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你有医药卡吗?/郭志源

我连同在MQ见习的国际医药大学医学系学生郑依玲,想针对以下事项发表浅见:



有关医药保健、健康的问题,一直都是人们最热门的话题。根据大马卫生部的数据,单在2016年,就有380万4618人次的入院次数,以及6730万4247人次接受门诊治疗。

在私立医院,医药费的通货膨胀率几乎是每年10%;而在政府医院,自2017年起,头等及次等病房住院费用分别大幅度调涨50%及25%,已进一步令国人在住院求诊时,寻求更舒适的住院上面临更大的难题。

然而,这也是医疗保险在避免国人自掏腰包,支付住院与医药费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医师、病人与保险代理在协助病人(保客)获取医疗利益上,建立了主要的三角关系。

不过,各方在确保多年来一直支付医疗保险保费给保险公司,在需要时可获得保障方面的关注力,显然还远远不足。

身为消费者,他们要确保所花费的每一分钱都是重要的,这也是为何他们投保医疗保险,以获取医疗保障的原因。



首先,让我们谈谈,医疗保险的认知。

你或会发现,您以为的医疗保险保单保障内容,与事实所出现的差距。

您或许因而自问:

●我投保时,是否清楚知道自己在买些什么保障?我将获取什么保障?

●我是否有考量自己的医疗需求及能力,而不管是哪一家保险公司的保单?

●我是否知道,我所投保的医疗保单,可能涵盖了保险公司的覆盖网、不受保的项目或情况,以及有共同承担医疗费的条款?

保险代理在为投保人提供咨询时,应为投保人提供有关保单资讯的教育,以保障受保人的权益及客户满足感。

评估你对所投保保单的了解程度有多高非常关键。你可能会发现,大部分的受保人都不了解保单一般的条款,以及在索偿任何保障利益时,可采取哪些步骤。

因此,我们建议,如果你有任何疑问,就应主动提出,并确保自己选择的是一份量身定做的保单。

确保有充裕保障及理赔

医师的角色,当然是医治病人并照顾好其病情。以下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具体的例子:

K先生是一名自由工作者,也是一家四口的经济支柱,但他没有投保任何保险。他被诊断心脏3条血管阻塞,必须进行心脏绕道手术。

在没有任何保险的情况下,是否有任何医生可担保一定为他动手术,以及动手术后K先生是否符合所需的要求?

M女士罹患很有可能致命的乳癌,并被建议在手术后进行化疗。她有能力负担首3个回合的化疗费用,但她的储蓄已耗尽。

接下来,她需依赖家人、亲戚和朋友资助以维持生计。她有能力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吗?

以上个案和你有关吗?没有?请读下去?有?请读下去……

有几种严重疾病,来得快,也会给你致命一击。这包括中风、心脏病及癌症。

在大马,中风(5474人死亡)及心脏病(1万432人死亡),是2016年5大夺命疾病的两大杀手。

此外,各类癌症当中,又以肺癌夺走最多人命(1741人死亡)。

这些事实足以让各方提高警惕,确保大家拥有充裕的保障及理赔。一旦上述严重疾病找上你,等待你的将是长期的病假、丢失工作,甚至丢命。

市面上的每一份医疗保单,都有其条款需遵守。

医生与病人之间应建立一个强大的互信关系,以做好更好的安排与服务,获得大量的医疗保单利益。

病人也应清楚了解,住院前多久可享有医疗保单内的病情检测与专科咨询利益,以做好住院及手术的安排。

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病情检测将在住院前才受保。同样,特定处方的药物也得遵从此例。

不,我没说你应等到病情恶化才就医

病人与医生良好关系的价值,是让你可更容易的询问为何、何时及如何在不必自掏腰包下,寻求治疗。

尽管病人要住院寻求医疗,需视乎病房及手术室备用情况,但如果病人与医生双方有良好的事前沟通,那么或可提高获得更好医疗照顾与保障的可能性。

某些医疗保单中,复健与辅助型的治疗属受保范围,这包括物理治疗、手腕治疗、传统医学治疗等。

如果病人进行的治疗,并非保单所阐明的受保范围,或是出院后的受保治疗范围,保险公司可能不批准有关出院后的医疗开销。

站稳立场坚持到底

以下是另一个真实个案:

罹患大肠癌的L先生,需在手术后完成6个化疗的疗程,不过,当他在其保单届满年度期限时询问其保险代理时,被告知,他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来使用那一年的全年受保顶限。

他可否先垫付全额的付款,以享有全年的受保顶限?

