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局携手万事达卡 打造超级促销购物盛宴
(吉隆坡21日讯) 大马旅游局携手万事达卡(Mastercard)及超过100家旅游和零售业的重要合作伙伴,联手合推出为期一个月的“马来西亚超级促销活动 2025”,为国内外游客打造一场盛大的购物与旅游盛宴。
这项全国性活动将从本月1日持续至4月1日,覆盖全国40家购物商场、13家零售商、66家酒店及多家航空公司,为游客提供商品、住宿、交通和餐饮的独家优惠,同时安排了超过200项精彩促销与互动活动,全面提升购物与旅游体验。
本次全国性促销活动得到了马来西亚购物中心协会、大马零售商协会、马来西亚零售连锁协会、马来西亚酒店业协会及马来西亚航空集团的大力支持。
为了吸引国际游客,大马航空集团将为来自澳洲、纽西兰、英国、香港、印度、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泰国、印尼、越南和法国的指定航班,提供高达30%的折扣。
此外,亚航也将推出独家旅游套餐,包括超值机票、酒店折扣及电召车优惠,吸引更多游客到来。
共有106家酒店参与本次促销活动,推出特别的斋月自助餐和住宿套餐,为情侣和家庭打造温馨的节日氛围。
此外,部分酒店还将举办丰富的现场娱乐活动,包括DJ秀、乐队表演、Nasyid 表演以及幸运抽奖,让游客尽享节日喜悦。
特别午夜促销活动
为增加购物乐趣,主办方将在两家商场举办特别的午夜促销活动,为购物者带来深夜购物的独特体验:
马六甲Aeon Mall:3月22日至23日新山Toppen购物广场:3月28日至29日
更多促销优惠和活动详情,请浏览旅游局网站:www.malaysia.travel/explore/national-sales-campaign
重点环节
-超值折扣:指定购物商场和零售商的部分商品折扣高达80%,吸引购物爱好者抢购心仪商品。
-消费赢大奖:在指定商场消费,即有机会赢取豪华大奖,包括宝腾 e.MAS 7 汽车和Blueshark R1 电动车。
-每日惊喜赠奖:每日送出总值高达1000令吉的精美奖品,增加购物的乐趣和期待感。
-开斋节专属折扣:美容产品、服饰、家电和电子产品等节日专属折扣,让购物更具吸引力。
-表演与互动体验:DJ表演、舞台演出及适合儿童的互动体验,让节日氛围更浓厚。
视频推荐 :
【独家】成也购物·败也购物 购物团生态寻双赢
独家报道:游燕燕
当前旅游市场盛行纯玩团、精品小包团和定制团,而购物团则是旅游业的一门“深奥学问”。
俗话说“行行出状元”,购物团虽看似逐渐没落,诟病不断,但至今依然在旅游界占据一席之地,展现其独特的生命力。
购物团发展至今,之所以负面消息层出不穷,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存在一种不健康的旅游形式——低价团,甚至是零团费。
好消息是,我国目前的低价团仍未达肆虐程度,一般购物团的配套价格尚算合理;而坏消息是,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在剧烈竞争下,购物团的价格会进入“斗低”的厮杀战吗?
今期,《南洋商报》邀来大马入境旅游协会(MITA)会长梁伟虹、马来西亚联合导游公会(MUTGA)职位顾问黄利泽,以及苹果旅游集团董事经理拿督斯里许育兴,共同探讨和剖析关于购物团的存在价值与低价团扰乱市场秩序之间的矛盾,以及通过平衡价格优势和优质服务,恢复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常说旅行的六大要素是“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购物本就是一个庞大的产业,购物团的存在不仅是市场需求的体现,也成为旅行社优化成本、提升盈利的重要手段。
购物团的商业模式是推出低于成本的旅游配套,并通过精心策划的行程,设法在游客的购物及自费项目中回收成本并获取利润。
而因购物团的价格竞争衍生而出的“低价团”,则是完全靠购物返佣为营生,往往以极低的团费吸引游客参团,但在行程中通过强制购物、增加自费项目等方式弥补成本,甚至可能出现质量低劣的旅游服务或隐性消费陷阱。
低价团的购物乱象,就像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市场需求是“线”,提成刺激是“结”,游客贪便宜是“钩”,最终织出一张多方利益交错、难解难分的“旅游迷阵”。
据悉,我国确实存在低价团,但尚未发展到“零团费”的程度。零团费模式更常见于部分境外旅游市场。

本地低价团未泛滥
梁伟虹表示:“零团费是一种不健康的旅游生态,对整个行业极为不利,尽管它不违法。然而,游客流量仍是支撑旅游业的关键,最终仍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关系。”
不过,如果这种模式进一步恶化失控,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
“旅游业者包括旅行社、购物店和相关从业人员,即使有客流和消费,但若无法获利,整个行业将陷入困境,甚至导致大量业者倒闭,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整个旅游生态。”
然而,许育兴则认为,我国并不具备零团费模式盛行的“土壤”,因此这种旅行团模式并未在本地泛滥。
“与其他国家相比,大马购物站的商品价格处于中等水平,‘零团费’模式将难以回本。”
换言之,只要业者能够维持运营,团费低廉尚可接受;但若支撑不住,便会对整个行业产生连锁反应,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监管待与时俱进
据了解,中国、泰国等国家已明令禁止旅行社组织购物团,并要求旅行社与游客签订协议,清楚列明购物行程与停留时间,以确保交易透明,减少纠纷,杜绝强制消费现象。
然而,业者仍有变通方式,例如不设固定购物站,而是巧妙利用景中站,引导游客在景点内自发购物。
梁伟虹提醒,作为消费者,报名旅游团时应仔细阅读免责声明,以确保自身权益。
“根据大马旅游法令,购物团不得强制游客购物或推销商品,但法律仍存在灰色地带,且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以确保更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目前,大马入境旅游协会尚未收到关于购物团的投诉。她认为,只要不触犯底线,购物团依然可以正常运营。
屹立30多年非单靠低价
屈指一算,购物团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即便经历了冠病疫情的行业洗牌,依然屹立不倒,原因何在?
