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税月无忧15】
投保未来可享税务减免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尤其是当步入退休的年龄又有病痛缠身时,光是应付医药费已是沉重的负担,更别谈什么安心养老了。

我国政府为了鼓励国民为未来生活提前做规划,当国人为“保障未来”而消费时,可享有税务减免。



投资在自己身上还能获得扣税?何乐而不为,以下是可获得税务减免的“投资”:

●人寿保险+公积金:

缴交所获得的税务减免最高为6000令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只限个人或配偶的人寿保险费可获得减免,但不包括孩子的寿险费。



2. 公积金包括雇员公积金、其他公积金或由税务局批准的退休金计划。

如果夫妻选择联合报税,依然只能享有最高6000令吉的人寿保险和公积金税务减免。例如,丈夫缴付的保费是300令吉,而妻子则缴付6500令吉保费,总数为6800令吉。当两人选择联合报税,只能申报6000令吉的人寿保险+公积金税务减免,而不是申报6800令吉。

●私人退休金、年金:

根据1967年所得税法令,投资在私人退休金计划或年金(需获证监会认证),可享有最高3000令吉税务减免,生效期限由2012到2021估税年。

如果夫妻分开报税,两人各可享有最高3000令吉税务减免,但若选择联合报税,两人必须共享这3000令吉税务减免。

●教育+医疗保险:

为自己、配偶或子女买的教育或医疗保险,可获3000令吉减免。

190430cp5d-1

●医药费:

你可知道,自己、配偶或子女接受完整医药检查可享受高达500令吉的税务减免?这项税务减免是与个人、配偶或子女的严重疾病开销共享最高6000令吉税务减免。

●社会保险(SOCSO/PERKESO):

打工族每月缴交的社会保险,每年可获高达250令吉减免。

●进修及教育费:

自我提升可享有高达7000令吉的进修及教育费减免(必须是获得政府承认的国内学术机构或单位),但需符合以下条件:

1.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就读的所有课程

2.最高达大学水平(除了硕士或博士等级)法律、会计、伊斯兰金融、技术、职业技能、工业、科学、科技资讯课程。

相关新闻:

【税月无忧14】 已婚、离婚的税务减免

【税月无忧13】父母开支也能减税

【税月无忧12】子女开支减免逐个算

【税月无忧11】夫妻联名还是分开报税?

【税月无忧10】迟报?漏报?不缴?小心被罚

【税月无忧9】文件和收据该保留多久?

【税月无忧8】怎么缴税?

【税月无忧7】 阅读运动也能减免税

【税月无忧6】可减免的个人开支

【税月无忧5】做慈善也能扣税?

【税月无忧4】会被征税的收入

【税月无忧3】新手报税第一步

【税月无忧2】你需报税和缴税吗?

【税月无忧1】报税截止日期

反应

 

财经新闻

人口老化加剧·医护需求激增 保险成社会安全网

(金銮镇7日讯)马来西亚人口老龄化加剧,政府和国家银行受促关注乐龄与退休人士的长期护理及医疗保障需求,当中保险更摇身成为重要的社会安全网。

由于全球化和老龄化双重挑战下,保险逐渐成为个人财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LPA理财顾问私人有限公司总执行长陈礼平接受马新社专访时指出,国人对保险认知普遍停留在如何保障传承、企业和财产,这与亚洲其他国家与地区专注的“养老”概念大相径庭。

他以中国为例,为长者建立养老概念的“平安村”,可作为投保人日后的归宿,保险公司所卖的不只是保险,而是与当地政府和发展商合作开发的平安村,这是他们已达到的发展阶段。

“大马仍未有此概念,一来是法律的限制,二来也是否迫切需要问题。”

线上购保险仅占2%

互联网普及和技术进步促使消费人舍弃传统保险经纪和代理人,倾向采用在线渠道购买保险,惟大马国人线上采购保险却占整体比例不过2%。

人工智能技术或取代保险经纪与代理,加上线上购买保险基本没附带专业咨询,因此费用相对便宜。

陈礼平说,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更多信息,但能否有效过滤及提供专业咨询则是关键。

针对我国能否突破寿险渗透率60%的瓶颈时,陈礼平指出,这只是时间问题,要达到100%渗透率仍有一大段距离,但也意味市场仍庞大,且成为外国保险公司觊觎的市场。

巫裔投保率激增

大马寿险渗透率仍未突破60%,但投保起步晚的巫裔或回教群体近年警觉意识大大提高,促使增长率有显著增加。

理财顾问认为,上述族群的醒觉可能与政策有关,比如巫裔上大学的几率大幅提升,对保险的认知相应提高,断保率也开始稳定下来。

LPA理财顾问私人有限公司单位经理周勇材向马新社指出,回教保险在我国起步比传统保险晚,但其市场反应和未来潜力料比华裔保险业者当年的起步更迅速。

“上述现象可能是因时移世易,国人普遍已能接受保险产品,而且知道可向谁购买保险及相关产品等。”

他说,国行放眼大马寿险渗透率在2020年达到75%,但数据仍徘徊在57%至58%之间。尽管政府有在推动,但依然无法提升寿险渗透率,很多人买了第一年后,第二年没补贴就断保了。

他认为绝大部分是观念造成,业界发现并非每个人愿意把钱投入保险,大多数人抱持“有买足矣”心态,对产品也不太了解。

针对货币贬值等因素对保额足够的影响,周勇材说,从理财与保障规划角度而言,保险份额可占个人收入的10至15%,但许多人在薪水增加之际却忘了加保,这也是保险业者需要传达的信息。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投保人需定期评估保单,胥视自身生活水平作出改变。”

他也说,灾害事故的确触发国人投保意识,根据观察,过去几年确有加保趋势,但不代表是“人人投保”普及化现象。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