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裕:重建人民信心 国家亟需快速复苏计划

(吉隆坡7日讯)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SERC)建议政府制定一个快速的经济复苏计划,促进增长,加强经济韧性,振兴私人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以及进行员工技能提升及培训。
“政府当务之急是重建及维持公众的信任与信心,其次是为受影响的家庭和企业提供更广泛的财政与财务支持,促进和保障经济与企业复苏,并通过针对性的招聘补贴、创造就业机会、再培训及融资机制,把劳动力与资本重新分配至增长的领域。
未来投资方面,中总SERC执行董事李兴裕说,通过加速数字化、科技及自动化,提高生产能力及竞争力,加速转型迈向绿化及环境增长,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监管(ESG)最佳实践,确保公平分配经济收益。
就业及收入增长趋软
中总(SERC)促请政府设法解决因为疫情而支离破碎的经济,促使国家经济变得更具弹性,并免受下一次灾难的影响。
李兴裕说,2022年财政预算案将从基础广泛转向针对性的财政扩张支出方式,预算案的优先事项是继续保护马来西亚免受类似冠病疫情的影响,加速从严重的经济创伤中恢复和重建。
有鉴于经济前景不明朗,以及就业率未全面复苏,政府仍然需要提供财政政策支持,决策者必须提供明确指导,尽量减少未来增长的风险。
他今天在线上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经济追踪报告时说,2021至2022年的增长前景仍面对风险,国内外因素将继续给国内经济带来下行风险,这包括全球增长复苏低于预期,从而抑制出口需求;就业及收入增长趋软而放缓国内需求的复苏。
第三季GDP或下跌
中总SERC预测,我国今年第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减弱或下跌,第四季度则可望取得正面增长。
李兴裕说,尽管我国经济面对极大的不确定性,大马今年的GDP预料维持4%增长。
他指出,今年7月和8月的关键经济指标包括出口、工业产值、批发与零售、银行贷款需求及消费人支出表现。 “7月和8月的一系列关键经济数据显示增长幅度回落或消费支出下跌,这反映行动管控令3.0带来的经济疤痕效应;7月份失业率上升至4.8%,也打压消费者信心。”
他说,提高冠病疫苗接种率促使各项活动回归正常化,惟病毒风险仍然潜伏,威胁生命与经济。
有鉴于此,继续进行疫情缓解及监测,包括标准作业程序(SOP),可确保经济及企业情况持续复苏。
国家银行于今年8月预测,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长介于3至4%。
通货膨胀方面,整体通胀率放缓,惟实际价格压力仍然存在。
今年8月份的通胀率为2%,创下5个月来新低(7月2.2%及第二季度4.2%)。
明年财赤料扩至6%
中总SERC预测,我国明年的财政赤字将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5%至-6%,同时政府的法定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从现有60%提高到65%。
这是为了腾出财政空间,应付应急开支,以支持更强劲的复苏。
李兴裕说,财政支出与行动应该嵌套在一个可信的中期财政稳定框架内,确保维持可持续性财政赤字及债务。
他指出,由于更低的拨款,以及在2020至2021年发放的一次性财务援助计划,预料明年的冠病特别基金将减少。
2022年财政预算案将于本月29日提呈国会,预测将解决冠病疫情对公共卫生和经济的长期影响。
全年通胀率料达2.5%
李兴裕预测,今年接下来几个月通胀率将相对稳定,全年达到2.5%。
“由于原料成本上涨及供应中断,一些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普遍上升;若成本增加侵蚀企业的利润率,那么成本转嫁效应对消费者通胀的影响将无可避免。”
最近几个月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上升,主要是由于原料价格上涨。
他指出,今年上半年的利率维持在1.75%,预料国家银行将把隔夜政策利率维持在1.75%至明年中旬,以支持国内需求的更强劲复苏。
持续的低利率将辅助针对性财务支持,确保可持续的复苏之路。
年杪失业率有望减至4.7%
李兴裕说,我国7月份的失业率为维持在4.8%(77万8200人),新的封锁措拖导致公司在招聘缓慢的情况下裁员。
“整个大流行期间(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1246家公司被迫关闭,1万317人宣布破产。随着经济将于今年杪全面开放,更多企业恢复营业,预料今年12月杪的失业率可望小幅改善至4.7%。”
在主要贸易伙伴复苏的支撑下,预计出口将继续增长,惟今年下半年的增长率将放缓至8.0%,全年出口增长率可望达18.2%。
银行系统贷款方面,连续两个月放缓,家庭贷款的增长也从今年第一季度的5.7%放缓至8月杪的3.4%。”
特朗普关税战硝烟四起 大马出口势头难以为继

报道:李玟江
(吉隆坡18日讯)根据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发布的最新数据,大马3月份贸易表现亮眼,同时也连续15个月实现同比增长,但经济学家表示,关税战硝烟四起,今年全年的表现料遇阻力。
数据显示,我国3月进口下滑2.8%,至1125亿9000令吉;贸易顺差回升至247亿2000万令吉,是自2020年5月以来连续59个月保持顺差。
投贸部指出,出口增长主要受制造业产品需求增长带动,其中,电气和电子产品(E&E)的出口增长,创下月度出口额迄今为止最高记录,同比增长超过120亿令吉。
此外,农产品尤其是棕油类,以及机械设备和零件,也促进了出口增长。
按月来看,3月的贸易和出口均录得双位数增长,其中贸易增长11.6%,出口增长16.1%。至于进口方面,则增长6.6%。
首季表现创新高
首3个月来看,大马的贸易、出口和进口均创下历史新高。
2025年首季贸易额同比增长3.6%,至7157亿3000万令吉;出口增长4.4%,至3783亿6000万令吉;进口增长2.8%,至3373亿7000万令吉;贸易顺差录得双位数增长,达到20.1%,至410亿令吉。
展望未来,鉴于全球需求存不确定性,投资和国内需求的增长,可能会受到抑制,相信将会继续以谨慎态度行事。
投贸部表示,大马作为一个开放贸易小国,预计继续受到贸易冲击,因此,会连同其他部门密切关注全球趋势,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并维持贸易增长。
出口减少内需看跌
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表示,首3个月的表现亮眼,主要是商家提前出货,加上客户也乘机囤积货物。
不过,他坦言,虽然关税问题可能会冲击现金流,但是商家也不傻,不会如想象般大量囤货,也不会急速重金入手购货。
这也意味着,大马全年贸易依旧会有巨大风险和阻力,且伴随着出口减少,可能会减少内需。
“出口减少,为何会减少内需?那是因为企业可能会变相裁员,而消费者可能会更加勒紧腰带,以防万一,最终也会演变成选择性消费。”
出口商需拟长远策略
另外,资深经济学家白文春则表示,进出口出现波动乃意料之中,因此,企业需要想方设法应对,毕竟首季的贸易走高,恐难延续到未来季度。
他表示,如果美国调低大马关税,那是最好不过,而公司需要注重盈利表现以及调整成本。
“如果一家企业,50%都是出口至美国,那没办法了,企业必须多元化至其他市场。”
他指,大马重度依赖电气和电子产品出口,而有关出口主要面向美国及欧盟市场。
他补充,除非消费者信心提高,否则电子产品的销量可能继续下滑,而出口去中国,可能需要依赖当地政策提高内需,才有看头。
“不是说出口就出口,比如说想要出口手套去中国,中国的竞争反而更大,所以企业只能卖到其他地区,而农业产品、食品等,反而会是中国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