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特朗普提高关税反自伤
美贸易逆差10年新高

若美国与中国达协议,要大幅缩减逆差不容易,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压制美国出口,而国内需求却不断推动进口。

(华盛顿7日讯)美国贸易逆差全然不顾总统特朗普做出的降低承诺,在2018年扩大到了十年来最高水平6210亿美元(约2.53兆令吉),因减税提振了对进口的需求,同时强势美元和报复性关税给出口造成压力。

美国商务部周三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该国商品和服务逆差增加了688亿美元(约2800亿令吉),幅度达到12.5%。



当年12月的逆差从前月跃升至598亿美元(约2434亿令吉),也触及10年最高点,而且比经济学家们给出的预期中值更高。

与中国的商品贸易逆差,也就是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主要目标,在2018年达到了创纪录的4192亿美元(约1.71兆令吉)。

尽管特朗普经常拿逆差作为其前任贸易政策失败的证据(虽然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不依赖这个指标),但在他担任总统的两年中,这一差额扩大了1190亿美元(约4843亿令吉)。

即便他与中国达成协议结束关税战,要大幅缩减逆差也会非常难以做到,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压制美国出口,而国内需求却在不断推动进口。

仅就商品而言,2018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逆差,从此前一年的8075亿美元(约3.29兆令吉)飙升至创纪录的8913亿美元(约3.63兆令吉)。



美国和墨西哥及欧盟的商品贸易逆差也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服务贸易顺差持续增长,去年达到创纪录的270亿美元(约1099亿令吉)。

2018年全年出口增长6.3%至2.5兆美元(约10.18兆令吉),因原油、石油产品和飞机发动机等货物出货增加。

全年进口增7.5%

同期进口增上升7.5%至3.12兆美元(约12.70兆令吉),因购进药品、电脑等商品以及旅行等服务。

特朗普的支持者认为,他与中国和其他贸易伙伴的谈判以及北美自贸协定的重新谈判,将有助于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但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也对2018年的逆差扩大做出了实质性推动力。他对自华进口商品的威胁及随后加征的关税导致进口商急于在关税生效前进口,推动西海岸各港口的入货大幅增加。

周三的数据说明了贸易战是如何加剧与中国贸易逆差的:去年对这个亚洲国家的商品出口下降了96亿美元(约391亿令吉),而进口增加了340亿美元(约1384亿令吉)。

相比之下,对于欧盟而言,出口和进口均大幅增长,但进口增幅更大。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中国商品涌入 冲击东盟经济

报道:笔锋

除了征税,东南亚各国应着眼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与中国产品一较高下。

近年来销往东南亚各国的中国廉价商品激增,虽然有利当地消费者,但也冲击了各国的制造业,导致不少厂房关闭、工人失业。

面对这个问题,多个东南亚国家都祭出对部分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的政策,以保护本国经济。

东南亚纺织业是其中一个面对中国商品冲击的行业,在印尼,由于万丹省、西爪哇省和中爪哇省的多家纺织、服装和制鞋工厂关闭,导致数万人失业。

为了回应纺织业和其他行业业者的诉求,印尼政府考虑对进口布料等产品征收高达200%的关税。

泰一年2000工厂倒闭

泰国也受中国廉价商品涌入的冲击,近一年来泰国已有近2000家工厂倒闭,数目远多于以往。

尽管泰国吸引多家中国电动车企业投资设厂,但它们并没有采购太多泰国的零件,而且还在泰国汽车市场上掀起价格战,冲击已在当地设厂多年的日本汽车销量,需要减产甚至关厂。

泰国首相社德他直言,泰国制造业已经萎缩,产能利用率已降到60%以下。泰国专家建议应该聚焦于制造中国没有出口的产品。

Lazada、虾皮、TikTok等电商平台直接从中国销售商品到东南亚,也抢走了当地不少零售商的生意。

扩大出口清库存

因此,多国政府针对电商平台出招,例如马来西亚在年初已对部分网购价格较低的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泰国也在7月份开始对一些低价进口商品征收7%的增值税。

随着中国经济不景,对东南亚产品的需求受到抑制,而中国企业有过剩库存需要处理,扩大了东南亚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并引发各国企业要求政府对中国商品进口采取行动的呼声。

根据经济学家估算,去年东南亚和其他新兴亚洲市场吸收了中国三分之一的出口。东盟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从疫情期间的800亿美元(3579亿令吉),增加到最新的1150亿美元(5145亿令吉)。

贸易失衡的另一个因素是由于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关系紧张,造成不少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因此降低了中国对原材料、半制成品等商品的需求。

这种供应链的转移也产生了效果,例如今年首季东南亚对美国的出口额比对中国的出口额多了100亿美元(447亿令吉)以上,中断了中国长期以来作为该地区产品最大出口市场的纪录。

不过,要降低中国低价商品占据市场的冲击,除了采取关税手段外,东南亚各国的企业和政府应该着眼于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品质,以便与中国产品一较高下。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