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独家】渔民:威胁安全打击生计
B型渔船被“赶”到深海

(安顺25日讯)大马渔业发展局决定在2020年后,把国内西海岸B型渔船“赶”到15海里外,与C1型深海渔船同一个水域拖网捕鱼,不仅为小型的B型渔船构成安全威胁,也影响渔民收获,打击生计。

该局的决定是要保护海床免受拖网破坏,为鱼虾提供繁殖温床,维护海洋资源,确保国家捕鱼业世代相传。



新条例一旦落实,马六甲海峡从5海里到15海里之间的海域,将可能被列为拖网捕鱼禁区,目的就是让禁区内水域海床得以保护,利于鱼虾繁殖,进一步保护国家的海域资源。

然而,新条例却为B型渔船带来冲击,特别是25吨以下的小B型渔船,到15海里外捕鱼作业,必须与惊涛骇浪搏斗,威胁渔民安全。

业者认为,政府在维护海洋资源之余,也应该关照渔民的安全和生计问题。

况且,把B型渔船及C1型深海渔船“挤在”一起作业,无形中也提高这两类型渔船海域经济捕鱼区的竞争,让前者处于劣势。

另一方面,捕鱼业界人士认为,随着上述新条例4年后落实,原定在今年1月1日落实的拖网捕鱼禁令已胎死腹中。



陈旧渔船难承受大风浪

下霹雳双怡杖渔村村长王雅霖向《南洋商报》指出,尽管该村是下霹雳最多B型渔船的渔村,不过村内逾100艘的B型渔船50%以上的船龄都超过20年,不适宜在15海里外大风大浪的水域作业。

“特别是25吨以下的小B型渔船,容易被大浪打沉,威胁渔民生命。政府要保护海洋资源,也不应罔顾渔民的生命。“

他说,有关条例虽然不会为25吨以上的大B型渔船带来严重打击,不过,15海里外的海床深度超过40公尺,海底大部分是沙,对捕鱼虽有利,却难捕捉到鲜虾和峇拉煎虾,影响渔民收获和入息。

“此外,属于深海水域的15海里外,难寻斗底鲳、白鲳及黑鲳等浅海鱼的踪迹,渔民捕捉不到鲳鱼,4年后,国人要品尝斗底鲳,可得依靠进口了。”

王雅霖指出,已提呈备忘录给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廖中莱,希望后者在内阁为渔民请命,促使渔业发展局收回成命,继续让目前的各类型渔船的捕鱼水域限制区维持不变。

渔民轰渔业局赶尽杀绝

双怡杖资深渔民陈英福说,渔业发展区去年把渔夫(B型渔船渔民),从5海里“赶”到8海里外捕鱼。

“如今,变本加厉地限制我们必须在15海里外捕鱼,完全不给渔民生活的机会,实在不公平。”

他指出,该渔村距离九屿岛约9海里,15海里外已属深海,渔船来回航程需要5个多小时,小马力的小型渔船作业极度艰辛。

“维护海洋资源固然重要,但人民的生活更重要。此外,到15海里外深海捕鱼,也提高渔民遭邻国军警扣捕勒索的风险。”

目前,我国西海岸海域各类型渔船的捕鱼区,分别是A型渔船1海里至5海里、小B型峇拉煎虾渔船5海里至8海里、大B型渔船8海里至15海里、C1型深海渔船15海里外,C2型深海渔船30海里外。

反应

 

财经新闻

2030年禁止作业 4年内B型渔船减至2850艘

(实兆远25日讯)大马渔业局计划在2030年全面禁止B型拖网渔船作业,因此未来4年内,现有的4800艘B型渔船,将减少至2850艘。

渔业局(管理)副总监莫哈末苏菲安说,为了保护海洋资源,促进自然生态成长,该局将分阶段减少渔船数量。

他今日在霹雳渔业局局长哈嘉诺莱沙陪同下,在曼绒渔业局资源保护组甘榜亚齐分行见证销毁2艘被充公的违规渔船后向记者表示,渔业局也曾在2016年,规定霹雳及雪兰莪B型拖网渔船的作业海域,从5海里改至8海里。

他说,该局将根据所掌握到的海洋资源数据,规划各州适当的拖网渔船数量和执照,届时不获执照者,可以考虑提升渔船和捕鱼设备,以申请C型或C2型执照,前往深海捕鱼。

“政府备有1亿5000万令吉拨款,渔民若要将渔船提升为现代化,可向渔业局申请补贴。”

从2018至2021年,渔业局已销毁了17艘价值共1亿令吉的非法拖网渔船和器具,以警惕渔民遵守渔业法令。6月16日及22日在峇眼拿督双怡仗海域充公的2艘违规渔船,则在今日被销毁。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