梁伟虹指出:“尽管购物团受欢迎程度有所下降,但并未被市场淘汰,目前的市场份额估计达40%,表明购物团在旅游行业仍占据重要位置,也证明了它依然有其不可忽视的需求和市场价值。”
一般上,购物团的配套价格较为“划算”,团费包含交通和食宿,令人感觉性价比较高,而且即便精于计算也难以理解其中的盈利模式。
“实际上,购物团的运营模式是经过精心设计和科学测算的,但其中带有一定的‘赌性’,因为过程中并不能保证盈利。”
借助大数据分析,旅游业者可以精准预测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购物能力,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例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旅游输出国,不同省份的游客消费能力各异,因此旅行社可以依据消费者特征优化购物安排,确保既满足游客需求,又提高整体盈利水平。
东西消费文化大不同
购物团的主要目标市场一般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台湾、香港、泰国、越南、韩国等;更具体来说,是以华人市场为主。
据业者透露,这种旅游模式在欧美市场较为罕见,主要因为西方游客的购物心态偏向实用主义,而非消费导向型的旅游体验。
许育兴表示,无论是出境游或入境游,购物团的模式始终存在。旅行社会根据不同消费层级,设计不同价位的旅游产品。
旅行团可依据价位分为3类:
1)中上价位: 无购物安排的纯旅游团
2)中级价位: 包含少量购物环节的旅行团
3)中下价位: 购物安排较多,以价格优势吸引顾客的旅行团
为了降低旅行团的销售价格,购物站应运而生。而购物站的形式可分为两种:
1) 进店购物:游客前往特定购物站,由专人讲解,并限定停留时间。
2) 景中站购物:此类购物站通常不会在行程单上明示,而是借助景点环境,引导游客自由购物。
少付1000元买“进店权”
进站购物的次数取决于旅行团的价位配置。例如,为了迎合中下价位市场,原价为2999令吉的旅行配套可能调整为1999令吉。
为了弥补其中价差,行程中会加入购物站或景中站,以人头税和销售佣金来弥补成本并赚取利润。
许育兴说:“不同的旅行社会锁定不同的旅行团价位。以苹果旅游为例,我们主要提供中上价位的旅游产品,并且会在宣传册上明确标注“无进店、无自费”,让顾客清楚了解旅游产品的性质。”
作为一家专注于出境游的旅行社,他们选择放弃购物团模式,转而专注于高端旅行团,因为他们的主要客群属于中上阶层,对深度游、品质游的需求更高。
“从年龄层来看,旅行团的目标群体多为中老年游客,他们更倾向于跟团出行,以获得专业导览和更好的照顾,而年轻人更倾向于自由行。”

近年卖假货明显减少
在购物团行程中,通常会安排指定的购物站。大马常见的购物站包括土产店、纪念品店、珠宝店、乳胶店、草药店、巧克力专卖店、锡镴产品专卖店等。这些购物站通常与旅行社或导游有合作关系,通过游客消费赚取佣金。
此外,部分购物站还会安排专人讲解产品特色,并设置限时优惠,刺激游客消费。
梁伟虹说:“毕竟团费那么便宜,游客的购物支出可能足以回收成本并赚取利润,游客不仅满足了购物需求,同时也减少了旅行社的亏损。这种商业模式若不合理,便不会存续至今。”
然而,若购物团无法盈利甚至亏损,旅行社将面临难以持续运营的挑战。
“如果游客完全不消费,导游必须全力劝导,以促成消费,否则旅行社和导游可能无法获得应有的佣金,甚至影响行程安排和服务质量。”
若长期如此,最终可能导致团费上涨或削减其他旅游服务,以弥补旅行社的亏损。
“如果游客能够理解购物团的运作方式,而导游也提供优质服务,便能实现双赢,这才是健康的购物团生态。”
另一方面,她也针对“卖假货”问题进行补充。
她说,近年来,购物站售卖假货的情况已大幅减少。商店销售的多为真品,但可能存在品质与价格不匹配的情况,导致消费者对性价比产生质疑。
“尤其是当游客发现相同商品在其他渠道售价更低时,便会对购物站的信誉产生怀疑,影响整体消费意愿和购物团的口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