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印度经济困境阻“莫迪战略”/马来西亚安邦智库

莫迪治下的印度,政治作为以及人民党政权与长期执政的国大党有很大差异,并取得明显的进展,形成独具特色的“莫迪战略”。

当中国经济增速在持续下滑时,印度一度成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重要希望。



不过,经济发展不同于地缘政治,“莫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落实,远远不同于印度在地缘政治领域的成功,只靠政治韬略与外交技巧,并不能保证经济上成功。

事实上,近两年在全球贸易战的大背景下,印度经济遇到了比较严峻的系统挑战,曾经的新兴市场“优等生”光环正在褪色。

印度经济遭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经济明显减速

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表现抢眼,从2014年开始,印度经济增速就超过中国,维持着7至8%左右的经济增速。不过,印度经济在2019年开始显著下滑。



经济学家预测,截至2020年3月底的财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可能5%,这是印度经济放缓的第三年。

前三季的经济增长分别为5.8%、5.0%、4.5%,印度经济连续大跌至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让许多分析员大跌眼镜。

有分析员预期,印度经济在2021财年将反弹至6.2%,不过,印度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支出复苏的速度。

物价涨影响消费

印度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印度2019年12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涨幅远超预期,从11月的5.54%升至7.35%。12月份印度食品价格上涨14.12%,其中蔬菜价格上涨60.5%。

CPI涨幅远超彭博社调查的6.7%中值,是印度自2014年7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也是自2016年7月以来首次突破印度储备银行2至6%的目标区间上限。

“印度制造”落空

印度在5年前提出“印度制造”的口号,这是印度希望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参与全球化、发展印度制造业的大计。然而,“印度制造”计划似乎正在落空。

数据显示,印度的工业生产增长已跌至十年来最弱的水平。与此同时,与前一年的8.7%相比,本年度的印度建筑业增长也低于3.2%。

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人员强调,印度发展制造业还面临一个不利因素——在生产过剩的世界里,印度制造是一个后来者,将要面对比中国工业化之初更激烈的竞争。

在生产过剩的世界里,印度大量的年轻劳动力要素优势将被削弱。此外,从全球竞争来看,印度缺少发展制造业的传统和产业生态,其“拼凑式创新”难以打造有竞争力的印度制造。

债务问题严重

据国际货币基金(IMF)此前发布的年度经济年度报告表示,印度是新兴市场中债务最高的国家,2019财年印度一般政府债务已经激升至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8.1%,为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去年11月,穆迪评级将印度的信贷评估前景降至“负面”,理由包括影子银行危机恶化、经济长期放缓至公共债务不断上升等问题。

或动摇政治地位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在2019年曾经指出了两个关键点,一是“莫迪战略”的重点之一是为“印度制造”打开国际市场,这与“中国制造”过去的发展轨迹类似。

二是“莫迪战略”建立在对印度未来“全面乐观”的基础之上。

陈功强调,这是“莫迪战略”的一个重要特点和基础,但也是其重要的弱点。

如果印度的经济发展不能一帆风顺,经济增长出现令人意外的重大滑坡,“莫迪战略”的缺陷将会表露无遗,甚至动摇莫迪政府的政治地位。

印度经济遇到的困境,对于“莫迪战略”的实施将会造成困难。

这也显示,印度的经济增长及其探寻的印度模式,肯定存在结构性的问题。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email protected]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中印金砖会 传言马凯硕是说客

作者:丁果

印度总理莫迪清楚知道,在认知战盛行的世界,印度作为新崛起的强国,必须要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来印证。

有人说,新加坡的印裔资深外交家马凯硕是说服莫迪改变反华立场、让印度融入中国经济体系并在全球供应链上分到大蛋糕的关键游说人。

那么,同样是这个马凯硕,也给莫迪建议,在美国、法国以及俄罗斯都没有异议的情况之下,中国可能是印度外交成功的最大关键。

因此,改善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可能让莫迪名利双收,更何况,这次喀山市金砖会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顶着美国和欧盟、以色列、乌克兰的强烈反弹来参与,充当国际公关,也是莫迪意外参加峰会的重要原因。

莫迪在厦门高峰会和2019年10月习近平回访印度后,就追随美国对华政策,藉着印太战略,提升印度的大国地位,并在高科技和包括导弹在内的军事技术上,获得美国的优待,他出席美日澳印四方会议机制,对中国的敌视已十分明显,印度也制裁TikTok、小米、比亚迪等中企,加大对中国投资审查,甚至几乎禁止对中国公民发放签证。

但是,面对美国遏制中国愈发激烈,产能过剩导致经济衰退,以及邻国纷争在美国挑唆下愈发严峻,台海形势紧张,中国自然要利用金砖国家组织推动南方与北方的抗衡,甚至推动跨境贸易的非美元化进程,打破印太战略构成的围堵中国态势,缓和周边形势,专注经济发展,提升自身实力。

中国递和解橄榄枝

为此,中国必须向印度递出和解的橄榄枝。

虽然坊间质疑莫迪的两面三刀,但北京认为,顺应印度需求,将中国供应链与印度崛起挂钩融合,虽然助力印度加快发展步伐,增加在全球和区域对中国的潜在竞争压力,但至少在目前的5到10年内,可以有效化解美国利用印度对付中国的战略压力,缓和西方制裁对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的打击,有助于中国在和平的环境中恢复经济增长的速度,借得更多时间和空间改善中国经济内循环。

同时,也在全球和区域大国博弈中,摸索一种良性竞争以及双赢的模式。

可以这样说,中印边境冲突的软着陆背后,是新德里和北京通过“软实力”过招,在下一盘影响世界大国博弈格局的大棋,影响和意义十分深远。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