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平等规划教育提升生产力

大马经济转型中与安邦智库(系列)

生产力是决定一个组织、公司、社会甚至国家的生活水准的最关键因素。



生产力高,显示人民收入增加,购买力改善,内需随着增强,整体社会经济因而提升;生产力低,显示没有善用时间与能力,导致产量降低,成本变高,营收减少,无法创造更大的利润、降低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

在更大的层面,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深受生产力而影响。

170501x3001_noresize

自欧美的工业革命期,到近代亚洲新兴经济体崛起,过程中都可以证明,较高的生产力将逐渐改变一个经济体的生活水准与经济。

虽然近年有关贫富悬殊的隐忧广受注视,但是,工人或社会在职人士的生产力,是最快能够实际提升个人收入的做法。



收入,是普遍用以衡量某个劳动力的生产能力的方式。一般上,我们以每小时的产出量来计算生产力。低收入一般被视为等同于低产能。

人道上来说,只要提供这些低产能单位相关工具、原料或提供他们贷款,让他们拥有物资,即有机会给他们带来发展。

但是在竞争力、长远发展、经济增长来看,要提升收入水平,则需要从开发人力资本的智慧,即教育程度、技术能力、相关职业经验这几个方面来永续推动。

个人、企业和整个产业,若因为缺乏教育水平和知识,导致技术普遍低落,工作无法提升,业务没能拓展,整体国家经济无法获得相应增长。

经合组织2013年有一份针对大马经济展望的报告,深入探讨了我国的人力资源与技术能力问题。

劳力技术驱动增长

为了成为先进国,政府设立了数大实施架构,包括新经济模式、经济转型计划以及第11大马计划,并列出多个关键领域,其中,人力资源和熟练技术,被点名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经合组织指出,要让人力资源更有效率,以及提升劳力技术水平,需从几个方向来探讨。

其一就是教育。教育水平基本上可以看出一国人民具备些什么样的就业能力。

政府多年来推动高等教育普及化,让我国人民教育水平逐年提升,各族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逐渐扩大。

政府在2012年时推出了教育蓝图,以推行根据新经济的创新需求而设的教育系统。

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仅占20%

我国尤其以华人家庭对教育极为重视。根据大马统计局资料,2010年有21.6%的大马人具高等教育程度,其中有22.1%是华裔。

华人的就业类型,也主要涉足于高增值的职业,负责管理工作、专业技术工作和现代化服务行业。这些高附加值的工作,正是提升生产率所需要的技能。

但是在整体上,经合组织指出,截至2010年,仅58%的大马劳动力有中学教育水平,13.2%的只小学毕业,2.6%没有受过正式教育,意味着有73.8%的大马劳动力只有低技术能力。

只有20多%的人在做着行政管理、专业人士和其他专业技术工作。这个比例,若和高收入国如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比较起来,仍不达标。

根据图表显示,要达到先进国的水平,国家的大学人口入学率必须有60%以上,并且公正和平等地规划入学资格,让全民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从学校开始,开发技术能力与潜能。

170501x3002_noresize

人才外流国家损失

另一个问题是,在大马工作的外籍劳工里,有约一半只有小学教育水平。

本地员工一般受过教育,有基本的生活素质,且有最低薪金制保障,因此大部分都没有从事劳动阶层工作的意愿,导致本地雇主不得不依赖无专业的外劳,这也是导致本地劳动力市场的技术能力偏低的原因。

本地的熟练劳动力比例不足,肯定会导致本地企业营运增长有所阻。尤其在中小企业,根据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理事会的报告指出,难以聘请或留住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

世行2009年有指大马企业平均需要四周时间,才能填补熟练职员空缺,主因是具备相关技术的人员难寻。高教部在2008年就指出,大约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毕业后赋闲6个月才找到工作,并且从事的工作用不着他们所习的技术。

相比其他国家,大马人才外流情况显著,且这个问题已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导致本地具技术能力的劳动力变得更少。

缺乏相关人才,企业的生产力无法积极增进,长期来说,对国家经济是一项损失。要吸引人才回流,则需要更平等地给予全民发展的机会,减少不必要的限制与固打。

本地的熟练劳动力比例不足,肯定会导致企业营运增长有所阻滞。

教育系统需整顿

缺乏熟练劳动力,会导致研究和发展工作有所阻,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力。

为了加强劳动力的技术,政府尝试拓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计划(TVET),然而报读率仍低于经合组织的平均巴仙率。

而国家双向培训计划,却因为大部分的私人领域并没有参与塑造课程,导致培训效果与各行业的实际需求不符。

教育系统需要整顿,以培育出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分析能力、英语能力,以及有沟通技能的学生。

这些素质,对于应用尖端科技以及研究发展很是重要。

90年代末,大马学生的数学与科学表现领先其他同区域国家,但是2007年过后,这两科的成绩表现却开始低于国际水平。

政府需辨识出教育方面所缺乏的部分和弱点,才能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本,让学生学以致用,出社会工作后为企业有效生产。

国家的教育方针,决定了社会是否能培育出一批批具创造力的人才,在长期内帮助国家达致高生产力,在素质上更符合高收入国意义。

反应

 

言论

由疫情催动的教育革新/林煌达

面对冠病影响,结合了互联网与智能教学的线上学习,似乎已在“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前提上,成为了人们推崇的“教育新常态”。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育环境;然而,此种做法也间接导致了传统学校和教师的角色,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及挑战。



学校作为一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长期以来以传授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任。许多现代的学校其实是早期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并以培训工厂员工所需的工作技能为主,甚至向精英阶层传授管理政府、企业与军队的知识与学问。

如今,这种应工业需求而生的被动教学模式已显落后,也不适用于21世纪强调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因此,不论是教育结构、教学模式或学习技术,全球的教学资源及教师角色,都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多样化及颠覆性的革新。

此外,身为教学的主体与中心,教师亦须在不影响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善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位的教学功能,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师生身分重叠模糊



时至今日,教育的核心已从“教”转移至“学”,课堂的目标也不再是老师的教学进度,而是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台湾著名作家严长寿曾说,我们应该从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而非用过去的经验框限未来。

对此,我们不难预测,今后“教师”与“学生”的身分将经常重叠,而日渐变得模糊;“学校”也将成为一个求学的地方,转型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话虽如此,教育不应因科技的进步而变质,其传承知识、启蒙创新、立德树人的本质更不能够因为新技术的介入而被抹去。

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现在,而是必须放眼到宏观的未来。面对新科技带来的各类冲击,有些教师是表现得不知所措,有者则固守权威,其中自然也不乏过于看重技术的更新,而漠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有道是,培养人才靠教育,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教师。而今,在以“创新学习”作为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中,如何高效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改变现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诚然也是教育界中的重大议题。

换个角度来看,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除了可被视作推动教育改革的契机之外,或许也是某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即让一众教师重新审视往日教学方法的同时,亦能为旧的教育观注入新血、赋予新内涵,并用以栽培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互学新知为后代谋福祉

适逢今年我国教师节的主题为“为知识学习,塑造下一代”(Berguru Demi Ilmu, Bina Generasi Baharu),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之理,在居家抗疫期间可谓比以往更具启发性。

有鉴于此,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策略及观念,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互学新知,踏实地通过教育为我们的下一代谋求福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