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书泄密丑闻反思/陈行鸿
有时候我们开银行户头时,会有一系列的秘密问题为户头的安全把关。比如你最喜欢的电影?母亲什么名字?你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第一间学校的名称等等。
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私人和安全,因为陌生人都无法查到这些资料,所以作为保护隐私的秘密问题似乎是最佳选择。
在10年前甚至5 年前的网络世界应该没错,是很安全。但是网络发展到今天就不一定了。
现代人天天机不离手,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资讯,不停的为最喜欢的偶像、食物、旅游景点、电影、回忆一一点赞。
甚至无私的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每到一处必定打卡。饭前拍下食物的照片,更成了许多人的“饭前仪式“,相机先吃。
此外,看到喜欢的手游或者是一些“预测未来”的应用软体,更是毫不犹豫的为附带条款点上“赞成”或“可以”等等。完全没有一点想要看看附带条款的内容写的是什么,轻视这些条款的存在。
面子书大意失荆州
大家都认为自己并没有在网上透露个人资料,即使第三方可以看到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和点过的赞也无所谓呀。
殊不知,在这个年代这是个很可怕的错觉。我们已经步入了数据时代,甚至人工智能时代也离我们不远了。
我们上载过的照片,点过的赞都能成为我们个人资料的线索!
其实不难想象,如果别人可以任意的在我们的社交媒体户头搜集我们平日的喜好,以今天的科技,加以分析后要得到以上提及的秘密问题的答案并不难。到时候我们许多网上的个人户头岂不是让有心人进出自如了吗?
以上提及的并不是危言耸听。最近闹得满城风雨的面子书和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的个人资料外泄丑闻,正是因为剑桥分析透过各种不同的管道(游戏,应用软体等等),大肆搜集面子书用户的个人资料,导致5000万名用户的资料外泄。
根据最新的报道,这个数据可能达到8700万。这些数据能否用来影响美国大选选情还有待考证,但至少这些资料加以分析后,一定蕴藏着比黄金还宝贵的信息。
虽然剑桥分析盗取用户资料实属可恶,可是面子书和用户也应该为自己的大意负上一部分责任。
在用户进入这些应用软体前,一般会向用户要求权限许可,一般人都毫不犹豫的点“可以”,惟当知道后果的严重性时已经太迟了。
现在网上挂起一阵删除面子书的风潮,许多广告客户甚至恫言如果面子书无法给一个交代,就立马走人。
勿小觑个人资料
而用户们对面子书的信心也开始摇动了。
以上丑闻爆发后,面子书的市值随即蒸发了上百亿。现在面子书的管理层相信正忙着“救火”。
在这个时代,个人资料不再局限于名字、地址、电话或身分证号码。
一个人的生活点滴也价值非凡。如果说商标和专利等是企业的重要知识产权,那从个人角度非个人隐私资料莫属。
现在谁的手机没有十几个免费应用软体,三两个社交媒体户头。
面子书的丑闻肯定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在使用免费软体或着手游时还是小心为上,坚决保护我们的个人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资讯只供分享及参考并非正式法律意见。读者可依据自身情况再咨询作者或其他专业人士。
【管控令第15天】面簿讲述扣押经历
女子吁大家遵守规矩

(关丹1日讯)一名因违反管控令而被控上法庭的女子在面簿贴文,呼吁其他人要遵守规矩,因为进入警方扣押室及被带上法庭的过程非常难受。
这名陈姓女子是关丹人,由于3月27日当天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在超过晚上7时出门,结果遭警员逮捕。
她贴文表示没有想过会被“收押”,在警方的扣押室里不得保释,度日如年。
“去了警察局。以为没什么事,多下可以回了…哪里知道,1am++凌晨做完report,我们就被拷手铐,被带去IM的 LOKAP了。”
当她深信一切没事之时,才知道在2019冠状病毒病肆虐时候,没有家属可以探访,必须等待延扣期完毕后上庭受审。
“我的白天和夜晚都是一样的!无法想象里面的‘生活’是多么的难熬的。白天等夜晚夜晚等白天。里面的生活,就不解释了。自己想象吧,我想用我自己经历的一切告诉你们!MCO是认真的!是严重的!请你们Please Stay Home! 不要犯了我的错!”
延扣期昨日届满,法庭宣判她罪名成立,罚款300令吉。
她向家属说声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