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氛围损害创意经济/拿督刘明
上几个月我以马来西亚设计理事会成员的身分,出席和大马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部长的对话会议。
对话会议主题为“以设计为管理之本“(Govern by design),这是科学工艺及革新部为TN50立下的宏愿,要以设计为该部门的管理方向。
马来西亚设计理事会(MRM)是敦马时代设立的部门,是马来西亚工业标准局(SIRIM)属下的一个单位,二十年来像个被遗弃的孤儿,因为设计对很多部长尤其是政治人物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非常庆幸现任科学工艺部部长对设计和创意非常重视,还打算把马来西亚设计理事会提升至一个独立的部门,希望借此让马来西亚的设计和创意经济发扬光大。
在欧洲、日本甚至我们的邻近国家比如泰国和新加坡,设计和创意是无所不在的。
我们大家熟悉的台湾文创产业,其实是源自于1997年当时刚上任的英国首相东尼布莱尔对创意经济的政策。
创意经济源自英国
布莱尔在同一年,成立了创意经济行动小组(Creative Industry Task Force,CITF)专门负责推动创意经济。创意经济当时为英国提供140万个工作机会,并增加了高达600亿英镑(约3300亿令吉)的附加价值。
英国的成功经验,带动了世界各地的创意经济,其中包挂美国和中国,也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台湾变身为文创。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李查弗罗里达,2011年在他的著作里提出了创意经济的“3T”理论:Technology(科技)、Talent(人才)、Tolerance(宽容度)。前两项科技和人才,我国都还好,但是宽容度这块我就有所保留了。
我经常说创意或设计是不能设限的,可是,马来西亚日趋保守的氛围,对创意经济是非常不利的。
有一次我载着到访的台湾友人北上,他突然指着路边的广告看板很惊讶的对我说:你们化妆品广告里的模特儿为什么把头和脸都包起来?
我尴尬的说这是我们的国情。
友人说这样的广告有经济效应吗?
我无语以对。
无创意就原地踏步
我的办公室在蒲种,不远处有几座高架天桥,桥下U转处有几片空地。当初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我总在想市政府该如何美化它呢?
可是,我万万没想到他们竟然做了一个“天才”才想的到的解决方案,就是把碎石铺上,一了百了省了将来的维修费用,真让人看傻了眼!
看来雪州政府应该以科学、工艺与革新部为师,学习如何以设计为管理之本。
所以,为什么让人惊叹的创意产品,往往来自欧美而非亚洲国家,尤其是保守的回教世界,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下回当你为泰国的创意广告惊叹不已时,请想想,为什么人家能挥洒自如,我们却原地踏步?(不过,泰国十大创意人有一位来自大马,他的名字叫丁一)
大马设计理事会同仁叫我总结我对设计的想法,我说:
我不能肯定设计能否改变世界,但我非常笃定它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东盟—英国永续发展研会 助区域创意经济迈向未来

凯鲁费道斯携手嘉宾共同主持研讨会开幕仪式。左一起为陈义忠、夏萨默及莎拉蒂芬;右一起为阿都哈林、尤斯里及罗斯兰阿都拉曼。
(吉隆坡21日讯)东盟—英国创意经济永续发展框架研讨会为东盟文化与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助力区域创意经济迈向永续未来。
旅游、艺术及文化部副部长凯鲁费道斯表示,上述研讨会旨在制定框架,明确共同愿景与战略,以推动东盟创意经济蓬勃发展。
有望领航全球创意经济
他昨日在东盟—英国创意经济永续发展框架研讨会开幕致辞中强调,东盟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多元特色,在正确的政策引导与投资支持下,有望成为全球创意经济的领导者。
本次会议以“东盟创意经济:从理念到影响”为主题,汇聚逾百名东盟政策制定者、学者及业内专家,共同探讨文化、经济、环境及社会永续发展目标。会议成果——东盟创意经济永续发展框架,将提交东盟峰会审议,并有望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博士表示,该框架将推动跨部门协作,促进创意经济创新发展。
英国驻东盟大使莎拉蒂芬则强调,英国与东盟的合作不仅有助于创意产业成长,也将推动包容性增长与文化交流,为未来世代创造更多机遇。
出席嘉宾有旅游、艺术及文化部秘书长拿督罗斯兰阿都拉曼、副秘书长(文化)尤斯里、国际关系司(文化)副秘书杨健茵(译音)、东盟秘书处文化与信息司司长陈义忠、英国驻东盟最高专员莎拉蒂芬、英国文化协会印尼及东南亚地区总监夏萨默、TM One 总经理阿都哈林等。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