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姚长禄 15载竭诚服务
凝聚力量 共建家园

姚长禄在文良港用心服务,15年如一日。

每个时期在每个地方,都可能出现一号人物,因为他的积极付出、影响深远,而具备了代表性。正如过去这15年来,只要关于文良港,尤其是旺莎玛珠的新闻报道,都会看到“姚长禄”这姓名形影相随。

拿督姚长禄是马华联邦直辖区州联委会主席,也是旺莎玛珠区会主席。从2002年至今一直活跃于旺莎玛珠选区,乃至整个文良港,无论是否担任国会议员都始终如一,因此谈起这个地方的大小事情都如数家珍。



他细说从头:“文良港的前身是园丘与矿场,约35年前转型,逐渐变成现代化城镇。尤其在北端原是军营的地段,自从让出来建立拉曼学院以后,改变了整个文良港的生态。”

自此,文良港一直蜕变,先是成为居住功能为主的花园区,后来因商业活动增加而转型为郊区市镇,而今天诸如Setapak Central、Wangsa Walk等时尚购物广场的四处涌现,宣告文良港化身繁荣城镇,散发无限的活力。

这个人口稠密的地区住着约60万人,占雪隆区人口很大比例。他重申,文良港这30年的持续进步发展,需归功于几个长期集焦此处的发展商,譬如早期的金满成功集团,以及最近的怡克伟士集团(EKOVEST)。

拉曼生安家立业

回溯文良港的近代发展史,特别是房地产项目的蓬勃,便会发现优大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优大的学生一直是该区房地产的推动力,他们求学时期在旺莎玛珠一带租房子,毕业后留在这里工作居住,当中几乎90%都落地生根、生儿育女,房地产市场因为他们的存在而需求不断。

这间由马华公会于1969年创办的院校,旨在提供华裔子弟更多教育机会,目前在全国有约2万7000名学生,其中95%为华人。它至今已累积逾18万名毕业生,可谓大马华人教育的重镇。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优大不仅是华裔子弟的升学首选,更凭会计科的卓越教学水平吸引许多学生选读。据非正式统计,目前国内的会计专业人员中,约66%毕业自优大。

姚长禄强调:“优大的学费,比市场上其他盈利为主的教育机构便宜30%左右,足见这间学校把培育华裔子弟、扶助贫困人民作为首要考量,盈利居次。”

目前优大积极招收外国学生,将来学生总人数可达到3万人,可预见文良港尚有发展空间。

魏家祥(左六)在陈泽却(左三起)、叶国煌、林景清、姚长禄和林得丁陪同下,为爱国手印壁画主持“启画”仪式。

刻骨铭心万人宴

姚长禄服务文良港15年,政经文教事事关心。在他所经手过数以千计的事件中,有哪一件事最刻骨铭心的吗?

他不假思索地详细回应:“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感动及骄傲的事情,是于2012年5月27日,为旺莎玛珠华小举行的筹款晚宴。”

这场题为“万众一心献华教”的盛会起初设1000桌,后席位供不应求决定增50桌,最终在晚宴当天共摆1060桌,筹得600万令吉建校基金,为整个建校运动扎下基础。

能获如此热烈反应,主要因为旺莎玛珠华小是隆市在过去20多年来首间新建的华小,故它并非只是文良港人的运动,更是华社大事,成功号召吉隆坡华社总动员。

同时,文良港原有的4间华小都无私地上台表演节目。这万众一心、不分彼此的场面,突显出华人的团结力量。

姚长禄形容这场晚宴堪称“吉隆坡开埠以来其中一场最轰动的华教盛事”,而他身为建校委员会主席兼董事长,心情比任何人都更澎湃激昂。

旺莎玛珠华小于2015年开课,和该区另4间原有的华小一起满足文良港居民的华文学习需求。另外,这里唯一的一间华文国民型中学–中华华中,亦茁壮成长,学生人数达到2500人。

文化遗产待发掘

询及文良港面对的挑战,姚长禄遗憾地道,文良港的人口比例和整个吉隆坡的人口相似,华人和马来人各占40多巴仙,剩余的是其他种族,但却没有反映在政府的决策单位中。

他透露:“很多年前,吉隆坡市政局还有4名华人高官(pengarah),但今时今日,全局里有30名高官,当中却连1个华人都没有。我们需要更多华人进入管理体系中,才能在地方的发展过程中表达华社的意见。”

