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关税如何影响大马? 3种可能性·后果大不同

吴美玲
(吉隆坡2日讯)大华银行(UOB)全球经济与市场研究分析指出,美国新关税对大马带来的实际影响,将取决于马美双方的谈判进展,以及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应对这些贸易限制。
大马大华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吴美玲和大华全球经济与市场研究经济学家陆晓婷(译音)在报告中表示,我国坚持在关税战中保持“中立立场”,并计划通过扩大贸易市场、增强供应链韧性及推动本地化发展来降低风险。
两人分析我国可能面临的3种关税情况。其中最乐观的情况,是美国对特定行业或大马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征收低于10%的关税。
全球主要经济体可能采取有限或较温和的反制措施,留有谈判空间,而我国不会受到报复性关税的影响。
“全球经济正处于软着陆阶段,美国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全球金融环境相对稳定,尽管仍存在波动。”
她们预测,在这种情况下,大马对美国的出口增长将放缓,但总体影响仍可控。区域经济体因规模经济带来的价格竞争将保持健康,且供应过剩的情况有限。
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将于美国时间2日晚上(大马时间3日凌晨)宣布对美国面对最大贸易逆差的15个国家或地区(特朗普统称为“肮脏15国”)实施对等关税,大马在这份名单中位居第12位,美国对大马的贸易逆差达248亿美元(约1099亿令吉),而中国则以对美国高达294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高居榜首。
所谓“肮脏15国”,是指美国面对最大贸易逆差的15个国家或地区。
我国保持中立立场
不实施报复性措施
在中度风险的情况下,美国对大部分行业或大马出口商品征收10至30%的关税,涵盖了汽车、金属、半导体和制药行业的特定关税。
“主要经济体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但仍有谈判空间。我国会保持中立立场,不实施报复性措施。”
尽管全球经济正经历软着陆,美国经济可能会放缓,甚至在某一阶段出现技术性衰退。
在这种情形下,全球金融环境依然稳定,但波动可能加剧。
大马对美出口将出现下降,且受到较大次级影响,如供应过剩加剧和来自区域经济体(特别是中国)的价格竞争,对本地企业造成一定压力。

陆晓婷(译音)
最悲观情况下
美征超过30%关税
最悲观的情况下,美国对所有我国进口商品征收超过30%的关税。
“这将引发全球范围的贸易战,谈判空间缩小。全球和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金融市场将受到连锁反应的影响。”
我国的出口将因而大幅下降,全球贸易普遍萎缩。由于供应过剩和全球范围内的激烈价格竞争,本地产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电气与电子产品出口额40%
是马对美出口支柱产业
经济学家指出,基于大马对美贸易的现状、平均关税差距及各类产品的进口份额,电子电器、橡胶制品、家具及光学与科学设备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
大华银行早前的另一份报告指出,电气与电子产品占我国总出口额的约40%,是大马对美国出口的支柱产业。
大马目前也是亚洲第三大对美出口电气机械和设备的国家。此外,我国橡胶产品占对美出口总额2.9%,家具占3.5%,而光学与科学设备则占9%。
SPI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合伙人史蒂芬英尼斯向《商业时报》表示,美国正重新启动贸易战策略,并已将大马列入“肮脏15国”实施“对等关税”名单,让我们面对直接风险。
“最大的风险来自电子电器行业。该行业占马来西亚出口总额的40%,其中包括高价值的半导体和直接出口到美国的电气机械。
“这不是一个边际风险问题,主要是马来西亚是美国第三大亚洲电子产品供应国,任何关税措施都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
英尼斯指出,如果橡胶制品、家具和光学设备也被纳入关税范围,多个高价值行业将受到影响。
他说,如果关税维持在10%以下,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但整体影响仍可控。
“但如果关税提升至10至30%或更高,将带来严重压力——出口下降、库存激增,并可能影响马来西亚的贸易平衡。
“若关税超过30%,影响将更为系统性。企业不可能迅速转向国内市场或找到新买家,除非愿意大幅降价。”

史蒂芬英尼斯
除了关税
贸易限制或涉其他方面
英尼斯提醒,除了关税,贸易限制还可能涉及其他方面。
他指出,美国政府的保护主义立场愈加明显,而马来西亚被列入“贸易顺差国”名单,可能面临非关税壁垒、监管收紧,甚至具体的合规要求。
“作为2025年东盟(ASEAN)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正在筹备与美国的峰会,以积极应对关税问题,这是一项务实的外交策略。”
“然而,真正的谈判将通过双边会谈进行。大马能否获得关税豁免?或许有可能,但很可能需要做出让步,以换取更宽松的条件。”
官方正制定应对策略
英尼斯透露,大马电子电器行业已被政府纳入高层讨论,表明官方正在制定应对策略。
“从投资角度来看,在局势未明确前,我会减少对马来西亚出口行业的投资。
“这不只是噪音,还是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的重大风险。如果你在电子电器或橡胶行业有投资,现在是考虑对冲或退出的时机。”
美国新关税的3种潜在情况及影响:
最乐观情况:美国对特定行业或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征收低于10%的关税。
中度风险情况:美国对大部分行业或我国出口商品征收10至30%关税,涵盖汽车、金属、半导体及制药行业。
最悲观情况:美国对所有大马进口商品征收超过30%的关税,可能引发全球范围的贸易战,谈判空间缩小,全球及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金融市场受到冲击。
陈茂波:有利架构就绪 吸引中概股回港上市
(香港14日讯)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美国公布对等关税导致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后,他已指示香港金融部门积极吸引中国概念股赴港上市。
陈茂波星期天(4月13日)在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长网页发表博客文章,解释美国加征对等关税下香港的对策。
他写道,面对美国的极端做法,全球各地正重新评估美国市场及资产的投资风险,加速探索能降低风险的投资配置。
陈茂波指出,最近许多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和耐心资本愈加重视香港市场,不少海外科研人员和学者正积极考虑赴港从事研究工作,也有许多科技企业希望以香港为基地,拓展国际市场。
他说,港府正积极吸纳全球优质发行人赴港上市,目前已建立有利于已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在港双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监管框架,并指示香港证监会和交易所做好准备,“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须让香港成为它们首选的上市地”。
陈茂波还称,港交所也会加紧做好推广工作,吸引更多亚细安和中东优质企业赴港上市。
随着中美关系紧张局势加剧,《华尔街日报》上周五(11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官员近期与一些国内企业讨论将其股票从美国退市的可能性。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上周三(9日)受访时说,不排除推动中概股从美国交易所除牌的可能性。
香港《南华早报》引述分析师认为,此举对香港而言可能是“因祸得福”,将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中资企业股票与债券首选上市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