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大马优品助中小企拓中国/符策勤

甲:老板,2019年的心愿是什么?

乙:恭喜发财,新年进步!



甲:那么……你是否还像往年一样,带很多样品到国外参展,赚点飞机票钱?

乙:那当然,我是精明生意人,划算嘛。

甲:你会在展会上等久久,看看兔子会出来吗?

乙:会,我们就是喜欢守株待兔,这很安全,钱生钱,钱赚钱,不出钱又赚钱,稳稳吃米粉,更聪明,不可以吗?

甲:猪年都没有进步咯!



乙,开始有点那个那个生气了……

2019年1月4日,一开年,有个有趣的活动,主题为“大马优品——一铺两市三千店”。

当局牛刀小试,出席者有三十位,一个小时的分享会,最后竞然有六成的人报名参加这个以“新零售O2O,激活世界竞争力”理念,香港开店的出口国货年度战略经贸活动。

这项活动的背景为“大马优品”全新标杆式爱国货活动,目的是要帮助超过90万间的大马中小企,通过香港零售店,开拓中国13亿人口的市场。

“大马优品,一铺两市三千店”的活动也得到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机构(MATRADE)的认可及支持。

做为大马板材料多年的出口商,在我这些年的观察,目前,大马中小企普遍上在国际市场的实况是:“盲目参展”、“产品没有卖点”、“没有销售渠道”、“理论多,没有行动”、“没有产能”等。

其实,我们不缺国际性参展机会及平台,有时还有国家津贴,主办方提供的免租费展位。

如此这般的算算,参展者以再带多一点点,不要一点点的样品到展会大力的卖,什么本都回来了。

切入港中市场

这就是大马企业参展的心态,光是忙着卖样品,也是错误的出口营销模式!

一句撬开清晰思路的美句“一铺两市三千店”,道出了香港中西药房零售链成为进入香港区及庞大中国市场门户的契机。

“大马优品”提供大马产品切入香港/中国市场的空前方案有:“现有市场”、“容易切入”、“全方位 + 最后一里路的销售物流渠道”、“新零售O2O线上线下平台销售”、“促销员推广”、“三个月见市场接受度真章”、“开发费低”等等。

大马优品,一铺两市三千店”的活动也得到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机构(MATRADE)的认可及支持。

中国客最爱港中西药房

名为药房,实为卖日常用品的香港中西药房,是中国自由行游客最爱购正品,优品货的据点就是你的新客源!

事实上,香港拥有超过4500 间的中西药房。

中国跨境旅客及商户的官方资料有:

●2017年——4000万访客——消费额1298亿港元*

●2020年——8000万访客——消费额4374亿港元**

资料来源:*香港旅游协会。

               **《华尔街日报》

“大马优品”产品策略,包含了食品/零食、纪念品、土产、护肤和美容产品等。

在这计划下,到了2021年,计划出口总额到香港/中国市场,价值大约10亿令吉,1000种种类产品及无限的大马品牌价值扩张力。

在本月17日,星期四,早上11时30分,于香港北角,大马贸易及工业部部长(MITI),拿督雷京将主持推介“大马优品”国货出口活动。

另外,在本月23日,星期三,下午2点,于吉隆坡MATRADE招商说明会,免费入场,请大家踊跃出席,为国争光!

反应

 

言论

中国社会的“戾气”想象/黄贤鸿

中国广东省珠海市体育中心11月11日晚间发生越野车撞人事件。在案件信息仍处于不甚明朗的处境下,中国民众普遍一直对这件事进行各种揣测、表达看法。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在中国网络上,重点在官方的“离婚与财产分配”问题,紧贴各种肇事者私人生活进行揣摩;一些人则拍手叫好,因受害者中不少是因时常做出扰民举动而被贬称的中老年休闲活动团体“暴走团”,觉得他们被撞是活该;一些侧重在今年下半年来多起类似此案的犯者生活背景称,中国历来司法不彰,又碰经济下行,“随机伤人”、“报复社会”等暴力事件只会增多,呼吁健全社会保障与司法机制。不同的意识形态与立场,有不同的关注点。

但几乎没有例外的是,所有人都说:中国这几年来,戾气很重。

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无比关心这起事件,但中国政府早期却是忌惮无比。我们盘点事后中国政府做了什么。

压制媒体操控舆论

即时压制媒体,尤其是非中国的外国媒体报道,直到习近平发话后才不压制;事后两天内不断删除民间社会就相关事件讨论的网络信息,尤其是剑指社会戾气、正义不彰或经济下行的内容;外交部对各国媒体就此案提问进行马马虎虎、牛头不对马嘴的回应;似乎有意的舆论操控手段,比如微博热搜本应存在此事的网络标签,却疑似被撤下,或被其他非社会议题的热点标签掩盖;官媒报纸几乎不见此事的深度追踪报道;有公安单位把前往事发地悼念者的鲜花没收……

中国公安尚未就珠海一案,包括此前的类似案例,公布完整调查结果,但全世界与中国社会有利益或关系牵扯者,多少皆因此案的严重性产生恐惧感。比如,日本驻中使馆担心再度发生深圳日本人学校随机伤人案那般的案件,因此提醒在中日本人勿在当地“引人注目”,避免因日本人身分惹来杀意。

我认为多数舆论对此事中肇事者的想象似乎过于狭隘。尚未有任何可靠调查结果前,我们仍可以假设,肇事者经济能力正常、此案并非随机伤害、对肇事者财产的司法审判并无不公……等等,而非主流,包括中国政府所设想,此案的发生,综合来说是中国经济下行背景下的产物。

我们应该从此案的社会舆论注意到的是,无论什么身分与立场,驻地中国者感受到的中国社会,已不再是中国政府宣传那般“小康富裕”、“是世界上最安全、稳定的国家”,而是充满戾气、随时都要提防外人的社会——这不是外交部的一句“此次事件没有外国人伤亡”就可以应付的。

珠海撞人案敲警钟

这次案件是一个警钟:敲醒中国政府“只要没人说,就没发生过”的信息审查技术,恐怕没有办法应付公众的不安,甚至可能会加剧之。而顾虑“不报道就不会引起模仿效应”的想法,我只能说这是天真——假若此案真是“报复社会”的“恶性事件”,本就怀有报复社会意识者,不需要此案的新闻报道来激发他的犯罪心理。一个可犯罪的环境和条件,再加上不可预测的心理状态,就足以促使一人突然想报复社会。哪怕中国政府不愿使用“无差别伤人/随机伤人”一词,此类案件的发生,就是不可预测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