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美贸易战吞噬全球/努里埃尔·鲁比尼

几年前,作为访华西方代表团的一员,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习近平主席。习近平向我们发表了讲话,指出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其他国家—也就是美国—不需要担心“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来自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记录了斯巴达担心雅典崛起如何导致双方的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在2017年的书《注定开战:美国和中国能摆脱修昔底德陷阱吗?》(Destined for War: 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中,哈佛大学的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考察了此前16对崛起力量和老牌力量的对峙,发现其中12次导致了战争。

毫无疑问,习近平想让我们关注剩余的4次。

尽管互相都认识到了修昔底德陷阱—也都认为历史绝非定论—中国和美国仍然眼看难免落入窠臼。但世界量大主要力量之间爆发热战争的可能性仍然遥远,而冷战可能更大。

美国指责中国造成了当前的紧张局面。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获得了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的好处,而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成为世贸组织规则的免费搭车者。



据美国的说法,中国通过窃取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补贴国内企业和其他国家资本主义手段,赢得了不公平的优势。同时,其政府越来越极权,让中国成为一个奥威尔式的监控国家。

持久敌对状态

而中国则质疑美国的真正目标是阻止其进一步崛起和向外辐射合理的实力与影响力。中国人认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GDP衡量)寻求扩大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存在感实乃天经地义。

而领导人会说,他们的体制改善了14亿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远比西方僵化的政治制度更加成功。

不管哪一方更加雄辩,经济、贸易、技术和地缘政治紧张的升级可能已在所难免。一开始的贸易战,现在眼看着要升级为持久的互相敌对状态。这体现在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中,中国被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应该全方位遏制。

据此,美国严格限制敏感行业的中国外国直接投资,并采取其他手段确保西方在人工智能和5G等战略性行业的主导地位。其施压合作伙伴和盟友不要参与一带一路(中国构建横穿欧亚大陆的基础设施的庞大计划)。

其增加了美国海军在东海和南海的巡逻,中国在东海和南海的争议领土主张日益具有侵略性。

比美苏冷战更严重

中美冷战的全球后果甚至比美苏之间的冷战更加严重。苏联是衰落的力量,经济模式失败;而中国很快就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并将在此基础上继续增长。

此外,美国和苏联彼此之间贸易很少,而中国完全融入了全球贸易和投资体系,特别是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全方位冷战可能导致去全球化的新阶段,或至少让全球经济分裂为两个互不相容的经济区。

不论哪种情况,商品、服务、资本、劳动、技术和数据的交易都将严重受限,数字领域将成为一个“分裂网”,西方和中国节点互不相连。

美国已对中兴和华为发动了制裁,中国将尽全力确保其科技巨头能够从国内解决重要投入品,或至少能从不依赖美国的比较友好的贸易伙伴获得。

在这个巴尔干化的世界中,中国和美国都想要其他所有国家选择站边,而大部分政府将试图穿针引线,同时维持与中美两国的良好经济关系。毕竟,许多美国盟友现在与中国的商业往来多于美国(以贸易和投资衡量)。

衍生国际新秩序

但在未来经济中,中国和美国将分别控制AI和5G等关键科技的接入,中间地带很可能不复存在。所有人都必须选择站边,世界可能会进入漫长的去全球化过程。

不论发生什么,中美关系都将是本世纪关键的地缘政治问题。

一定程度的对立在所难免。但在理想情况下,双方都会建设性地管理这一关系,在一些问题上进行合作,在另一些问题上良性竞争。

事实上,中国和美国将创造一个国际新秩序,其基础是承认(不可避免地)崛起的新力量应该起到影响全球规则和机构的作用。

如果中美关系管理不善—美国试图扼杀中国的发展,遏制中国的崛起,而中国激进地在亚洲和全球辐射其力量—那么全方位冷战将接踵而至,而热战(或一系列代理战争)也无法排除。

在21世纪,修昔底德陷阱将吞噬的不仅仅是美国和中国,而是整个世界。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名家专栏

特朗普vs中国2.0/Project Syndicate

作者:张湖月(南加州大学法学教授)

