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为何买优质股还输钱?/麦传球

很多散户买了优质股后,还是一直赚不到钱,甚至输大钱,这听起来是否很匪夷所思?因为买基本面好的股票赚钱是理所当然的。

这类似于嫁给一个在常春藤联盟大学中考取全部A的男生,是因为认为他以后事业有成和富有。其实,这样的联想并不为过。但是,为什么残酷的现实,总是与美好的憧憬截然不同?



有很多原因导致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可能无法在以后的生活取得丰硕成果。同样的,一家优秀的公司也有很多原因,导致它未来可能无法向投资者提供预期的业绩和股价回酬。

这购买“优质股,好回酬,少风险”的美丽错误,是因为散户犯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盲点。

过去的好成绩,并不能保证未来的表现,而且,基金经理的最爱,也可能因为技术性上的原因而被迫割爱。

购买“优质股,好回酬,少风险”的美丽错误,是因为散户犯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盲点。

1. 跟消息买入、依事实卖出

一些基本面的散户在听到公司(特别是蓝筹股和业绩转优股)宣布了/将要宣布良好业绩后,喜欢跳入购买股票的行列。



就在他们都以为所买的股势必在隔天开盘大涨之际,该公司的股价却上演滑铁炉,在开盘后的一个小时内直线下挫,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在于他们没有查看实际业务成绩与市场/分析员预期的结果。一般而言,宣布良好业绩后,股价下挫有两大原因:

·很多时候,股价在业绩公布前已偷歩上升,这可能是投资者通过监控公司业务运营,提前分析到良好的业绩而“先下手为强”。因此,当公司公布良好业绩,不论数字是在市场预期内或低于预期,很多小股东将出售股票套利,以便买其他还没上涨的股票。

·股价在业绩公布前偷歩上升,也可能是来自内幕交易。因此,当公司公布良好业绩后,内幕交易者也出售股票套利。

不管是哪一种原因,当很多股票持有者出售股票套利而导致股价下挫,后知后觉的散户必然是最终的受害者。

2. 见高就拜,见低就踩

如果必须作出一个选择,散户肯定会购买一个行业板块中表现最出色的股票。因此,当公司宣布良好业绩后,如果一只基本面好的股不比同行的表现出色,那么,持股者就会出售这个股票而买入另一只表现更好的股票。

股市是一个很现实,济强锄弱的市场。所以市场股价的走向,就如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3. 名不符实

有一些上市公司,因某种原因而把核心业务出售。但是,不知情的散户可能会看到了高额的现金储备,而购买这些一直以来基本面都良好的股票。

问题在于,核心业务出售后,即使管理团队和公司名称仍然相同,公司以后的前景和收入来源可能会较弱,甚至陷入不明朗的困境。

蒙在鼓里的散户未意识到公司的核心业务已出售,而知情者因为出售这类股票而转持其他有更好前景的股票而导致股价下挫。

4. 既生瑜何生亮

当一些大市值的新公司上市之后,基金经理可能需要出售同一行业中的一些现有股票,尽管这些股票表现还是良好;这是因为基金经理要将新上市的公司加入他的投资组合中。

这也是建立多元化投资组合常用的方式之一,这就是为什么散户应该监控市场的最新发展,不仅观察他持有的股票,还必须包括整个行业的有关讯息。

与这个理由有关联的是重新平衡投资组合。意思是指基金经理定期将投资组合的资产类别,调整到一个符合基金风险/回酬的比重。(请参考我2 月22日的专栏:“身怀六‘甲’以退为进”,了解多一点重新平衡投资组合的资讯)。

5. 不进“撤”退

所有上市股票都会被分类并纳入各种成分指数中,如吉隆坡综合指数、回教股指数等等。指数中的成分股,每半年进行一次审核,评估他们是否符合指数资格标准。

一旦股票不符合指数资格标准,它将从指数中删除,并且可能会被其他符合资格的股票代替。

当某个股票从指数中被删除,尽管股票表现良好,基金经理一定要出售持股,因为他不能持有不符合资格的股票在他的指数基金内,除非他的基金不是指数基金。

须了解股市生态和技术

总的来说,除了学习基本和技术分析外,散户还必须了解股市的生态系统和市场技术性方面的操作,要不然就会犯上俗语所谓的“死了都不知道为什么”的错误。

反应

 

财经新闻

马交所要求上市公司 采用IFRS永续披露标准

(吉隆坡23日讯)配合国家永续发展报告框架(NSRF)的推行,大马交易所修订了上市公司的永续报告框架要求,需采用IFRS永续披露标准。

根据马交所周一的文告,此举主要针对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旨在推动上市公司采用IFRS S1,即永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一般要求,以及IFRS S2与气候相关披露标准,作为永续报告的基础标准。

马交所相信,通过全球性标准,将有助于提升透明度和问责制,以展示上市公司如何管理其永续相关风险和机遇(SROs),增强公司业务韧性,便于投资者参考和比较。

根据已修订的要求,上市公司需在年报中以“IFRS永续披露标准”编制其永续报告,并且继续包括以下信息:

一、展示公司过去三个财年的SROs绩效和进展的指标和目标,并以规定格式提供数据摘要;

二、声明告知公司的永续报告是否已通过内部审计的审核,或按照公认鉴证标准进行了独立鉴证。

分三阶段实施

但鉴于各上市公司在成熟度和准备度上的差异,马交所将这次的修订,分成3个阶段实施。

首先,是在主板的大型上市公司,即市值达20亿令吉及以上的公司,需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年报中采用“IFRS永续披露标准”。

紧接着,其他主板上市公司则需从2026年1月1日起执行,创业板的公司将自2027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在全面实施前,上市公司可以披露气候优先的方式,采取过渡性缓解措施,其中主板上市公司可享有两个完整财年的过渡期,创业板公司是三个财年。”

此外,马交所还对上市公司股东大会以及首次公开募股(IPO)上市顾问方面进行了修订。

自2025年3月1日起,上市公司股东大会需以线下会议或混合的会议形式进行,以促进股东参与。

还有,自2025年1月2日起,要求上市顾问在公司公布的公开文件中列名,以加强其责任心。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