另一方面,姚长禄也感慨文良港缺少人文气息,在物质发展迅速的当儿,更急需精神建设来平衡人们的心灵,而马华公会在这方面不遗余力,例如曾经在文良港举办过5000人的大型中秋晚会。

姚长禄指出,文良港有很多历史价值丰富的文化遗产,譬如大马华社先贤伟人——李光前和陆佑都发迹于文良港,著名已故艺人比南利拍电影的摄影棚也在这里,他们留下的故事和遗迹都未被善加利用。

原来,姚长禄本身也是陆佑教育基金的信托人之一,这个基金会每年派发奖助学金,40多年来已捐献约200万令吉。

“我建议有心人士集资合力建一间文物馆,让更多人了解文良港的前世今生,以及本区先贤在建国过程中的贡献。”

手印壁画贺国庆

展望未来,姚长禄认为由怡克伟士推出的吉隆坡河畔城市将成为文良港接下来5至10年的发展中心点,这个由国家推动、属于“生命之河”计划的重点项目,将引领文良港迈向现代化城市的地位。

姚长禄点出文良港目前还是以居住和商业为主,接下来可开拓其作为旅游区的潜能,他也充作先锋,目前正倡议并主导着一个促进文良港旅游业的方案,就是把云顶吉冷路旁一座800公尺长的墙壁画上壁画。

“优大艺术系约200名师生负责描绘壁画,我们将于8月份再召集约6万人登记,通过一起‘盖掌印’的方式为壁画填色,作为马来西亚独立60周年的庆典之一,也为文良港增添美丽风景。”

老椰脚话当年
投身大众 共谋发展社会贤达 奉献一己为大众!

是乡情的牵引?或是理想的驱使?答案并不重要。事实是许多文良港人热爱这片土地,看着周遭的沧海桑田、山河变化,仍坚持付出一生,投入社区的发展。

李成才

李成才(南益华小董事会永久荣誉董事长,校友会永久名誉会长)
热心华教公益

我于1965年毕业于南大化工系,1966年就有幸加入南益树胶厂任职,协助当时总经理李文生进行树胶生产技术研究。我们的工作相当重要,除了有和大马树胶研究院合作项目之外,也把研究成果用于提升南益在新马泰各国工厂的技术。

我于1969年南益华小校友会成立第一年就加入理事会,难得一众同仁热心公益,于1970年成立华乐团,1972年创办“光前杯篮球赛”,紧接着于1973年又成立非盈利机构–南益幼儿院,发挥的功能已超越校友会,为华社文教事业贡献良多。

林亚财

林亚财(龙显堂主席,旺莎玛珠华小董事,商界名人)
小镇发展迅速

我出生在文良港鹅唛,10多岁的时候,就读中华小学,当时中华小学是一间锌板屋,而中学就是亚答屋。我每天走路去学校,从我家到学校需要步行一公里多,而整段路程中所看到的车子不会超过20辆,可想像当时有车的人非常稀少。

从以前到现在,我体会到的最大变化是车辆的数目,从以前的每小时不到20辆车经过,到现在变成几乎每天每个小时都在塞车。虽然如此,这也表示文良港已经重新发展起来,尤其近10年来的发展更是迅速。

林耀仁

林耀仁(吉隆坡中华校友会主席,陈洛汉音乐基金会顾问)
历经英殖民期

文良港是个充满传奇人物的地方,除了耳熟能详的李光前和刘蝶之外,还有以经营饼干厂闻名的黄重吉,他同时也是于1919年创办中华小学的人之一,亦是独立前华侨重要领袖。

以前这里聚集几个新村,当然也流传不少共产党、国民党和英军之间的战斗故事,我求学时就经历过学校里董事部多属国民党,教师多属共产党的年代,这些都值得历史学家整理成册。

王佑贵

王佑贵(热水湖新村发展协调委员会顾问,前村长)

老木屋渐消失

热水湖新村建于1948年,直到80年代因为城市化发展,传统的木屋和长屋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建筑。无论如何,这里仍然存在约400多间的新村木屋,其居民有待搬迁去政府兴建的人民组屋。

我担任村长10多年至2015年,因年届65岁退休,但我热爱这份工作,所以在村委的同意下用顾问的身份继续服务。热水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热水湖旧熟食中心拆除后,面对重重困难耗费12年才重建成现代化小贩中心,但后续的管理工作还有待跟进。

陈泽却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摆在首位。

拉曼大学学院

育才惠民

拉曼大学学院(优大)不仅是一间校名,也是一个意涵丰富的词汇,可供多角度解读。它是华裔大专教育的先锋,是贫困子弟的升学管道,是孕育卓越英才的温床,还有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点:它是文良港地区发展的推动力。