这里,你必须选择一次过付款,或在获取计划中每一次的服务后才付款。

在医院当局的配合下,一次过的医疗与出院,可以避免经历冗长的程序及省下许多时间。

最后,你也必须采取防范措施,确保不会留下保险公司找到不理赔的漏洞。

你在罹患慢性及严重疾病时,难免需获得各医疗单位的合作。这些医疗单位包括护士、医生、药剂师、物理治疗师及心理辅导师等。

如果罹患的疾病与所需医疗程序越复杂与麻烦,整个住院过程中使用那些服务与医疗器材的妥当记录被忽略的几率就越大。

只要把不同的医疗账单与住院记录(不管是否有出院医药摘要报告)拿来做比较,你或可掌握住院所需的费用。

你面临的下一个考验,将是站稳自己的立场!若有任何医疗索偿被拒,最终能否上诉得直,端看谁可坚持到底。

若你要进行任何上诉,可参阅下列网站:

1.http://www.moh.gov.my/images/gallery/publications/HEALTH%20FACTS%202017.pdf

2.https://today.mims.com/malaysia-s-moh-confirms-rise-in-medical-charges-to-be-effective-next-year

3.http://www.theedgemarkets.com/article/growing-pains-high-healthcare-costs

4.http://www.krinstitute.org/assets/contentMS/img/template/editor/KRI%20Views%20-%20Death.pdf

反应

 

名家专栏

拥200万现金 还需买保险吗?/萧伊妗

老陈今年60岁,他现在手握200万令吉现金,属于半退休状态。他的孩子们都已长大,他认为他不再需要人寿保险,也对一直调涨的医药卡感到厌烦,总觉得白白花钱却什么也得不到。

200万令吉看似可以度过非常舒服的晚年,他却依旧担心自己放弃保险后,有可能会因为疾病面临钱不够花的处境。他想知道他还有什么选择?

其实,现在的人寿保险多样化,如果要最便宜的保单,只有两个选择,那就是选择低额和短期的保障。年轻人的选择更广,他们可以选择只保到60岁,保费比保到70岁以上的低廉很多。

那么,为什么越年轻的保费越低,而超过一定年龄的保费越高?那是因为入院治疗的风险随着年龄增加,因此保险公司根据赔偿几率评估来预算保费。

60岁的老陈属于高风险群,因此老陈有顾虑是正常的。

在做任何决定前,我们得先从不同的保单做分析,再定夺老陈是否需要保留还是放弃保险。因为不同的保险针对不同的需求,退休了不意味着已经无需任何保险。

人寿和疾病保险

老陈认为孩子们已经长大,当初买的人寿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年幼的孩子,不会因为一家之主不幸去世而露宿街头。如今孩子已长大,他手上又握有大量现金,所以人寿保险不再那么重要。

人寿保险普遍被认为人死了才赔钱,一家之主才需购买。但其实人寿保险普遍附加终身残废保障到至少65岁。而且,也别忘了取消债务、传承与承担葬礼费的作用。

而疾病保险主要的功用为替代收入。在我们壮年时,如果发生重病暂时不能工作时,疾病保险的赔偿能支付生活开销和孩子的教育费。然而,晚年的老陈手上握有大量现金,可能这些都不在他的考量之内。

假设他买的是人寿定期保险(Term Insurance),如果满期还很久,是可以考虑提早结束的;但是,如果是终身寿险(Whole Life)或者投资连结保险(Investment Linked),它们都有储蓄成分。保客可以利用里面的现金价值来继续供人寿保险。

如果觉得断保可惜,又不想持续付保费,可以考虑这个选项。但要注意的是,从终身保险提款,是属于自动保费贷款,这是需支付利息的。而投资连结保单虽然没有自动保费贷款,但当从保单提款也会影响保单的持续率。

在做决定前,最好向保险公司确认,利用现金价值来持续供保费的保单可以大约维持多久。

医药卡

最近的医药费起价已经是拍板的事实,尤其是比较年长人士的保单。

即使是较为低廉的单一医药卡(Standalone Medical Card),因为年龄与住院风险提高,保费也水涨船高。很多年长者选择断保,毅然决定生病的话就到政府医院就医。

随着那么多人弃保,政府医院的病人一定会倍增,当遇到意外或者需要紧急治疗的病,政府医院未必有床位,所需的检测仪器也必然排长龙。我的一位亲戚曾经因为脚痛,得排队等两个星期后才能做特殊检测。最后,也只能自付到私立医院检查。

老陈有很多现金,所以他的选项也比较多:

1.放弃医药卡,自付私立医院费用,超过预算才转去政府医院

如果他不想要等待,这是做好的办法。一般紧急情况,政府医院不会拒收。而且因为私立医院医生的推荐信和做了检测的报告,政府医院的医生能更快做出判断和给出治疗方案。病人在治疗方面更有效率。

2.降低医药卡保额

与第一选项雷同。小病医药卡,大病转政府医院。降低医药卡保额,也能把保费降低,能大大减轻经济负担的当儿,又能持续享有私人医疗的设施。

3.选择高额共同支付功能

如果是想要持续拥有更好的医疗选项。当然是保持高额保障。老陈可以选择选择1万令吉以上的“共同支付”(Co-Insurance),需要入院时1万令吉由自己承担,1万以上由保险公司支付,这样的保费可以保持低廉很多。

年轻人可借鉴

老陈在年轻时懂得理财投资,所以在晚年时面对未来医疗选择有更多的选择。然而并不是所有人有做这样的准备,所以只能选择政府医院。

希望这篇案例可以让年轻的我们有个方向,在做退休规划时一定要把医疗保险费规划在内,提早做准备,可以让我们面对疾病和晚年时一样能保持尊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