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报次季净亏收窄
(吉隆坡14日讯)马来前锋报(UTUSAN,5754,主板贸服股)截至6月杪次季,净亏收窄至1067万7000令吉或每股9.64仙,上财年同季净亏1625万8000令吉。
马来前锋报今日向交易所报备,营业额按年下跌7.32%,从5808万1000令吉,跌至5383万1000令吉。
合计首半年,净亏收窄至3351万9000令吉;营业额报9534万1000令吉,按年减少9.90%。
业绩失利归咎于广告收入减少,不过原料成本显著减少,有效缓冲营业额的跌势。
次季营业额,比首季的4150万令吉挣多1230万令吉,归因于出版、分销和广告业务,这也令当季税前亏损仅1070万2000令吉,低于首季的2280万令吉,以及去年同期的1566万令吉。
马来前锋报预测,今年我国的经济温和增长,鉴于印刷媒体公司持续面临挑战,董事部保持谨慎看待今年表现。
“我们的核心业务依然是印刷媒体,将积极寻求新业务支撑核心业务活动。”
该公司指出,正在探索产业和资讯工艺的新业务。
此外,马来前锋报也将继续实施成本合理化策略,以减轻收入下跌影响。
滞胀与衰退 美国经济双重威胁/奕帆丰顺

尽管美国在4月9日实施了为期90天的对等关税暂停措施,促使标普500指数大幅上涨了9.5%,但这一举措对美国整体的有效关税率几乎没有影响。
根据Budget Lab的最新估计,在“解放日”时美国的有效关税率为29%,在暂停关税之后仅小幅下降了1%至28%。
这一小幅下降的原因,在于美国继续执行对所有进口商品统一征收10%关税的政策,同时在中国实施反制措施后,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大幅上调,飙升至惊人的145%。
虽然关税税率可能会在谈判后有所缓和,但不太可能回到贸易战前的2至3%水平区间。相反,我们预计到今年年底,美国的有效税率将稳定在10%至20%之间。
首先,如果特朗普政府真的想让美国实现再工业化,并减少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逆差,那么就必须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关税,以促使贸易和投资格局发生变化。
其次,特朗普将关税视为资助减税和偿还国债的收入来源,即使这种做法的可行性仍存在疑问。
根据税务基金会(Tax Foundation)估计,考虑到消费模式和经济产出的变化,10%的通用关税将在2025年至2034年期间带来约1.7兆美元(约7.48兆令吉)的收入。
这与为2017年《减税与就业法案》(TCJA)中将于2025年底到期的多项条款的延期提供资金所需的4.1兆美元(约18兆令吉)相去甚远。
第三,虽然贸易谈判的目标是降低甚至取消关税,但贸易战往往会导致长期关税提高,正如2018年美中贸易战所展现的那样。
鉴于两国之间持续的紧张局势,我们预计即使双边贸易谈判结束,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仍将远高于10%的基准水平。
在关税持续高企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将面临怎样的后果?
通胀加剧风险升高
随着特朗普贸易政策影响的广泛显现,我们预计通胀将在5月开始回升。
再工业化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项代价高昂的任务。
鉴于美国的工资水平明显高于中国和越南等其他制造业中心,“美国制造”的产品自然比外国同类商品更昂贵。
与此同时,关税提高了当地生产所需的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成本,进一步推高了制造成本。这些额外的费用很可能会以价格上涨的形式转嫁给消费者。
此外,由于美国目前缺乏完全满足国内需求的能力,美国人将需要继续依赖进口商品,其中许多商品面临高额关税。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认为,“关税是一次性的价格调整,不会引发持续性通胀”。虽然理论上如此,但实际情况更为复杂。
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未来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公众近期在2021年和2022年经历的高通胀,均可能导致通胀预期失控,并推动实际通胀走高。
在经历多年高通胀之后,消费者和企业对通胀表现出更高的敏感度,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对任何潜在的通胀压力作出强烈反应。
通胀通常具有自我实现的特征——当人们预期物价会持续上涨时,他们往往会提前消费,这反过来又会推高实际物价。
劳动力成本上涨
与此同时,劳工也可能寻求更高工资来弥补购买力的损失,而企业也会提高价格,以抵消不断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最终导致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从而进一步推高通胀。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调查的初步结果显示,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由3月的5.0%飙升至4月的6.7%,创下198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五年期预期指标也由4.1%攀升至4.4%。这表明通胀预期有失控的风险。
GDP停滞甚至负值
毋庸置疑,物价上涨将导致消费减少。此外,近期美元走软可能会加剧这一问题。
在市场不确定时期,投资者往往会涌向美国国债等避险资产。然而,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和他对当前经济秩序的敌意,削弱了市场对美国资产的信心,导致国债收益率飙升、美元贬值。
美元疲软将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导致消费下降。由于消费支出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70%,消费下降将导致GDP萎缩。
那些希望通过降息来提振经济的投资者恐怕会失望。虽然市场目前预计2025年将降息3至4次,但我们认为只要长期通胀预期存在失控的风险,美联储就可能采取谨慎的观望态度。
衰退和滞胀几率大
总体来看,如果特朗普不大幅降低关税,我们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25年陷入衰退。我们也认为滞胀的可能性很高,原因在于关税将对美国经济造成供给冲击。
通常在衰退期间,消费者需求下降会导致价格回落。然而,在关税政策的影响下,企业面临着更高的生产成本和更低的利润率,这限制了它们降价的能力。
美联储面临挑战
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即使经济增长放缓,通胀率仍然居高不下。这一情况对美联储构成了重大挑战,因为这将复杂化其通常通过降息来刺激增长的政策路径。
盈利料跌但仍有亮点
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经营商品和制造业的公司将首当其冲地受到关税的影响。这将导致利润率下降、消费者需求下降,最终令盈利下降。
金融、通讯服务和资讯科技等非商品和服务导向型行业虽受影响较小,但也无法避免经济低迷方面的波及。随着企业缩减营销预算,Meta和Alphabet等数码广告公司的广告营收可能会减少。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预计科技行业在面对关税时表现出强劲韧性,并预计科技行业的盈利增长,将维持两位数的强势增长。
微软、Adobe、甲骨文和Salesforce等软件公司,基本上不受关税的影响,因为这些公司对实物商品或制造业的依赖程度很低。
即使在经济衰退抑制资讯科技支出的情况下,我们认为这对这些公司的影响也将相对有限,这得益于它们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和大量的订单积压。
微软等行业龙头企业尤其有能力应对这些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这得益于其强大的竞争优势和粘性极高的客户基础。
此外,尽管经济衰退或滞胀的情况可能会抑制终端市场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但我们认为云服务提供商将继续投资,以在人工智能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这些“超大规模”云服务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巨额资本支出,将进一步利好半导体行业。
虽然美国可能会对半导体征收关税,且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加剧,但我们预计最大的几家半导体企业,将凭借其领先地位和技术优势保持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