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现金未必是王道/黄云浩

过去一周,经济大环境持续动荡,纵使有连续3天的假期,看到面簿里头尽是吐口水的塞车怨言,会不会是令吉的萎缩导致多数国人选择国内旅游呢?

这样的环境,不管各大行如何介绍或鼓吹,可以超越大市的股票毕竟不多。通常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有一类的投资研究特别吸晴,财经报章杂志都能看到此类研究。那就是以介绍拥有最多净现金的公司为导向的投资研究文章。



一位前辈发过来一篇关于“现金为王”的报道。该篇文章的标题写着“根据股价与现金比率选出来的最便宜股票”。

公司的现金是经年累月的累计而不是通过脱售主要资产一次性的现金累积。

其中包括居銮(KLUANG)、古仔(KUCHAI)与双溪巴眼(SBAGAN)、富达置地(DUTALND)、PEB公司(PEB)、发林(FARLIM)、合营钢铁业(AISB)、安信控股(AMTEL)、集艺亚洲(CNASIA)、APB资源(APB)、沙布拉资源(SAPRES)、华明包装(BRIGHT)、第一控股工业(FACBIND)、亿顺机构(EKSONS)共13只股。

该篇文章也道出投资这类公司的价值在在于:

一)被私有化的可能、

二)以现金做为子弹,可能会有合并,收购等附加价值的企业活动。



投资与否,先让我们来看看为何这13间公司的股价与现金比率这么高?为何股价会这般便宜?

首先,第一组,居銮、古仔与双溪巴眼这是环环相扣的老牌公司,环环相扣因为互相持股。最大的投资价值在其投资组合,拥有大东方人寿。

但是,这投资组合已经存在了超过20年。有什么理由董事们会卖掉投资,然后兑现成现金?

看到吃不到的陷阱

再来,第二组,这一组的公司之所以有相对高的现金,是因为一次性脱售主要资产而催成的。主要资产多数为地皮,子公司等等。

富达置地因脱售沙巴油棕种植地予莫实达种植而获取的净现金可是董事部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成功的(当年IOI也有兴趣,但是最后取消),凭什么说董事部不会花相同长的时间来决定钱如何用,包括将现金跟小股东分享?

现金多不代表董事一定需要派息。

看看商峰(PUNCAK)自脱售了水务生意给雪州政府而换回来的钱,到现在为止有没有取到什么真正的作用?有,和相关人士购进PEB公司的生意,落得PEB公司没有主要生意只剩现金而已。

主要是脱售所得

另外,发林的现金也是因为在2014卖了一块地给1MDB的子公司才能累积有成。即使是合营钢铁业、安信控股、集艺亚洲的现金也是因为卖地,卖子公司而来,公司财务表现不佳,股息也没法发。

沙布拉资源在2016脱售49%的教育擘膀APIIT才能有如此高的现金比例,董事们还在部署下一个主要的生意。

另外一间华明包装更厉害,在过去十多个季度里,有高达90%的季度都是在亏钱,也没有派过一分钱的股息,面对连季亏损的生意,里头的现金可以顶多久? 

纵观上述公司,公司的主要现金来自脱售生意,则有很大的成数这些所谓的现金是看的到吃不到的陷阱。

投资不能只看现金

第三组,就是公司的钱是经由连年做生意而来, 如第一控股工业、亿顺机构和APB资源等等。笔者也在此凑凑热闹,介绍一间由土著生意人领军的——菲马集团(FIMACOR)。

这是一间业务多元化的公司,其业务包括了油棕种植、生产鱼肉罐头,替政府印制机密文件(如驾照,护照,邮票),液体散货码头等等。看一看公司是如何永续经营。菲马集团的现金比例也相对的高。

笔者比较倾向公司的现金是经年累月的累计,而不是通过脱售主要资产一次性的现金累积。

记得,投资不能只看现金,除非你有足够财力来实行收购将这类公司占为己有,要不然,如标题所提一样,之所以便宜的原因必有其便宜的原因,还是选择别踩进这类陷阱吧!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教你股票的,是个好老师吗?/慧眼识股

今天这篇文章,我很久之前就想过要写了,只不过我一直在犹豫,毕竟可能会得罪到人。直到我自己身边的人也踏入同样的误区,就决定分享出来吧!