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的2019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了一系列推文,要求美国企业“立即开始寻找……中国以外的替代方案”,并将生产移回美国。这一要求导致股市暴跌,也对所有与中国有业务往来的美国企业发出了警告。

虽然特朗普最终缓和了其立场,但这一威胁凸显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也是世界在他即将重返白宫之际所必须面对的现实:总统有权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断绝联系,而且想什么时候断就什么时候断。

在完胜贺锦丽之后,特朗普以冲动粗暴手段处理外交事务的幽灵似乎正在逼近。如果说他的过往行为预示着些什么,那就是美国企业界或许很快将面临另一轮针对中国的反复无常、高风险操弄——说不定还会更糟。

美国宪法将外交事务的权力同时授予总统和国会,其目的是通过立法监督来约束行政部门的自由裁量权。但近几十年来这种平衡状态发生了巨大改变。

“国家安全”无限扩大

外交政策现在几乎完全集中在行政部门且基本不受任何制约——政治学家认为这种趋势是党派偏向性上升和国会专业知识下降的结果。

由于两党都倾向对华采取强硬手段,特朗普将拥有更大的自由去打击中国。

与此同时“国家安全”一词已被证明具有极大解读空间,其含义远远超出了国土安全和网络安全等传统关切,如今涵盖了从跨境数据流动和供应链漏洞,到保护那些被认为过于重要而不能被外国竞争对手主导的行业等所有内容。

这种宽泛定义,使总统能够某些采取十年前无法想象的行动。

特朗普及其继任者乔·拜登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制裁华为和中兴;下架TikTok;阻止中国投资某个手机约会app;发起备受争议、主要针对在美中国科研人员的“中国行动计划”;对中国实施半导体禁运;限制美国对中国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机的投资;以及最近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和电池征收100%关税。

扩展“紧急状态”定义

许多这些激进政策只应在紧急状态下实施。但“紧急状态”的定义也被大大扩展了——现在还包括遏制中国崛起。而当特朗普于2025年上台后,行政部门在“国家安全”的幌子下宣布“紧急状态”并采取非常措施的能力和意愿可能会大大增加。

虽然美国法院有权审查总统权力(正如它们阻止特朗普下架TikTok和微信一样),但对外交政策的监督却有限。尤其是在国家安全问题上联邦法院历来都相当顺从——当国会和总统意见一致时更是如此。

最近TikTok相关立法的通过表明了国会如何可以在司法裁决限制下迅速夺回行政权力。这让TikTok和其他中国企业与行政部门反复敌对态度的不懈斗争显得像一场永无止境的打地鼠游戏。

美将重蹈中覆辙?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总统的权力集中与美国领导人严厉批评的中国治理模式如出一辙。正如我在《高压线:中国如何监管大型科技企业和治理经济》一书中所述,过去十年中国政治权力的巩固往往导致政策大幅波动,从而损害投资者信心,抑制创业精神。

中国政府最近的一些失误——从冠病疫情应对不当到对科技和房地产行业的打压,再到如今对日益严重的通缩风险反应迟钝——都应成为前车之鉴。

而美国也已经开始感受到其对华敌对政策带来的意外后果。中国行动计划导致中国优秀科学家大量外流,其中许多已返回国内。与此同时美国严厉制裁和出口管制的效力正在减弱。

华为最初在这些措施下举步维艰,但最近却在国家支持和实现自给自足的坚定决心下蒸蒸日上。

美国遏制中国的努力有可能造就一个更加坚韧的对手——它正因为受到针对性压制才变得更加强大。

民主的流失

但美国那些政府机构非但没有重新评估其强硬策略的效力,反而变本加厉地实施制裁和限制。即使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已被“终止”,但依旧在以几乎不加掩饰的形式存在。

目前为止关于中美竞争的讨论大多将中国崛起视为美国政策转变的主要催化剂。但这一观点忽略了一个关键点:这场冲突也可以追溯到美国外交政策制定中的民主缺失。

如果美国采取日益极端的措施来遏制中国(正如特朗普第二任期内很可能会发生的那样),那它就可能扩大这种缺失状态——并成为自己所反对的那种势力。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