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下修去年经济增长
引发数据操纵疑虑

(北京18日讯)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将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下修0.1个百分点,GDP总量也减少了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约3750亿令吉)。

根据彭博社报道,这不免引发对统计数字动手脚的猜测。



中国统计局公告称,经最终核实,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比初步核算数下降0.1个百分点。

2017年,GDP现价总量为82.0754兆元(约51.3兆令吉),比初步核算数减少了6367亿元(约3979亿令吉)。

表面上看,作为同比基数的2017年GDP总量下调,2018年要实现GDP增长目标似乎更容易了。

这样做难道是为了让2018年的数据好看一些吗?

这是对GDP统计方法和发布流程的不熟悉带来的一种误解——本周五在最终核实后下修2017年GDP增速,不会影响到下周一将要公布的2018年四季度及全年GDP增速的初步核算数,两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



仔细阅读统计局公告文后的说明,就会打消数据操纵的猜测。

从发布流程上说,年度GDP初步核算数一般在次年1月20日左右发布,年度GDP最终核实数在隔年的1月份发布,历史上看最终核实数较初步数调低、调高的情况都曾发生过。

先推算各行业增速

从数据统计方法上看,季度GDP和全年GDP的初步核算数,是先推算各个行业的增速,然后用这一推算增速乘以上年总量,得到的新一年总量。

也就是说,季度GDP和全年GDP初步核算数,都是先推算增速,再据此计算总量,这一流程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实际上,往往在发布这一数据时,各行业真实全面的财务资料还没有报送完毕。

正如统计局所称,年度GDP初步核算数时效性很强,一般在年后20天左右公布,“这时,由于大量的年度财务资料在时间上满足不了年度GDP核算的要求,核算年度GDP初步数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都是月度资料和季度资料,据此核算出来的年度GDP数据有很大的推算成分。”

在初步数公布之后,随着基础资料不断增加,特别是年度财务资料陆续报送,按照各国的通行做法,才有条件根据更加全面、可靠的基础资料适时修订GDP数据。

因此,上年总量数据的调整,也只会主要影响到下一年的总量数据,而不会影响初步核算的GDP增速。

反应

 

财经新闻

经济货币政策稳定 彭博调查:大马可收获5%增长

(吉隆坡22日讯)鉴于稳定的经济与货币政策,经济学家预计,我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可达5%。

根据彭博社在11月中旬对28位经济学家进行的调查,今年末季我国GDP将同比增长5.4%,相比上一次预测较为乐观,之前预测为4.9%。

另外,2025年首季GDP增长预测为5.2%,略高于之前预测的5.1%。

经济学家预计,大马经济增长将保持稳健,2025年经济增长为4.7%,2026年则将稍微放缓至4.5%。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普遍认为我国通胀和货币政策将维持稳定,预计末季隔夜政策利率(OPR)维持3.00%不变。

预期通胀降温

经济学家们预计,2024年我国通胀率为1.9%,低于之前预测的2.3%;2025年通胀为2.5%,上次预测为2.7%。

星展银行经济学家蔡汉腾(译音)认为,大马将迎来广泛的经济增长,这主要受益于昌明经济框架下的政府政策,以及依然具支持性的货币政策。

然而他也警告,大马作为依赖贸易的经济体,在‘特朗普2.0时代‘,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大幅升级,从而影响我国增长,使得风险倾向于下行。

另外,根据调查,受访的经济学家中仅有6位认为,我国在未来12个月内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5%。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