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私有化对小股东的挑战/黄云浩

下个星期三是全国人民投票的日子,不管结果如何,根据西方民主一人一票的制度,最终的结局一定是少数服从多数。

这投票的制度也反映在公司的股东大会里,根据股权来决定,越多票则股权也就越大,直接造成了大小股东的差别。



通常,创办人或家族都拥有超过50%的股权,或是多过33%,好让大股东省却未来增持股权而诱发全面献购的条例。

也因为拥有大多数股权,所以很多时候,股东大会的议案都被轻松地过关。

但凡跟大股东有利益关系的交易,大股东都不能投票,譬如相关人士交易或是重复性的相关人士交易等。

为什么会有相关人士交易?

打个比方,大股东名下的工厂资产,没有计入在上市公司中,而是由上市公司向大股东租借;私有化,也是一种相关人士交易。



想想,当你守住一家公司的股票,期待未来的获利,却在大市不景股价低落当儿被大股东给私有化。

大市不好、被套阁楼,结果被人踢了出来,是不是有落井下石的感觉?

3种私有化形式:

1. 收购献议

例子:旧街场白咖啡

2. 特定削资与资本回退

例子:大马综合工业与威达

3. 收购资产和负债 

例子:丰隆银行并吞国贸银行

第一种不需要召开股东大会,收购方只要收购剩余股权的90%以上,就能启动强制收购。

当然,要收购剩余的股权并超过90%也不是这么容易。可以看看何人可的例子。

第二与第三种形式都需要董事局的批准,并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寻求同意。

股东同意除了需要有75%的股权,参与的股东人数也是决定因素,因为必须获得在场人数过半的首肯才能通过。

看看不久前利丰的个案,总出席的小股东才27人,只有7人反对私有化,才占26%。

这意味着,如果有心人要反对,只要召集足够的人数照样有办法阻止私有化。

笔者早年有参与过Triumphal Associates的私有化,总出席的股东为46人,只有28位的小股东投赞同票,但因达到60%,最后成功通关。

大市不好、被套阁楼,结果被人踢了出来,小股东是不是有落井下石的感觉?

小股东如一盘散沙

其实在私有化这个议程上,小股东的表现基本上是一盘散沙。

为什么呢?我们拿不久前被私有化的大马永泰为例。

大马永泰的大股东以每股1.80令吉的价位提出收购献议,比当时1.18令吉的市价高出50%,却比独立顾问估价的3.55令吉实际净资产价值低50%。这一来一回,孰优孰劣?

市场上也有些小股东如鬣狗,是从市场上买进股票,然后转手将股票卖给大股东,从中赚取价差,无形中帮助大股东达至私有化公司的目标。

当然在资本市场里,这是无可厚非的。

你不赚这些钱,照样有人会来赚。虽然证监会已于2016更新私有化指南,要求独立顾问就公平与合理来给予详细的解说,但很多时候私有化还是在不公平与不合理的情况下被通过了。

所以出席股东大会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发问,问看公司的大股东对公司的低价表现有何看法?

绝大多数的董事都会回答说股价全由市场供求决定,不由他们自主。

这也间接告诉你他们对自身的业绩也爱莫能助。

所以小股东们一定要认淸不是每间上市公司都可以投资的。公司每年赚钱却吝啬于派息,大家可要小心了。

公司赚的钱逐年增加在公司的每股资产上,而股价却相差百里。这锢中道理,小股东不得不察。

最后唯一的自我安慰,就是“如果公司不好怎么会被私有化?”,证明自己有眼光但生不逢时也。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教你股票的,是个好老师吗?/慧眼识股

今天这篇文章,我很久之前就想过要写了,只不过我一直在犹豫,毕竟可能会得罪到人。直到我自己身边的人也踏入同样的误区,就决定分享出来吧!

你还记得第一个真正教你股票的人是谁吗?

大部分新手来到股市,如果一开始就遇到一个有实力的好老师,往往都会错过,为什么?

