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威建筑第三季净利增11%
(吉隆坡20日讯)建筑业务报捷,双威建筑(SUNCON,5263,主板建筑股)2017财年第三季,净利按年增长11%。
该公司向交易所报备,净利从去年同期3113万5000令吉,或每股2.41仙,提高至3458万6000令吉,或每股2.68仙。
该季营业额也从去年的3亿8105万4000令吉,年升29%至4亿9136万令吉。
双威建筑在财报中指出,由于建筑业务贡献提高,抵消了来自预制业务按年减少的影响;整体赚幅按年萎缩,也是归咎于预制业务收入减少。
在建筑业务,营业额按年增57%至4亿7170万令吉,税前盈利年升46%至4070万令吉,归功于捷运第一路线(MRT1)工程配套V201,和布城“Parcel F”项目进展顺利。不过,该业务赚幅却从的9.3%,下跌至今年的8.6%。
而预制业务营业额年跌76%至1960万令吉,税前净利暴挫81%至240万令吉;赚幅12.2%,比去年同期15.7%低。
首九月净利破亿
累计首九个月,该公司净利报1亿600万8000令吉或每股8.2仙,年升16%;营业额录得13亿2812万3000令吉,年增7.5%。
展望未来,董事经理钟树强在文告中指,有信心在基建项目发展扶持下,能够持续交出亮眼业绩。
【2025福布斯大马富豪榜】直接建设或卖地获利 国内富豪逐鹿数据中心市场

(吉隆坡16日讯)在大马迎来数据中心发展热潮的同时,福布斯称,郭鹤年等部分国内富豪也在伺机搭上这股东风,无论是直接建设数据中心,或是通过卖地予数据中心项目来获利。
根据福布斯,原有核心业务与数据中心无关的郭鹤年,通过资助一家名为K2 Strategic的数据中心建筑商,涉足数据中心市场,而K2 Strategic的掌舵人,正是郭老在新加坡的孙子郭孟伟(音译)。
“K2 Strategic正快速扩展,该公司计划将位于大马的数据中心产能扩大4倍,至240兆瓦(MW)。”
依照早前的媒体报道,K2 Strategic于去年10月时,在柔佛士年纳科技园投资开发一项60兆瓦的数据中心项目。
福布斯还点名,杨肃斌兄弟可能是国内最早嗅到数据中心商机的知名富豪,早在2023年12月就与世界领先人工智能(AI)芯片生产商——英伟达(Nvidia)搭上线,计划合作在柔佛开发共500兆瓦的数据中心园区。
其他国内建筑公司也不落于人后,谢富年通过旗下双威建筑(SUNCON,5263,主板建筑股),至今已接获近10亿令吉的数据中心相关工程合约,包括来自郭氏家族K2 Strategic的合约。
福布斯同时指出,部分产业发展商通过卖地来获益,如吉星机构(CRESNDO,6718,主板产业股)从2023年起,通过卖地予微软(Microsoft)等公司来发展数据中心,从中获得1.37亿美元(约6亿令吉)的收入。
“微软已宣布会拨出22亿美元(约97亿令吉),在大马发展数据中心。”
绿盛世(ECOWLD,8206,主板产业股)也是通过卖地来搭上数据中心热潮的发展商之一,包括微软的逾1.5亿美元(约6.6亿令吉)土地交易,该公司至今从数据中心售地活动一共进账逾1.8亿美元(约7.9亿令吉)。
此外,丽阳机构(TROP,5401,主板产业股)也在数据中心相关售地交易中,斩获逾1.4亿美元(约6.2亿令吉)的收入。
丽阳机构创办人丹斯里陈志成、吉星机构主席兼董事经理魏松林及家族,以及绿盛世幕后推手之一拿督梁国华,分别在今年的福布斯大马富豪榜中排在第35、36与49名,身家为6.5亿美元(约28.7亿令吉)、6.3亿美元(约27.8亿令吉)和3.4亿美元(约15亿令吉)。
马银行在新加坡的一名分析员,胡赛尼向福布斯指出,数据中心在大马市场的需求看来相当强劲。
“企业数据逐渐转移到云端,以及AI应用的发展,是推动数据中心需求的关键动力。”
福布斯引用马银行的推测,指大马将从现在至2028年间,建造超过2吉瓦(GW)的数据中心设施。
尽管阿里巴巴联合创办人蔡崇信近期在香港发出警告,至数据中心发展热潮可能出现泡沫,但胡赛尼指出,市场上仍有继续开发数据中心的空间,因为需求仍未抵达顶峰。
“况且,限制数据中心继续扩张的常见挑战,如土地、电力和水源,在大马仍不存在,毕竟本国仍有大量的土地,以及足够的电力及水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