮忙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解决。

赖君杰表示,联合指导委员会几乎每月都开线上会议,主要是看各造对柔新经济特区有何疑问,或是遇到什么问题,并在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至于政策上的问题,需要州政府解答或协助才会帮他们转介,目的是帮助减轻州政府的负担,让柔佛经济特区的发展能更高效地推进。

此外,柔佛和新山中华总商会也将在5月22日至23日,与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和工商联合总会等官方机构,联合举办一场预计有800至1000人数的大型会议,“如李廷汉所说,州政府的政策会随全球经济局势做调整,所以商会也会紧随州政府的脚步,持续举办会议为相关人士提供最新且全面的市场信息。”

成本上涨 企业必修课

成本上涨一直是各界高度关注的议题,对此赖君杰认为,成本上涨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包括汽油、水电费和劳动力等成本,但这种成本上涨并非仅由政府政策或内部因素造成,而是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结果。

“在签署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贸易协议后,我们面临着全球市场的开放竞争,因此企业应做好充分准备提升自身竞争力,包括时刻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积极应对成本上涨和全球化的挑战。”

他说,尽管本地的成本有所上升,但与其他区域相比,譬如说中国和香港,我们的能源价格仍相对低;而这些区域的企业如何在更高的成本环境下生存,值得我们去深究。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