下面分享新手找不到好老师的4大原因:

分辨能力不够

这跟聪不聪明没有关系。只要你来到新的领域,对这个领域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分辨好坏对错。

就好像在巴刹选菜,如果你是第一次,肯定会给卖家忽悠,用贵贵的价格买到烂烂的菜。更何况,股市是一个水更深的领域。

你之所以要找老师学习股票,就是因为你在股市的判断力还不够。但如果你在股市的判断力不够,又怎么能够判断出哪个是好老师?

即使遇到了有实力的好老师,你也不会认为他有实力。

为什么?那就看看下一个原因。

你想要快,不想要慢

大部分人想要开始学股票,通常都是因为看到股票好赚,而看到股票好赚,往往都是牛市的时候。

对这些新手来说,他没有经历过熊市的苦,只看到牛市的甜,对回报率的预期,也会有很大的偏差。

大部分新手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想承受风险,但是回报率又要求很高,然后又没有耐心,总是要让他的钱增长越快越好,最好每年能翻倍!

但根据我长期的观察,这些越是想要快的人,往往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股市平均年回报率的合理范围是10%至30%,就算是交易经验丰富的高手,长期的年化回报率也很少能超过30%。

如果急着要短时间内达到超高的回报率,就很容易被割韭菜!

真正在股市能长期获胜的交易者或投资者,表现其实是很平稳的,可能平均每个月只获利1-2%,而什么都要快的新手,根本不会被这样的成绩吸引。

然而一名交易员只要把这种平庸的回报率保持10年,他就会成为同行中前1%的顶尖交易员!

股市最可怕的武器是不犯大错+复利效应,但复利需要时间,很多新手没有耐心等,因此错过很多好老师和好策略。

迷恋各种复杂方法

很多人一直有一个迷思,总觉得最厉害的方法,一定是很复杂、很难学的。

所以总是去追求那种看起来很厉害,五花八门的方法。

曾经有一位新手,不知道在哪里学了几个月的技术分析,他把他的技术图表打开给我看,那些指标和各种线是多到不像话,看到我眼花缭乱,我连股价蜡烛图都差点找不到了。然后他还分析给我看股价应该会怎样怎样走,怎样怎样涨。

我只问他一句,如果股价不按你的预期走往下掉怎么办?

他迟疑了几秒,然后说:“等咯!”

可以看得出他连做交易最基本的止损策略也没有,只想着要寻找各种复杂的方法来预测股价。

不要忘记,来股市的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展现技术有多厉害。很多时候,简单的方法,反而更有效。可是偏偏简单的东西会给人感觉很没用,最后都被复杂华丽的方法吸引了过去。

不包装就没法吸引你

新手们没有办法一眼就判断出谁的方法真的有效,最后就只能看包装。这个世道就是这样,所以也不能怪商家只会做包装。

而在很多服务型的领域,要做好包装,首先就要让你觉得他很厉害。要让你觉得他很厉害,就需要故意把东西弄得很复杂,比如一些专家为了彰显学识,就故意把文章写得让人看不懂。复杂就是给人感觉很高深的感觉对不对?

很多做生意也是这样,明明问题很简单就能解决,但是为了多赚你的钱,就故意用复杂的方法解决。比如你轻微感冒去看医生,医生也知道这个感冒多两天自己就会好,但是为了让你觉得他这个医生有点用,就会开一点抗生素给你。

不知道你有没有加入过一些服务群组,收你很高的费用,为了让你觉得你的付费值得,就在群组分享一大堆对你没有什么帮助的新闻资讯和长篇大论的分析报告?

其实大部分人加入群组,不就是单纯为了要那几个“号码”和那简单几句话吗?最重要能让自己赚钱!

但是只分享“号码”和简单几句话,就让人感觉不靠谱对吧?

其实根本没有必要把东西复杂化的。真正有用的,是一套能持续性盈利的交易策略。

好吧!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可以帮新手少走一些弯路。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