你还记得第一个真正教你股票的人是谁吗?

大部分新手来到股市,如果一开始就遇到一个有实力的好老师,往往都会错过,为什么?

下面分享新手找不到好老师的4大原因:

分辨能力不够

这跟聪不聪明没有关系。只要你来到新的领域,对这个领域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分辨好坏对错。

就好像在巴刹选菜,如果你是第一次,肯定会给卖家忽悠,用贵贵的价格买到烂烂的菜。更何况,股市是一个水更深的领域。

你之所以要找老师学习股票,就是因为你在股市的判断力还不够。但如果你在股市的判断力不够,又怎么能够判断出哪个是好老师?

即使遇到了有实力的好老师,你也不会认为他有实力。

为什么?那就看看下一个原因。

你想要快,不想要慢

大部分人想要开始学股票,通常都是因为看到股票好赚,而看到股票好赚,往往都是牛市的时候。

对这些新手来说,他没有经历过熊市的苦,只看到牛市的甜,对回报率的预期,也会有很大的偏差。

大部分新手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想承受风险,但是回报率又要求很高,然后又没有耐心,总是要让他的钱增长越快越好,最好每年能翻倍!

但根据我长期的观察,这些越是想要快的人,往往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股市平均年回报率的合理范围是10%至30%,就算是交易经验丰富的高手,长期的年化回报率也很少能超过30%。

如果急着要短时间内达到超高的回报率,就很容易被割韭菜!

真正在股市能长期获胜的交易者或投资者,表现其实是很平稳的,可能平均每个月只获利1-2%,而什么都要快的新手,根本不会被这样的成绩吸引。

然而一名交易员只要把这种平庸的回报率保持10年,他就会成为同行中前1%的顶尖交易员!

股市最可怕的武器是不犯大错+复利效应,但复利需要时间,很多新手没有耐心等,因此错过很多好老师和好策略。

迷恋各种复杂方法

很多人一直有一个迷思,总觉得最厉害的方法,一定是很复杂、很难学的。

所以总是去追求那种看起来很厉害,五花八门的方法。

曾经有一位新手,不知道在哪里学了几个月的技术分析,他把他的技术图表打开给我看,那些指标和各种线是多到不像话,看到我眼花缭乱,我连股价蜡烛图都差点找不到了。然后他还分析给我看股价应该会怎样怎样走,怎样怎样涨。

我只问他一句,如果股价不按你的预期走往下掉怎么办?

他迟疑了几秒,然后说:“等咯!”

可以看得出他连做交易最基本的止损策略也没有,只想着要寻找各种复杂的方法来预测股价。

不要忘记,来股市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展现技术有多厉害。很多时候,简单的方法,反而更有效。可是偏偏简单的东西会给人感觉很没用,最后都被复杂华丽的方法吸引了过去。

不包装就没法吸引你

新手们没有办法一眼就判断出谁的方法真的有效,最后就只能看包装。这个世道就是这样,所以也不能怪商家只会做包装。

而在很多服务型的领域,要做好包装,首先就要让你觉得他很厉害。要让你觉得他很厉害,就需要故意把东西弄得很复杂,比如一些专家为了彰显学识,就故意把文章写得让人看不懂。复杂就是给人感觉很高深的感觉对不对?

很多做生意也是这样,明明问题很简单就能解决,但是为了多赚你的钱,就故意用复杂的方法解决。比如你轻微感冒去看医生,医生也知道这个感冒多两天自己就会好,但是为了让你觉得他这个医生有点用,就会开一点抗生素给你。

不知道你有没有加入过一些服务群组,收你很高的费用,为了让你觉得你的付费值得,就在群组分享一大堆对你没有什么帮助的新闻资讯和长篇大论的分析报告?

其实大部分人加入群组,不就是单纯为了要那几个“号码”和那简单几句话吗?最重要能让自己赚钱!

但是只分享“号码”和简单几句话,就让人感觉不靠谱对吧?

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把东西复杂化的。真正有用的,是一套能持续性盈利的交易策略。

好吧!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可以帮新手少走一些弯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