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外需止血官伤乍现/杨名万

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案下周五将提呈国会。

正当专家们都在众说纷纭,指这个几乎已公认为大选前的预算案,恐怕不会像早前预料般派糖果,而且可能会是个艰辛的预算案时,统计局这两个礼拜公布的财经数据,却令人精神一振,情况似乎没有想像中那么糟。



最令人欣慰的是上周末前夕公布的8月出口数字,不但比7月的萎缩5.3%强,也没有如预料般的负2.3%,而是摆脱负数,恢复至正数增长1.5%。

实质回弹双位数

此次的正数增长意义非凡,它和6月增长3.4%及2月增长6.7%不一样,而是在没有汇率差距掩护下取得的实质增长。

去年8月起,令吉汇率跌穿每美元兑4令吉关键水平后,我国出口就受到汇率差距掩护。

虽然以美元计算的实质出口其实一直都下跌,而且跌幅甚至高达双位数,在汇差掩护下,今年出口却只在1月、5月和7月萎缩,而且仅7月的负5.3%比较显著,2月仅适度萎缩2.8%,5月为横摆式负0.8%,其余月都呈增长状态。



但是,没了汇差掩护,以实际的美元汇率计算,所有这些月出口都萎缩,而且大部分都是双位数萎缩。

如果包括去年8月前的差劣表现,我国实质出口其实早于2014年11月起,就已经连续21个月萎缩,刚公布的8月微幅增长是首次止血回弹。

表面看来,这只是1.5%增长,和7月负5.3%比较,似乎也只不过回弹6.8%。

其实不然。今年7月令吉平均汇率为每美元兑4.02令吉,而去年7月平均汇率则为每美元兑3.80令吉,汇率转弱差距高达约5.8%,这意味着7月实质出口萎缩不只是5.1%,而是经过汇差调整后的10.9%双位数。

反之,今年8月平均汇率每美元兑4.03令吉,去年8月则为每美元兑约4.06,汇率差距转了过来,令吉增强约0.74%,这么一算,实质增长反而应该是2.2%,再加上7月实质萎缩为10.9%,8月出口其实回弹13%。

这双位数反弹,对于过去差一点就连续两年24个月萎缩的外需表现,意义非凡。

出口导向工业好转

本周刚公布的8月工业生产指数,尤其是辖下制造业生产指数,也反映出这变化。8月工业生产指数上升4.9%,比7月4.1%强,而制造业则增长4.6%,同样比7月3.3%强。

若再往上比,则会比6月的分别上升5.3%和4.7%为缓慢,这是从全面角度,包括国内需求综合计算。如果只专注在出口导向制造业,则可发现外需明显止血。

大马最主要的出口导向工业,电子电器(双电)制造业8月增长7.9%,差不多是7月4.1%的一倍,同时也比今年首季5.9%加速三成,纺织、衣服、皮革和鞋袜制造业也从7月增长6%,加速至8.4%,同样比首季7.6%强。

石油化工与化工产品也从4.7%加速近倍至8.9%,而且比首季3.7%更是加速至接近一倍半。家具业则锦上添花,7月增长12%,8月加速至13.4%,比今年首季10.4%强多了。

虽然如此,业者仍投诉,政府的外劳政策导致劳力短缺,许多订单都不敢接,现有一些订单已经因为劳力不足,无法在规定时限交货,影响以后的业务经营。

消费税收入锐跌

政府缺乏长期稳定的外劳政策,这是劳力密集出口导向工业的致命伤,直接打击国家经济增长,对于已受到国际原油价格低落影响的政府常年岁收,更加不利。

今年上半年联邦政府总收入估计达到963亿,比去年同时期的1068亿,下跌9.8%,并跌落千亿令吉水平,其中直接税收从去年同时期548亿,下跌8%至503亿,间接税收虽然从去年上半年242亿微增至261亿,但是这数字不能反映事实,因为去年首季没有消费税。

如果根据今年次季和去年同期比较,间接税收从147亿锐减19.7%至约118亿。

消费税收入于去年次季开始时达到约76亿,逐步攀升至去年末季的约105亿后,又逐步往下跌至今年次季的约71亿,从最高坠落至最低,跌幅高达逾32%。

经济低迷、税收锐减,官方岁收开始溢血,伤痕乍现,反映了下周五提呈的明年度财政预算案窘境,政府要在大选前派糖果,真的要三思而后行啊!