优大为我国孕育了许多英才。

于1976年迁进文良港时,该校只有376名学生,时至今日文良港校园已增至2万2000人。究竟2万2000人是什么概念?优大校长拿督阵泽却博士做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译。

“这2万2000名学生,只有2000人能住在校园内的宿舍,其余2万人唯有在外租房。瞄准优大学生而建的PV公寓,每期只提供约1000个单位,竣工永远追不上人数增长;而且每届都有许多毕业生决定留在这里居住,人数远远超过2万人。”

慈善活动惠及社区

陈泽却表示,很多人把焦点放在优大生对文良港房地产发展的贡献,这看法并不全面,事实上他们衣食住行的消费足以推动整体经济,影响力也遍及政经文教,并扩散各地。据估计,目前吉隆坡约有8万名优大校友,新加坡也有约3万5000名。

他特别强调,优大生每年都会联合商家及非政府组织举办慈善活动,通常可筹获约10万令吉,捐助文良港各弱势团体。另一方面,校方每年都会派出约20个下乡服务团,到全国的落后乡村进行社区服务。

“一间大学存在,就要惠及它坐落的社区,这是我的办学理念。很欣慰经过长期的社区慈善活动,文良港居民对优大学生都抱持良好印象,不仅经常携手促成活动的圆满,平日在生活上也互相照顾、相处愉快。”

优大的历史走廊,述说其对大马社会的重要意义。

学术赛常胜军

教育方面,校方支持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甚至100%资助他们到校外参加比赛的经费,结果就是学生的收获丰硕、赢奖无数,不久前优大合唱团才在澳门捧回一个世界文艺歌曲大赛冠军。在国内,优大也是数项学术比赛的常胜军。

他说:“优大对教员的资助也毫不保留,有别于一般大学要求教员发表论文以争取世界排名,优大更鼓励教员参加进修工作坊,以更新本身的知识与教学技巧,因为这才是真正对学生有助益的行动。”

陈泽却透露,鉴于国内学生已趋饱和,接下来的计划是开始招收外国学生。他笑言:“中国、尼日利亚等几个国家的教育机构,都看中优大会计、电脑及测量师科系的优越水平,主动献议要派学生过来,学生来源不是问题。”

相关新闻:

浴火的凤凰 文良港述说从头

完整规划·永续发展 打造世界级先进城镇

反应

 

要闻

大马日参与Duke拉曼竞跑 4000人奔向团结未来

(吉隆坡16日讯)配合马来西亚日,2023年第7届Duke拉曼竞跑吸引逾4000名学生、校友和公众参与,一起奔向团结和谐的未来。

竞跑由拉曼理工大学举办,在吉隆坡斯迪亚旺沙-班底高速大道(SPE)部分路段进行,该路段于清晨6时至早上10时关闭,以确保参与者的安全。

拉曼大学学院董事会主席丹斯里廖中莱、怡克伟士董事经理丹斯里林景清、拉曼理工大学董事会成员兼校友理事会主席丹斯里陈广才、拉曼理工大学校友总会名誉顾问拿督叶国煌、拿督曾华健、拉曼理工大学校长李仕伟教授、副校长石家裕博士和拿督阿末法依沙、活动筹委会主席兼拉曼理工大学校友总会主席陈国浩参与了鸣笛仪式。

来自霹雳、柔佛和彭亨分校的参与者,今日齐聚拉曼理工大学吉隆坡总校竞跑,而槟城和沙巴分校则另外择日举办。

与往年不同的是,本届拉曼竞跑设为7公里欢乐跑,不涵盖竞赛成分,参与者可边跑边欣赏沿途风景,全程约1小时半。

自2015年以来,拉曼竞跑活动已筹集了30万令吉,并全款汇入拉曼教育基金,以奖学金的方式,惠及有需要的学生。

廖中莱:推广大马精神

拉曼大学学院董事会主席丹斯里廖中莱说,看到校友会积极促进全民团结,推广马来西亚精神,他感到很自豪。

“我们是一个大家庭,类似活动将发挥重要作用,能够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

陈国浩:盼成希望灯塔

活动筹委会主席兼拉曼理工大学校友总会主席陈国浩表示,希望竞跑活动能够成为希望的灯塔。

“这些年来,我们见证团结对社会产生的变革性影响。通过尊重和拥抱多样性,建立更加牢固的关系。”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