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令吉掀底等待黎明/杨名万

令吉汇率偏低,大马经济一直都处于“另类黑暗期”,光线被汇率扭曲,看不到真正形势。令吉不回升,挡着光线的黑幕就不能掀开,经济真相无法还原。

今年开年,出口表现卓越,特别是本月初公布的2月份出口锐增逾26%,更创下7年来最高涨幅,很振奋人心,人们期待赚得大量外汇后,令吉可升高,根据路透社调查,出口高升,市场预测工业生产可增长高达7.3%。最后却令人失望,没有达到这预期目标,只增长4.7%。黑暗还未到尽头,更难见到黎明。



来回双位数增长

尽管全面工业生产未达标,增长素质并不差,制造业生产指数尤其特出,与去年11月份一样,增长6.5%,为自2015年1月份6.6%以来的最高增长率。若非矿业和电力生产乏善可陈拖累,2月工业生产指数应该会有风光表现。

电子电器(双电)生产是此次出口和制造业生产表现的大功臣。今年一、二月份双电出口增长锐增16.6%,单单中国市场就锐增30.7%,造就了双电生产增长7.6%。

如果经过汇率处理,今年开年两个月的制造业出口量,按年增长5.5%,如果再和去年同时期按年萎缩5.1%来回计算,那可是双位数增长。当然,从萎缩转成增长,制造业已经露出复苏征兆。

大马的制造业复苏步伐全东南亚最慢,今年3月份采购经理指数(PMI)仍然在荣枯水平50以下,达到49.5,也就是依然处于负数。



这比东盟国家平均的50.9为低,同时也是东盟国家中,最后一个制造业还待复苏的国家,其他邻国如越南、菲律宾等,他们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早就在荣枯水平之上,分别达到54.6和53.8。

从萎缩转成增长,制造业已经露出复苏征兆。

PMI回弹接近增长

大马采购经理指数(PMI),自2015年5月开始,就陷入荣枯水平50之下久达22个月,今年3月份的49.5刚好和2015年5月份刚陷入负数时期一样,也就是在负数状态中表现最好的数字,意味制造业已经接近复苏至荣枯水平之上。

制造业早于2015年11月走过最低的47底点,之后再于2016年4月至5月和10月至12月,也就是去年最后一季两度接近探底后回弹。

前两次回弹升力都无法奋力回到荣枯水平之上,此次3月份再跃升至49.5,是最接近荣枯水平的一次,而且是当初逆转时的第一个负数水平,因此,下个月公布的4月份数字将是关键。

从今年开年1月至2月份表现看来,如无意外,4月份采购经理指数回到荣枯水平以上,应该会水到渠成。

外资售262亿债券

这些看起来对令吉回弹有利的形势,却同时触发外资趁令吉汇率走高而大事抛售大马政府债券。

今年3月份,外资总共抛售262亿令吉马来西亚债券,这是自从国行于2011年开始记录和管理这债券数字以来,最高的外资抛售总额。

令吉汇率下跌至今已经差不多两年,这当然不是外资第一次抛售大马债券。

自去年11月份起至今年3月份,外资已经连续5个月份抛售大马各类政府债券,尤其是主要的大马政府证券,截至今年3月杪,外资所持有的大马政府证券,已经低落至仅占38.5%,离过去的约半数,越来越远。

适时推出新措施

外资空前抛售大马债券不一定是坏事,至少外资持有量已经式微,令吉因此遭间接抛售(售债券后兑出令吉)也将减少,国家银行也适时宣布推出四项新措施,包括允许国内居民卖空大马证券,提高国内债券市场流动率。

这些小措施作用虽然不大,但是至少看到国家银行已经着手整顿外汇市场一些交易运作,尤其没有忘记商家与投资者的外汇护盘需要。

当前外在环境对令吉汇率回弹越来越有利,是时候政府当局给于准确、强而有力的临门一脚,让黑暗快速到尽头,黎明早日到来。

反应

 

名家专栏

国外好使国内便宜?/胡逸山博士

美国候任(与前任)总统特朗普近日大放矢言,其中就提到假如一些国度尝试以其他货币来取代美元作为国际上最为通用的交易货币的话,那么他将捧出关税大棒,对彼等出口至美国的商品施以100%的关税。

我之前曾详细谈到,为何特朗普上台后,虽然在美国权力分治体系下,可能未能全盘操控美国的货币政策(如形同其中央银行的美联储就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但起码在整体上会寻求偏低的美元币值,以便促使美国制造的商品在国际上更具有出口竞争力,来完成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宏愿。

那为何特朗普一方面不介意美元币值的走低,但另一方面又那么介意美元是否维持作为国际上主要交易货币的独特地位呢?这主要是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无经济逻辑上的冲突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

这得从何说起呢?可能先从本地社会说起吧。大家在本地社会生活里,坦白说通常对马币币值的高低走向,有着在社会心理学上所谓的认知偏颇。

当马币走高时,我们一片欣喜若狂,尤其是如当下般年底学校放假,大家携老扶幼到外国度假时,马币得以兑换更多的当地货币,花起来当然也就更为得心应手了,譬如得以血拼更多的当地商品等。

即便没有出国旅游或送孩子到外国念书(也就必须兑换马币来缴付彼等的学费和生活费),更高币值的马币也意味着进口到本地的商品会显得更为便宜(相同数额的马币得以进口更多商品)。

经济社会微妙偏颇

有钱人买时装、香水等奢侈品会更便宜,但连中低收入群体者购买一般的日常用品、食物等也会更为便宜,因为在本地许多这些商品也是进口的。

所以大家在社会经济认知上,都有一个微妙的偏颇,认为马币币值高就很好,政府就显得有“做事”,有把马币币值往高处推。

反之,如果马币走低,出国旅游时的花费就更高了,孩子的外国学费与生活费也就更高,搞不好还要好像当年家长自身在外国念书时般,到当地唐人街的华人餐厅打工、洗碗碟、抛大镬、捧餐送外卖等,我见犹怜,令从小宝贝爱儿爱女的家长们心疼不已。

家长们心想新一代的海外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甚至可能还不如旧一代,而那都是马币低迷所闯出的祸,那当然义愤填膺,大骂政府无能了。

即便未能负担得起孩子出国念书,甚至也没能出国度假的中低收入群体们,也必须忍受马币低迷所带来的主要依靠进口的必需品的价格的相应上涨,当然也是怨声载道,迁怒于政府为何不设法把马币币值提高了。

急功近利主流文化

在如此的一片马币币值高企好、低迷坏的认知偏颇狂热里,合理马币币值走低的优势,是很难被本地主流社会所欣赏的。

如更低的马币,理论上是能帮助本地的出口商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更能卖出去,如此也就更能带动本地的主要还是依靠出口的经济动力的。

当然,极为讽刺的是,撇开高科技产品不说,本地出口虽多,但进口也很多,甚至更多。而低企的马币,虽然会导致进口商品更为昂贵,但也就变相地鼓励本地必须更为迈向自给自足的经济韧性,自己做来自己用,就无需依赖进口了。

但在本地一片急功近利的主流文化思维下,什么长期竞争力、韧性等通常都抛在脑后,而要马上看到“出国钱好使,本地物价低”的成绩了。以后再续。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