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经济衰退几率低/白文春

大马经济连续4个季度放缓后,去年第四季稍有起色,按年增长4.7%,比前一季的4.4%来得高。

末季增长改善,主要归功于出口增长升温,而进口增长仍旧低迷,令净出口复苏。



尽管如此,我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仍然不强。而且,它主要由单一增长引擎,即私人消费推动。然而,私人消费的增长动力已有所放缓。

去年第三季,私人消费按年增长9%,到了末季则放缓至8.5%。

无论如何,我认为,这仍是强劲的增长率,显示消费者仍愿意消费。这是因为,我原以为,消费者在去年为期3个月的税务假期,提前大举消费后,会在第四季大量减少消费。所谓税务假期,是去年6至8月,消费税归零,而销售与服务税9月才开跑的3个月税务空窗期。

无论如何,我永远纳闷的是,为何官方强劲的私人消费增长,总是远比业界公布的数据强劲。马来西亚零售调查行(Retail Group Malaysia)指其会员销售额去年第三季按年增长6.7%,远比去年上半年的2.3%强劲,但预估去年末季会回缓至4.7%。

另一方面,私人投资仍疲软,而且按年增幅从去年第三季的6.9%大幅放缓至4.4%,主要被机械与设备投资下滑拖累。这可能又可归咎于免税期已结束(商家们提前在3个月免税期期间提前投资)。



公共投资也依然处于负增长区。我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政府面临财务紧缩压力,并检讨多项基本建设项目,以确保成本合理,这或多或少已影响私人投资。

与此同时,公共开支去年末季依然低落。

谈回出口,尽管已持续升温,但仍保持疲弱,去年末季仅按年增长13%,进一步拉低整体经济增长。进口去年第三季按年增长0.1%后,于第四季仅稍微改善,按年增长0.2%。

据我了解,国家银行预估今年经济增长仍相当可观。有关官方预估数据,将在3月27日,国行常年报告书公布时揭晓。

尽管大马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但现阶段,经济衰退风险不大。

今年利率料维持

财政部早前预估,我国经济今年增长4.9%。我相信,国行的数据与财政部不会相距太远。去年,我国经济增长4.7%,稍低于财政部预估的4.8%。

我认为,基于仍看好今年经济增长前景,国行今年预料将隔夜政策利率维持在3.25% 。国行上一次调高隔夜政策利率是去年1月,当时加息幅度为25个基点。

尽管大马经济前景面临下行风险,我认为,现阶段而言,经济衰退风险不大。不过,万一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则大马经济将面对严重影响。

无论如何,据我了解,国行已做好准备,有足够的政策与措施,来缓冲有关冲击。这包括减息,实行较灵活的外汇机制,以及建议政府实行更有效的财政开销。

反应

 

灼见

【灼见】中对美贸易顺差的警示/魏开星

中国官方公布2024年贸易顺差,数据显示为9921.55亿美元,接近1兆美元。美国媒体对此极为重视,声称这是二战后极少见的现象;并认为中国经贸高度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将面临美国即将上任总统特朗普的高关税压力。

《纽约时报》称,中国去年贸易顺差经通胀数字调整后,实际顺差远超过上世纪二战后德国、日本与美国等大型经济体的表现。

中国工厂主导全球制造业,这是美国在二战后成为全球出口大国之后前所未见的现象。中国向全球大量出口,世界已近乎发生贸易战。

经济动能依赖出口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经济过去20多年依赖出口,因房地产下滑,民众消费减弱,更依赖外国市场。

创纪录的贸易逆差也反映民间对国外商品需求大幅减低。中国经济全面出口导向最大风险在于,华盛顿将对各国发动更广泛的经贸战,欧盟、巴西与印度等国都对大量倾销的廉价中国制品感到不安。中国若打算将美国市场移转至他国,恐将面临更大的反弹。

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贸易巨额顺差的“神经过敏”,虽有其本国利益的考量,但一年贸易顺差达兆,反映中国经济及产品竞争力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不容忽视。笔者以为其中有几点警示,值得重视。

第一,中国经济的动能太依赖出口,相当于“与全世界国家为敌”,势必令中国对外经贸关系限于孤立与被动;等于将自己的产品倾销到全世界,赚了全世界的钱;而别国的产品却卖不到你的国内。

类似1840年之前清朝时,英国等大量白银流向中国;而英国等国家的工业品却不受中国人待见。导致英国商人以走私鸦片作为赚取利益的途径。

当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硝烟后,英国即采取向中国开战的方式,迫使清朝政府开放通商口岸,向外国产品与商人敞开大门。

第二,当中国经贸面临越来越强大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时,出口与对外投资必然要大幅度地下跌;而若内需刺激不起来,国内的产能闲置将加剧,5%的经济增长目标如何得以落实?

当经济增长停滞时,财政收入只减不增,公共开支如何维持?若严重依赖举债,会不会重蹈美国联邦政府债台高筑的覆辙?

第三,中国为了在科技等领域不受外国卡脖子,提倡国产化,这导致另一个结果是也把外国合作者及产品拒之门外,导致国外产品进入中国更加困难,导致相关国家对中国产品进入他们国家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与制裁。

如此恶性循环,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现在是发达国家、欧美国家抵制中国产品,要当心全球南方国家及一带一路国家也用样学样,加入抵制中国产品的行列;尤其要关注东盟这个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市场对中国贸易与投资的态度及可能的变化。

鼓励外向型经济

第四,尽管中企“出海”也可能面对所在国的税收、行业标准等不公平的待遇,甚至有被没收资产的风险。

然而在“逆全球化”之风越刮越烈的国际大背景下,关税被多数国家用于贸易保护主义首要手段时,中国企业带着技术、资金、人才、信息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办厂,与当地政府、厂家合作,将产业链向外延伸,将当地市场作为产品的销售市场,带动当地就业,为当地政府提供税收,提高当地的技术、管理水平,成为当地社会的一员,仍然是当前及今后中国产品营销世界的重要途径与形式,以此分担单纯贸易所面临的风险。

从国家政策层面,应该鼓励中国企业以这种方式,将外向型经济持续下去;而不必纠结是否应该将产业链外移、是否应该将核心技术保留在国内还是转移出去等等问题上。

只要不是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技术,只要核心技术受专利保护、掌控在自己手上,就不必担忧到国外设厂会导致技术外泄或流逝。

“以技术换市场”,之前中国在引进外资时的绝招,别的国家也会依样画葫芦。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