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令吉破四患得患失/杨名万

令吉兑美元汇率终于周二冲破每美元兑四令吉水平,虽然这破四只维持两天,昙花一现,周四又回四,起伏动荡,它至少给人一个希望——破四并非不可能。

令吉破四后会面对考验,原在预料中。经过长期深陷四令吉弱势水平挣扎后,能够一度破四,并且创下18年来最高的月度涨幅,表现已属不错。



财政部副部长拿督佐哈里一看到令吉涨破四,马上就说,令吉正呈强势,会继续挺升。国行总裁洁蒂博士却说,令吉汇率会继续动荡,走势不定。这就是政治和专业的不一样。

无论如何,这对即将卸任的国家银行总裁丹斯里洁蒂博士,是些少安慰。

洁蒂博士希望看到在她任期发生的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1MDB)事件,可以在她任期内解决。此事政治味道太浓,期望短期内解决,那是奢望,更何况她掌管的国家银行没有检控权。她能在卸任时,看到令吉汇率逐步“复苏”,至少一度冲破每美元兑四令吉大关,应该感到欣慰。

外围莫测与油共舞 



令吉汇率能够短暂破四而后迅速回跌,当然有很多原因,外围变化莫测,美联储先传不会调高利率,令美元走低,但很快的,主张升息那一派又说四月就会升息,美元又走高。

美元起伏,直接影响油价起落,牵动令吉走势,布伦国际原油价格如能够维持在每桶40美元以上水平,对于令吉汇率长期走势还是有利。

在令吉汇率走高时,国际信贷评估机构,穆迪投资服务高级分析员克里斯蒂安,连大马政治稳定都算了进去,并认为首相纳吉会持续掌权一直到下届大选,国阵会持续强势掌管这个国家。

克里斯蒂安这几句话听起来简单,却反映了当前大部分投资者的看法,但是,对于货币汇率玩家来说,强势政府也有动荡伏笔,恐怕四月杪国行总裁洁蒂博士退休时,新总裁人选会受到政治干预,并直接影响令吉汇率走势。

令吉重创过久伤内需

与此同时,中国资金在1MDB计划上的大动作,却对令吉汇率有利。

中国中铁集团宣布,投资20亿美元(约80亿令吉)在大马城设立区域中心,相隔一天,1MDB也宣布,中国广核集团收购其辖下独立发电厂行动完成。中方两大集团大手笔注资,给人许多遐想空间,令吉周二能一度冲破每美元兑四令吉大关,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到现实经济,即使令吉汇率最终能够从每美元兑四令吉大关抬头,我们还是不要忽略,从去年8月到今年3月,这连续8个月我国货币汇率深陷这“弱四”挣扎困境。这是我国汇率低迷为期最长的时期,对经济伤害不小。

令吉汇率上次跌至弱四形势,是发生于1997/98年东南亚货币汇率危机,1998年1月首次跌破4令吉,该月份平均汇率为每美元兑4.40,这之后就回到每美元兑3.80上下水平,然后再于1998年6月至8月维持在每美元兑4.0至4.20水平,经过3个月“弱四”低迷后,前首相敦马哈迪就于9月1日将令吉锁定每美元兑3.80,因此,当时令吉深陷“弱四”并暴露在汇率风险只有3个月时期。

反观此次风暴,令吉处于“弱四”已经久达8个月,虽然周二一度破四,但是最后还是回四,依然动荡。其实,如果令吉破四之后能够“脱四”转强,短期间还是会面对负面冲击,先是我国出口少了汇率掩护,眼下1月份出口已经逆转为负数。

除非海外需求大大好转,否则出口会更加恶化。此外,原本经济可以依靠国内需求推动,但是随着令吉长期处于‘弱四’困境,再加上消费税的打击,情况可就不乐观了!

令吉在弱四框架起伏,汇率动荡对经济不利。

若能破四强势上升,经济也会受创,还真令人患得患失!

反应

 

名家专栏

国外好使国内便宜?/胡逸山博士

美国候任(与前任)总统特朗普近日大放矢言,其中就提到假如一些国度尝试以其他货币来取代美元作为国际上最为通用的交易货币的话,那么他将捧出关税大棒,对彼等出口至美国的商品施以100%的关税。

我之前曾详细谈到,为何特朗普上台后,虽然在美国权力分治体系下,可能未能全盘操控美国的货币政策(如形同其中央银行的美联储就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但起码在整体上会寻求偏低的美元币值,以便促使美国制造的商品在国际上更具有出口竞争力,来完成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宏愿。

那为何特朗普一方面不介意美元币值的走低,但另一方面又那么介意美元是否维持作为国际上主要交易货币的独特地位呢?这主要是这两者之间,其实并无经济逻辑上的冲突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

这得从何说起呢?可能先从本地社会说起吧。大家在本地社会生活里,坦白说通常对马币币值的高低走向,有着在社会心理学上所谓的认知偏颇。

当马币走高时,我们一片欣喜若狂,尤其是如当下般年底学校放假,大家携老扶幼到外国度假时,马币得以兑换更多的当地货币,花起来当然也就更为得心应手了,譬如得以血拼更多的当地商品等。

即便没有出国旅游或送孩子到外国念书(也就必须兑换马币来缴付彼等的学费和生活费),更高币值的马币也意味着进口到本地的商品会显得更为便宜(相同数额的马币得以进口更多商品)。

经济社会微妙偏颇

有钱人买时装、香水等奢侈品会更便宜,但连中低收入群体者购买一般的日常用品、食物等也会更为便宜,因为在本地许多这些商品也是进口的。

所以大家在社会经济认知上,都有一个微妙的偏颇,认为马币币值高就很好,政府就显得有“做事”,有把马币币值往高处推。

反之,如果马币走低,出国旅游时的花费就更高了,孩子的外国学费与生活费也就更高,搞不好还要好像当年家长自身在外国念书时般,到当地唐人街的华人餐厅打工、洗碗碟、抛大镬、捧餐送外卖等,我见犹怜,令从小宝贝爱儿爱女的家长们心疼不已。

家长们心想新一代的海外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甚至可能还不如旧一代,而那都是马币低迷所闯出的祸,那当然义愤填膺,大骂政府无能了。

即便未能负担得起孩子出国念书,甚至也没能出国度假的中低收入群体们,也必须忍受马币低迷所带来的主要依靠进口的必需品的价格的相应上涨,当然也是怨声载道,迁怒于政府为何不设法把马币币值提高了。

急功近利主流文化

在如此的一片马币币值高企好、低迷坏的认知偏颇狂热里,合理马币币值走低的优势,是很难被本地主流社会所欣赏的。

如更低的马币,理论上是能帮助本地的出口商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更能卖出去,如此也就更能带动本地的主要还是依靠出口的经济动力的。

当然,极为讽刺的是,撇开高科技产品不说,本地出口虽多,但进口也很多,甚至更多。而低企的马币,虽然会导致进口商品更为昂贵,但也就变相地鼓励本地必须更为迈向自给自足的经济韧性,自己做来自己用,就无需依赖进口了。

但在本地一片急功近利的主流文化思维下,什么长期竞争力、韧性等通常都抛在脑后,而要马上看到“出国钱好使,本地物价低”的成绩了。以后再续。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