反应

 

名家专栏

国库须增间接税收入/白文春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公司税和个人所得税预计将在2025年占政府总收入的44%。

如果将石油所得税也计算在内,所得税占收入的比重将上升至50%。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然而,展望未来,所得税对政府收入的贡献可能会面临限制。这是因为,企业和前20%高收入群体的纳税人,可能会因未来政府不断征收更多税务,而不愿意在国内进行更多投资。

与美竞争

目前,马来西亚不仅需要与发展中国家竞争私人投资,还需要与发达经济体竞争。举个例子,甚至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在加大吸引私人投资的力度。

因此,美国已经计划将公司税税率从21%进一步降至15%。这是因为,第二次当选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曾提议降低公司税,以鼓励公司在美国本土生产产品。我相信他应会兑现这一承诺。

回顾特朗普首次当选美国总统时,他于2018年将美国公司税从35%大幅度降至21%。

尽管布鲁金斯学会在2018年的分析表明,减税只会暂时刺激美国经济,但同时也会加剧美国财政赤字。同样的,国际货币基金的研究显示,税收减免后,美国的投资目标未达到预期,并将其归因于企业对减税政策的敏感度较低,因为它们具有更大的市场控制力。

我认为,一些企业仍然认为在美国营运成本过高,所以难以被吸引。

然而在我看来,美国总统仍会推进这减税计划,我认为,这15% 公司税税率是一个很吸引人的水平,加上特朗普的关税措施,投资者是否会对投资美国产生重大改观,仍是难以预料。

直接税贡献比例高

若包括印花税和预扣税在内,直接税预计将贡献2025年大马政府总收入的56%, 相当可观。

另一方面,间接税预计将在2025年对政府总收入贡献约21%。在2016至2017年期间,当大马实施消费税(GST)时,间接税的比重曾提升至28%高水平。

预计间接税的主要来源将是销售与服务税(SST),约占政府2025年总收入的14%。如果消费税持续实施到今天,我估计它将在2025年对政府总收入贡献约20%,远高于销售与服务税。这是因为消费税是一种更广泛和依据消费活动作为基础的税收制度,而私人消费更占大马经济的高达60%。

然而,为了收取更多的销售与服务税,政府在2025年预算案中宣布,将扩大销售与服务税的征收范围,涵盖非必需品,如进口高档商品(如三文鱼和牛油果)。

变相消费税

扩大的销售与服务税将从明年5月1日起实施。对于基本食品项目,销售税豁免将继续保留。

此外,销售与服务税也将扩展至包括此前免税的企业对企业间(B2B)的交易服务。我想很有可能有一天扩大的销售与服务税,最终将会演变成和之前的消费税的性质一样,只是名字有所不同。

回顾今年3月,政府将服务税税率从6%提高至8%,涉及多个行业。然而政府把餐饮、电信、停车和物流等服务行业的服务税维持在6%。

这一次的服务税率增加促使2024年上半年销售与服务税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8%,效果显而易见。

其他间接税包括出口与进口关税以及国产税,约占政府总收入的6%。

非税收收入难持续

与此同时,政府的非税收收入预计将在2025年贡献其总收入的约22%。

在这一类收入中,最大的一部分是来自于投资收入,预计将在2025年对政府总收入贡献约14%。这些投资收入包括来自国家石油公司、国家银行、公务员退休基金(KWAP)和国库控股的股息。这些政府关连机构主要是帮助政府管理其投资资产。

国油收入前景成疑

其中预计国油将在2025年再向政府支付320亿令吉的股息,成为所有政府机构中最大的贡献者。但往后会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尚不清楚国油与砂拉越石油公司之间的谈判最终将会如何演变。

其他政府的非税收收入,包括各种准证和执照费用,以及石油特许权使用费。

如果将与石油相关的收入合并计算,预计它将在2025年贡献政府总收入的约18%,略低于2024年估计的20%。

尽管有所下降,石油相关的收入仍然占政府总收入的相当大一部分,这显示马来西亚是一个幸运的国家,拥有石油储备。在我看来,若没有石油相关收入,政府的财政状况以及大马经济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然而,我们不应掉以轻心,因为大马的石油储备正在逐年减少,会有用完的一天。因此我认为,政府必须采取永续的战略,扩大间接税收入,为未来当石油储备用尽时做好准备。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