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迈向低碳经济 哪些企业站在风口?哪些领域成输家?

(示意图/canva)
(吉隆坡26日讯)彭博智库表示,大马朝低碳经济发展,当中具备碳捕获经验的企业,如科艺集团(KGB,0151,主板工业股)和云升控股(YINSON,7293,主板能源股)将成大赢家;而钢铁和能源公司则恐面临新碳税率威胁。
彭博智库环境、社会和监管(ESG)分析员同时也指出,国家能源(TENAGA,5347,主板公用事业股)将主导并力推区域的低碳发展。
“再生能源转型正促进公用业者加速电网建设,并在电能储蓄方面做投资,以稳定供应,国能作为主导方,也斥资6.45亿令吉在沙巴兴建400兆瓦时(MWh)的电池储能系统。”
国能将在杨忠礼电力(YTLPOWR,6742,主板公用事业)和马拉卡(MALAKOF,5264 ,主板公用事业股)等业者协助下,强化大马更广泛的减碳发展,并推动东盟电网建设。
须知,大马目前仍严重依赖煤炭和天然气发电,由此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达1.14亿吨,占大马2021年总排放量的35%。
碳捕获助行业减排
随着低碳发展,碳捕获、利用与储存(CCUS)领域也迎风而上,协力难以减碳的油气、钢铁、铝和洋灰行业等实现目标。
同时,这将为具备碳捕获技术的业者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如专营与液化二氧化碳生产的科艺集团、提供CCUS设施建设的海事重工(MHB,5186,主板能源股),以及在油气领域拥有碳管理的云升控股。
值得一提的是,大马政府今年3月出台新政策,以规范CCUS产业链发展,而大马目前已确定拥有16个油田,估计可储存133亿二氧化碳。
另外,大马将于2026年针对钢铁、能源、房产和建筑等下游行业实施碳税。
尽管政策细节尚未公布,但金属企业如协德(HIAPTEK,5072,主板工业股)和安裕资源(ANNJOO,6556,主板工业股)的碳排成本无疑会增加。
分析员认为,此举措将促使相关业者寻求更节能的生产方式,以减少碳排成本。
至于向欧盟出口高碳产品的公司,如双威(SUNWAY,5211,主板工业股)和马制铝(ALCOM,2674,主板工业产品股),则可减少2026年的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税款。
据大马投资发展局(MIDA)估计,75%的大马产品会受到CBAM的影响,双威已在2023年开始计算建筑材料和采石碳排放量。
智库:温室气体排放量日增 大马须助钢铁业减排

(吉隆坡3日讯)国内智库民主与经济事务研究院(IDEAS)指出,考虑到钢铁行业对国内温室气体(GHG)排放量不断增加,需调整大马的工业和环境政策,以确保钢铁行业支持国家的减排承诺。
IDEAS日前发布题为“在东盟发挥气候变化领导作用:大马钢铁行业的碳定价”的政策报告,该报告探讨了大马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钢铁行业。
2050实现净零排放
大马根据2015年《巴黎协定》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尽管温室气体排放有所下滑,但绝对排放量却在大幅上升,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以实现2050年目标。
另外,近期政府态度软化的迹象引起人们的担忧,加上缺乏气候变化立法和碳定价基础设施,让情况变得更加严峻。
由于建设大型高炉钢铁厂,大马钢铁业目前面临产能过剩和贸易挑战。过去十年,大马产能的增加主要是由中国投资所推动,因为中国产能过剩和需求下滑,促使投资转向东盟国家。
报告指出,大马钢铁行业的碳强度从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转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换言之,大马制造一吨的钢铁曾比世界平均水平更环保,但如今已不是如此。相比之下,主要经济体正在投资低碳或零排放钢铁制造。
因此,该报告强调需迫切调整政策,使大马的钢铁行业与国家的减排目标保持一致。

对大马钢铁行业不断上升的温室气体排放,迫切需要立即采取政策行动。对此,该报告提出了三个关键领域的政策建议:
1)实施碳定价措施,遏制排放量上升,向低碳钢铁行业转型
2)建立联盟以支持和促进实施碳定价机制
3)大马应考虑实施一个配套的配额交易计划,并采取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和本地机构
该报告还指,实施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可以防止碳泄漏到没有碳定价的国家。
此外,该报告提及本地钢铁行业实施碳定价措施的时间表,例如对炼焦煤征收临时税。
这些措施,包括发展监管基础设施和碳进口税(MY-CBAM),可能会带来短期挑战,但将加强竞争力,并使大马与全球减排目标保持一致。
该报告强调,解决大马钢铁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而碳定价作为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倘若不进行干预,排放量增加将威胁大马对气候的承诺和向低碳经济转型。
IDEAS总执行长杨淑雯说:“通过抓住这一机遇并采取果断行动,大马可以引领钢铁行业走向绿化,为可持续发展树立先例,并激励区域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重新调整大马的工业发展轨迹,使其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