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经济转型奏效?/叶得利

根据美国著名独立调研数据机构—中国褐皮书国际(CBB International)对上千家中国企业进行的季度调查显示,中国企业的经营获利情况有大幅好转的趋势,中国国内的招聘活动仍然强劲。

但相对的是,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五个季度的繁荣景象,有开始逆转的迹象。



同时,按照该研究报告的说法,中国在明年的经济表现可能会比今年黯淡一些。

该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经济依然存在一些重大风险,这包括过度依赖廉价和宽松的信贷导致的信贷风险,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旧式经济增长模式依然影响一些城镇经济。

我们回顾上周标准普尔下调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等,主要原因是中国试图降低债务迅速增长的风险。

而这一努力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快的奏效,中国信贷增长仍然快速增长。

上两周中国政府禁止国内比特币的首次代币发行(ICO)融资交易,也是反应中国国内信贷秩序混乱、信贷风险增长的一个明显红色信号。



由于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大宗商品的全球最大买家,因此大宗商品的市场趋势一直是世界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消费型服务业蓬勃

在数年前结束的十年周期内,中国重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度使得全球大宗商品度过了所谓的黄金十年。

如今随着习近平时代的来临,中国经济呈现新常态,污染式的重工业时代已成为过去,反而是高科技的消费型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

虽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相对于前几个季度,有明显全线放缓的趋势,但中国政府在近期的一些经济宏观调控,例如防止中国房价的直线上涨、防止中国资金撤资外流等方面,有不少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功。

但是,全球在中国投资者最关心的,不是目前中国经济展现的些许成就,而是这全球第二大经济引擎未来十年的经济规划如何。

数据显示,年初至今的中国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主要是得益于中国政府引领的”一带一路”建设热潮,以及中国官方宣布的一些”暂行政策”导致的堆挤金属采购,这些因素都导致钢铁等金属重新焕发活力。

热钱引发商品泡沫

但是,由于目前外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加剧,中国政府的经济政策随时更改,大宗商品市场首当其冲。

另外,也有数据显示,一些投机热钱的流入也在推动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政府也可能会想方设法的抑制任何商品价格泡沫的出现。

如今市场已经开始处于调整阶段。中国铁矿石的远期期货价格在8月触及每吨逾600元人民币的高位后,截至上周二已下挫22%。

这反映出了调整过后的市场供应过剩的问题重现。

过去一年,中国制造业已经呈现初稳健的经济表现,数据显示在各种电子商务和新经济模式的带领下,中国国内订单强劲增长,制造业的资本支出仅落后于房地产行业。

同时,中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率也达到6.9%,增速超过市场分析师预期。

因此,中国下月将发布9月及第三季度的经济数据,是判断中国未来经济走势是否依然稳健的重要晴雨表。

反应

 

国际财经

全球投行商品交易 今年业绩料逊色

(纽约12日讯)随着市场波动性减弱,今年全球主要投行的大宗商品交易业务可能遭遇疫情爆发前以来最差年景。

Coalition Greenwich汇编的数据预计,包括高盛、花旗、摩根大通在内的超过250家公司今年合计净营收将达到106亿美元(约470亿令吉),比去年的总收入减少近五分之一。

Coalition Greenwich全球宏观市场主管安格德·查特瓦尔表示,“交易热潮正在消退,2025年收入将进一步下滑3%”。

花旗、高盛、 摩根史丹利和摩根大通的代表对大宗商品业务下滑前景不予置评。

据一位未获公开发言授权的知情人士透露,过去12个月花旗的北美大宗商品服务部门增加了六名成员,花旗仍致力于发展该业务。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