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何来中产陷阱?/斯蒂芬罗奇

中国中等收入陷阱,甚至可能并不存在。

人们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始终存在一种定见,而且是有充分理由支撑的。

对于一个大型经济体而言,连续几十年保持10%的年增长率是不世的伟业,但中国却在1980至2011年间做到了这一点。



如今奇迹已然落幕,自2012年以来年均增长率已放缓至7.2%,而李克强总理最近宣读的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则将2019年的增长目标设定在仅仅6至6.5%的水平上。

对于一大帮中国怀疑论者来说,这堪称是个“一语中的”的时刻。毕竟总理设定的目标下限意味着相对过往的“奇迹”走势降速了40%。

这似乎验证了可怕的“中等收入陷阱”警告——快速增长的发展中经济体,在获得第一轮繁荣后,再度回落到较为疲软的增长境地。

针对这一现象的早期研究成果是与预期完全一致的:随着人均收入进入1.6万至1.7万美元的区间(参照2005年购买力平价计算),预期随后会出现约2.5%持续增长降速。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IMF)的估算,鉴于中国在2017年才到达这一收入门槛,其2011年后的增长放缓就更像是不祥之兆了。



但是对于经济系学生——即使是在我求学的时候——来说,最早被教导的一点就是要警惕因挖掘数据而产生的谬误。而中等收入陷阱则是无休止数字运算陷阱的典型例子。

给我一个数据库和一台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我就可以“验证”几乎任何伪装成分析猜想的经济关系。在此有五个主要论点,可以驳斥目前普遍存在的所谓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论断。

首先,中等收入陷阱甚至可能并不存在。这是朗特·普里切特(Lant Pritchett)和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广泛比对了125个经济体在1950至2010年间经济表现所得出的严格实证研究结论。

高增长均值回归

他们以此得出的最接近结果,是存在一种增长不连续性和均值回归的强烈趋势。

在最近于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萨默斯进一步评估了高增长发展中经济体的可能走向,将任何均值回归型放缓仅仅视为是一种弥合“奇迹后间隙”的趋势。

不用说,这种周期性增长间隙与陷入那种长期增长陷阱的泥潭是极为不同的。

再平衡放缓无忧

其次,这个1.6万至1.7万美元的固定陷阱门槛,或许是个伟大的文字套路,但在不断动态发展的全球经济中却意义不大。

自中等收入陷阱的早期研究于2012年发布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了约25%——大概也会因此令中等收入门槛的衡量标尺,在此期间挪动相当的幅度。

主要是出于此原因,近期研究纷纷舍弃了绝对值门槛,而是借助与高收入国家的相对趋同状态来衡量陷阱。

从这个角度来看,当发展中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接近高收入经济体20至30%水平时,危险就会浮现。

鉴于中国人均GDP将在2019年达到相当于美国30%的水平(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现在正是要担心的时候了!

第三,并非所有增长放缓都是同质化的。

一个国家的GDP是各部门、企业和产品的多种活动的广泛集合。

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的结构性转变,可能会导致增长不连续现象,但该现象的影响这可能仅仅与故意重新平衡战略的结果大同小异。

鉴于中国正从高增长的制造业和其他“二级”行业,转向增速较慢的服务业或“第三行业”,当前情况也是如此。如果这种转变本就是中国战略再平衡的预期结果,那么增长放缓就不太值得忧虑了。

第四,中国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远比其经济放缓是处于间隙还是落入陷阱的问题更为重要。

赶超了位居技术前沿的先进经济体后,会出现什么情况?这就是中国宣称从进口创新转向自主创新的目标所向。

服务业扭转乾坤

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地位的对比,是试图占据前沿的发展中经济体的相对比较参数。尽管存在周期性外部干扰——例如去杠杆化、全球经济放缓、甚至是贸易战——的暂时性影响,但追赶前沿并与其他各方协手推动去超越前沿才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回报,而这一目标也体现在习近平主席对中国到2050年实现高收入地位的寄望中。

最后,在确定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时,生产率增长远比GDP增长更重要。因此,我更担心中国陷入生产力陷阱而非GDP增长陷阱。

在此由一组中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针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新研究,与普里切特和萨莫斯的工作一样,这项对中国全要素生产力增长的最新评估显示,在过去的40年中已经出现过几次增长不连续性。

但过去五年的基本趋势令人振奋:年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约为3%,第三行业增长尤为强劲。因此,尽管近期GDP增长放缓,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中国再平衡,正在为整个经济嵌入有意义的生产力杠杆。

资本升级创契机

而今的问题就在于中国是否能够维持近期的全要素生产力增长轨迹——鉴于其针对自主创新日渐强势的转向,以及数量不断增长的高教育水平知识工作者群体所催生的持续性服务主导型生产力,这显然是可期的——并获取持续升级其存量资本所带来的好处。

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上述新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未来五年中国的潜在GDP增长率,可能会保持在6%左右。而这样一个结果也与中国的长期志向极为契合。

所以,毫无疑问中国的10%增长期已经结束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产出从量转质

但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实际情况是中国产出正在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这表明中国将再次破除对其即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普遍忧虑。

斯蒂芬罗奇耶鲁大学教员
摩根史丹利亚洲前主席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国际

中国证监会:维护市场 矢落实稳楼市股市要求

(北京15日讯)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国证监会强调,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的重要要求,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证监会在网站公布,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14日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全国金融系统工作会议的要求,研究部署证监会系统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强调,坚决落实“稳住楼市股市”的重要要求,提升市场监测、预警和应对的前瞻性、主动性,加强境内外、场内外、期现货联动监管,加强对融资融券、场外衍生品、量化交易等的针对性监测监管,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持续用好稳市货币政策的工具,加强和改善市场预期管理,着力稳资金、稳杠杆、稳预期,切实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

中国决策层在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公布更多措施,明确提出要在明年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适时降准降息,为进一步刺激经济做铺垫。

会议也把大力提振消费列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重点任务,回应当前中国经济内需疲弱的问题,并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