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贴士”的钱如何赚?/黄云浩

上星期天岀席了与友好们每月一次的股票分享会。

这样的分享会,已经办了经年,也养成了一种习惯。



顾名思义,在会上就是谈天说地论股票。

出席人数除了原本几位,也不时邀请不同的各路人马出席。朋友介绍朋友,就这样子,慢慢地自己的投资圈朋友也渐渐扩大起来。

现今的通讯发达,各自拿了电话号码,继续在微信、Whatsapp 圈里谈股论金。

分享会上志同道合的朋友除了分享消息、心得、市场展望之外,互相交换“贴士”也是一种常见的举动。

这里所谓的 “贴士”,不是坊间那种直接拿股票代码,然后买进等着赚(亏)钱。



分享会里头的参与者,在更多的时候是对“贴士”背后的真相感兴趣。

某些原因,某些利好,再加上不为人知的催化剂,就成了决定一个贴士的好坏与真假了。

空穴来风必有因,所以事前的风险管理,对这类“贴士”消息尤其重要。

向股友取经

如巴菲特常说的信条,第一是不要亏钱,第二就是不要忘了第一条。

本身很享受这样的聚会,除了因为谈论自己有兴趣的投资外,更多时候是通过学习其他人的方式与长处来看待股票。

也了解到尽管大家的股票选项都不尽相同,却能各自在所选的股项里有所作为,道尽了股市是个能容百川的平台。

当然,有所作为是需要时间酝酿的,而在时间点上肯定有快慢之分。

另外,也出于共同兴趣,好友们各自会在分享会上,分享所发掘到的一些公司。

单单这种形式的分享,就无形中让各自的眼睛与耳朵多了起来。

也因为分享,让大家可以在众多的股项中做出篩选。

本身的观察,这种聚会无需害怕有人云亦云的倾向。

如上文所述,大家都是独立的投资者,经过多年市场的熏陶,各自都已练就及拥有的辩别能力。

即使会人云亦云,赚不赚的到钱也各自不同,皆因被分享的人,有多少能将所分享的吸收,并转换成己用。

独立思考能力

再来也要看看,手上是否有多余的资金,付诸行动,将“贴士”纳入组合里。

因为身为独立的投资者,各自有各自的“基本盘”,一时间要挪出新资本为新得到的“贴士”进行评估并买进,可不是容易的。

多少独立的投资者会放弃自己的投资组合,而换成他人的组合?

所以自己常常提醒自己,自己的剧本自己写。

如果剧本好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观众买票入场而股票大涨,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肯定了。

到最后,在股市里学习到最难能可贵的一种性格,就是独立思考能力和体会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你才可以跟着自己的脚步,用自己的规则来参与这个游戏。这样,才能玩得好,玩得极致。

虽然玩法或许会随着年龄、经验与心态的改变而改变,但是可以很肯定的说,会越玩越好。

最后在股海里脱颖而出的,必然是根据自己玩法的人。

反应

 

国际财经

重申反对财富世袭 巴菲特再捐49亿股票

(纽约26日讯)已经积累了1500亿美元(约6690亿令吉)个人财富的股神巴菲特,又再捐出11亿美元(约49亿令吉)的伯克夏股票。

巴菲特周一发表长文,宣布其子女管理的四个家庭基金会,捐赠价值11亿美元的伯克夏股票,任命三名独立受托人接管其慈善事业。

巴菲特此前承诺捐出99%以上的财富,而他在最新的文中表示,已再次捐赠了240万股B类股,这些股票价值约11亿美元。

巴菲特在文中表示,再次阐明了他反对“世袭财富”的立场。

他认为,家族财富的代际传承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削弱个人成长、让家庭关系复杂化,同时对社会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因为后代如何分配这些财富是无法预料的。

指定三名受托人

巴菲特在文中写道:“我从未希望建立一个财富世袭制,或制定任何在我子女之外的长期计划。我非常了解并完全信任我的三个孩子。但对于未来的世代,情况就不同了。”

“谁能预见继任者的优先事项、智慧和忠诚程度,以及他们在可能完全不同的慈善环境中如何分配巨额财富?”

目前,巴菲特拥有伯克希尔A类股份约37.6%的股权,他表示,如果要分配他所积累的资产,可能需要比他子女寿命更长的时间。

因此,他指定了三名慈善信托的继任受托人,可能在未来接替其子女分配财富。巴菲特的三个子女目前分别为71岁、69岁和66岁。

巴菲特写道:“我已指定三名潜在的继任受托人。他们与我的子女都非常熟悉,这一安排对我们来说很合理。他们也比我的子女年轻一些。”

“不过,这些继任者目前还在候补名单上。我希望三个子女能够亲自分配我的全部资产。”

目前,受托人的具体身份尚未公布。

连续18年每年捐赠

巴菲特自2006年以来,每年向四个家庭基金会捐赠。

巴菲特此前曾向《华尔街日报》表示,在他去世后,几乎所有剩余财富都将注入一个新的慈善信托基金,由他的女儿和两个儿子共同管理。

在伯克夏,巴菲特将资本配置的决定权,交给了格雷格·阿贝尔(Greg Abel),后者是接替巴菲特领导这家总部位于奥马哈的庞大企业集团的下一任负责人。

巴菲特还在文中,回顾了自己人生中的种种优越条件。他表示,考虑到他的出生环境,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社会地位,他“很早就”确信自己会变得富有。

“在写下这些文字时,我依然觉得自己从1930年出生在美国成为一名白人男性开始,就一直处于幸运的接连胜利中。”

他说,这种幸运促成了他形成了一种“慈善哲学”,并将其传递给了他的子女以及其他伯克夏股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