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金融界最大丑闻
她卷走20亿融资,却栽在闺密手上

罗静在中国被封为“商界花木兰”。

(北京25日综合电)中国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董事长罗静,在中国被封为“商界花木兰”,因被指涉及规模高达人民币34亿元(约20亿了令吉)的金融诈骗,遭其闺密举发后被拘捕。背后更牵涉京东、苏宁等十多家机构的供应链资金,震惊中国商圈。

掌三家上市公司



中国经济网报道,罗静(香港籍)出生于1971年,执掌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香港上市公司承兴国际控股、A股上市公司博信股份和新加坡上市公司Camsing Healthcare。2018年她在木兰汇俱乐部“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评选中,力压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得票第一。

罗静在6月20日被上海警方刑拘,直至15天后,这两家公司才确认这一消息。7月8日,诺亚财富在美股开盘前发布公告,承认旗下上海歌斐资产管理公司的信贷基金,为承兴国际控股相关第三方提供了34亿元人民币的供应链融资,管理的基金名称是“创世核心企业集定私募基金”。歌斐资产表示,已知的信息是,此案件是精心策画、酝酿多年的诈骗案件。

罗静的闺密、诺亚财富创始人汪静波还在内部信透露,这笔基金为承兴国际相关第三方公司就其与京东之间的应收帐款债权提供供应链融资。

不过,汪静波的说法遭到京东的极力否认。京东方面否认与承兴之间应收帐款合约的真实性,并称,“近期在警方调证过程中”警方出具了多份所谓承兴与京东未结帐款的确认函,经核实均为伪造。

一夜间,诺亚财富和京东成为这起人民币34亿私募基金爆雷案主角。双方相互指责和推诿,并扯出多家机构的供应链金融监管,令这场踩雷事件演变成一场资本大戏,剧情扑朔迷离,有如一场罗生门。



罗静(右)是在闺密汪静波的办公室被抓的。

找闺密填补缺口 

诺亚财富踩雷承兴国际事件的起源,要从罗静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说起。“金融界”报道,多方消息确认,罗静是在闺密、诺亚财富创始人汪静波的办公室被抓的。早在6月19日,罗静就已腾挪无力,在确认公司流动性无法通过其个人能力解决后,希望能找到新的资金注入解决困境。

两人作为商界密友,汪静波旗下的诺亚财富下属一支基金已为罗静的承兴国际发行接近34亿元的产品。“罗静希望能再发数十亿的产品,为供应链公司注入流动性。”消息人士说,面对罗静这样天方夜谭的要求,汪静波忍无可忍,当场选择报警,警方在汪静波办公室内将罗静带走。

据《南方都市报》披露,罗静和汪静波两位商界名女人,不但都是商界女性俱乐部“木兰汇”成员,还同为“70后”,仅相差一岁,连创业历程也有着相似轨迹。除了同为商界名人、同为“商业木兰奖”常客,两人也是商界伙伴。

此次爆雷的产品为“创世核心企业集定私募基金”,底层资产是承兴国际与京东的应收帐款。诺亚财富与京东之间的争论焦点,为应收帐款真实与否?“应收帐款抵押只是表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才是实质。”五道口供应链研究院院长鲁顺说。

至于诺亚财富对应收帐款真假是否知情,鲁顺分析两种情况:一是诺亚财富与承兴国际合谋,将伪造的应收帐款包装成供应链金融产品;二是承兴国际通过真假掺杂的应收帐款,欺骗诺亚财富。

然而,此案不是特例,自2017年以来,大陆最大的九家第三方独立财富管理公司中,有七家20多个产品踩雷,涉案金额人民币135亿元(约81亿令吉)。专家指出,曾一度被炒热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模式”,现在陷入违约爆雷的泥淖,成为继P2P网路借贷后的另一大中产财富绞肉机。

新闻来源:联合报、南方都市报、金融界

反应

 

灼见

解读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魏开星

即将过去的2024年,世界局势纷乱,大国竞争加剧,东欧及中东战争未见停火的迹象;国际经贸层面,自由贸易体系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逆全球化势力有增无减,人为破坏产业链的行为被冠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头。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虽未卷入任何一场战争,却被西方国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美欧等资本主义国家恨不得以“脱钩断链”对中国加以围堵与扼杀,置中国死地而后快。尤其是,在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前夜,美国担心在人工智能等引领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领域被中国赶超,对半导体、高制程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进行百般限制;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无人机等出口新产品,加征高额关税。

加上,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房地产作为过去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优胜劣汰;同时,内需不振与私人投资乏力并存。2024年中国经济正是在此种状况下,艰难前行。将近年底,全年经济的大局已定,今年的经济增长离年初制定的5%增长目标,意料存在不小的差距。

提前因应 超前部署

正是在除旧迎新的前夕,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明年要维持经济稳定成长,维持就业、物价整体稳定,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成长及经济成长同步。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整合、协同配合。要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项目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中共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广受外界瞩目,是因为它是中国最高的经济决策。

面对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及孤立主义,动不动挥舞“关税大棒”,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因应?如何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形下,通过提振内需与消费及激发私人投资热情,达至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目标?为此,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将如何配合?凡是种种,都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获得解答。

直面问题 正视困难

首先,会议直面问题,正视困难。这些问题与困难包括: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那么,解决问题及克服困难的有利因素在哪?在于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在正视不利与有利条件后,关键要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其次,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根据内需不足及接近通缩的状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有别于近年来的财政及货币政策,代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的又一次政策转向。财政政策宽松意味着中央财政将更多地投入资源,以刺激经济;其中一方面是提高财政赤字率,明年全年有望安排赤字率在4%至4.5%,这意味着赤字规模将达到约5.5万亿元。

由于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因此这一提升幅度并不会带来过大的风险。而货币政策宽松有其可能性与必要性。可能性是通缩状况不担心通货膨胀,必要性除了注入更多流动性外,让人民币适当贬值,正是应对特朗普加征关税的需要。

“楼股”齐鸣 繁荣稳定

最后,稳楼市、稳股市。中国房地产供应过剩,楼市飙升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是,楼市也不能长期低迷,“稳定”是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股市的兴旺更是盘活资金、企业融资、风险投资及财富效应的要件,一潭死水的股市不可能与繁荣经济相匹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