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标普:难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大马经济不会失衡

(吉隆坡5日讯)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P)相信,大马在脱离“中等收入陷阱”方面,持续面临挑战,但不会发生经济失衡。该机构在银行业和个别国家风险评估(BICRA)报告中指出,大马收入水平不算高,加上易受全球经济状况影响,限制了大马的经济韧度。

但是标普说,一些因素可调和上述情况,譬如开放、多元与具有竞争力的经济、适度灵活的劳动市场、合理发展的基础建设以及高储蓄率。



同时,该机构认为,大马私人领域的信用水平与收入相比之下来得高,因此信用风险也居高。

“我们相信,大马银行领域的资产素质,有可能因经济放缓而有所恶化。但是,由于呆账(NPL)拨备充足,且比较基础低,因此,呆账带来的影响尚可控制。” 

此外,标普也称,大马经济失衡的风险低,原因包括近年来信用增长低和产业价格中等。

该机构预计,信用和产业价格的增长率会维持小幅增长,进而缓和过去数年所造成的失衡。

“政府以及缩紧借贷和遏制投机的监管措施,缓和了价格增幅,我们也相信政府致力于稳固价格。”



银行业专注核心

标普认为大马银行领域的风险趋势稳定,并预测本地银行会维持健康水平的令吉存款。

“这反映了零售银行的主导地位、消费者信心强稳以及大马的高储蓄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

标普将大马银行领域列入BICRA中的“4”组。其他被例如同等组别的国家是捷克、以色列、科威特、墨西哥、纽西兰、沙地阿拉伯和台湾。

另外,标普给予只在大马营运的银行的评级基准为“bbb”。

该机构指,大马银行系统成熟并具有竞争力,但回酬普遍稳定,这显示本地银行系统专注于从核心业务中,取得持续的贷款和收费相关的收入,极少依赖不稳定的交易利润。

银行通常从“粘性”(指客户保留度高)和稳定的存款基础,以及高客户信心中获益。

此外,比起其他亚洲系统,大马拥有一个深度适中的债券市场,减少了大马对外资的依赖。

反应

 

灼见

【灼见】中对美贸易顺差的警示/魏开星

中国官方公布2024年贸易顺差,数据显示为9921.55亿美元,接近1兆美元。美国媒体对此极为重视,声称这是二战后极少见的现象;并认为中国经贸高度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将面临美国即将上任总统特朗普的高关税压力。

《纽约时报》称,中国去年贸易顺差经通胀数字调整后,实际顺差远超过上世纪二战后德国、日本与美国等大型经济体的表现。

中国工厂主导全球制造业,这是美国在二战后成为全球出口大国之后前所未见的现象。中国向全球大量出口,世界已近乎发生贸易战。

经济动能依赖出口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经济过去20多年依赖出口,因房地产下滑,民众消费减弱,更依赖外国市场。

创纪录的贸易逆差也反映民间对国外商品需求大幅减低。中国经济全面出口导向最大风险在于,华盛顿将对各国发动更广泛的经贸战,欧盟、巴西与印度等国都对大量倾销的廉价中国制品感到不安。中国若打算将美国市场移转至他国,恐将面临更大的反弹。

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贸易巨额顺差的“神经过敏”,虽有其本国利益的考量,但一年贸易顺差达兆,反映中国经济及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笔者以为其中有几点警示,值得重视。

第一,中国经济的动能太依赖出口,相当于“与全世界国家为敌”,势必令中国对外经贸关系限于孤立与被动;等于将自己的产品倾销到全世界,赚了全世界的钱;而别国的产品却卖不到你的国内。

类似1840年之前清朝时,英国等大量白银流向中国;而英国等国家的工业品却不受中国人待见。导致英国商人以走私鸦片作为赚取利益的途径。

当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硝烟后,英国即采取向中国开战的方式,迫使清朝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向外国产品与商人敞开大门。

第二,当中国经贸面临越来越强大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时,出口与对外投资必然要大幅度地下跌;而若内需刺激不起来,国内的产能闲置将加剧,5%的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得以落实?

当经济增长停滞时,财政收入只减不增,公共开支如何维持?若严重依赖举债,会不会重蹈美国联邦政府债台高筑的覆辙?

第三,中国为了在科技等领域不受外国卡脖子,提倡国产化,这导致另一个结果是也把外国合作者及产品拒之门外,导致国外产品进入中国更加困难,导致相关国家对中国产品进入他们国家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与制裁。

如此恶性循环,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现在是发达国家、欧美国家抵制中国产品,要当心全球南方国家及一带一路国家也用样学样,加入抵制中国产品的行列;尤其要关注东盟这个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市场对中国贸易与投资的态度及可能的变化。

鼓励外向型经济

第四,尽管中企“出海”也可能面对所在国的税收、行业标准等不公平的待遇,甚至有被没收资产的风险。

然而在“逆全球化”之风越刮越烈的国际大背景下,关税被多数国家用于贸易保护主义首要手段时,中国企业带着技术、资金、人才、信息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办厂,与当地政府、厂家合作,将产业链向外延伸,将当地市场作为产品的销售市场,带动当地就业,为当地政府提供税收,提高当地的技术、管理水平,成为当地社会的一员,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中国产品营销世界的重要途径与形式,以此分担单纯贸易所面临的风险。

从国家政策层面,应该鼓励中国企业以这种方式,将外向型经济持续下去;而不必纠结是否应该将产业链外移、是否应该将核心技术保留在国内还是转移出去等等问题上。

只要不是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技术,只要核心技术受专利保护、掌控在自己手上,就不必担忧到国外设厂会导致技术外泄或流逝。

“以技术换市场”,之前中国在引进外资时的绝招,别的国家也会依样画葫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