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香港复兴要仿美振兴教育行业/大马安邦智库

众所周知,香港的经济地位特殊,地域狭窄,人口众多,过去因为制造业产业转移往大陆地区,因此,香港基本完全失去了制造业,只剩下发达的金融业及房地产做为经济的支柱产业。

不过,房地产的繁荣又带来了成本价格的上涨,这使得一般的工业基本难以落地生根,对其他可能的工业造成严重挤压,让香港经济锁定了金融和房地产两大产业部门“两枝独秀”,这对于香港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利,失去了工业转圜的空间,居民就业和收入提升的渠道变得非常狭窄。



香港在“97”之后,转眼21年的时间就过去了,但其经济依旧受困其中,香港政府也没有提出有力、有效而富有明确前景的政策,推动香港经济彻底走出“两枝独秀”的泥沼。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深入研究起来,恐怕也与特区政府的工业政策的犹疑不决以及工业政策研究人才的匮乏有关。

实际上,香港的工业复兴是有机会的,关键是要看清楚香港要成为“亚洲的旧金山”——这种工业复兴之路的方向与时代大背景。

教育行业已经构成社会发展中至为重要的生产力资源。美国就是这样,美国科技工业的发展,与美国发达而繁荣、事实上也是无与伦比的教育行业密切相关。

港大被誉亚洲“常春藤”



香港恰恰有着亚洲区极为优秀的教育行业,香港大学是一所国际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通常也被认为是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亚洲“常春藤”之称,更是英国在东亚成立的唯一一所大学。

香港大学作为跨学术领域的综合大学,其以法律学、政治学、教育学、工程学、会计学、生命科学及医学见长。

香港的科技教育界有能力依靠大陆地区的庞大消费需求而与之结合,创造出世界生物科技产业的奇迹。

由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陈佩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的一套软骨组织再生技术,能够利用自身的细胞,主要是骨髓中的干细胞,培植全新的一套关节组织,并构建至适当的形状大小,可以作为软骨组织修复移植之用。

这种相较于传统的疗法,通过移植病人其他部位的健康软骨组织作修补,新疗法不需损伤到健康的软骨组织,病人在手术后有望更快康复,而且没有并发症。这种疗法不但是在人口庞大的中国,甚至就是在世界各国也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中国是一个人口老龄化极为严重的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高达2.41亿人,几乎与美国整个国家的人口规模相当。

工业政策需集中资源

按照一般的规律,老龄化程度越高的国家,所需要的生物医药支持的程度也就越大,这是客观规律,但因种种条件的限制,中国的生物科技发展很一般,只是近年来才刚刚开始启动。

所以,与香港近在咫尺的中国庞大消费人口的需求,在客观上就奠定了香港发展生物科技产业的良好基础,关键是香港特区政府要做出正确的产业选择。

香港工业政策现在的问题是,大致方向虽然明确,但野心过大,资源有限,工业分布面过大。

这样的工业政策,可能更符合资本的观点,但不符合工业发展的规律。

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可以同时发展起来如此多的工业,即便是美国的旧金山,也就是以一个生物医药在世界上最为著名。

关键问题是,香港必须制订清晰明确的工业政策,寻求良好的工业协调模式,集中资源加以发展。

在金融和房地产“两枝独秀”的今天,香港一定要明确工业定位,香港就是“亚洲的旧金山”。

安邦是一家马中经济与政策智库,在北京和吉隆坡设有研究中心。欢迎读者提出对本文意见:[email protected]

反应

 

名家专栏

中国经济明年会怎样?/Project Syndicate

作者: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中国GDP增速在2024年前三季度有所放缓,先是从5.3%降至4.7%,接着又滑落到4.6%,这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无法实现5%左右年度增长目标的担忧。但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终于开始有所好转了。

自新冠疫情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活动一直相对疲软。这并不是什么意外——至少对于一开始那段时间来说。三年的疫情封锁使家庭、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不堪重负。

不断走低的商业信心——部分原因来自于金融、房地产和平台经济受到的监管打击——也无补于事。

当2021年初美国从疫情封锁的最艰难时期中走出来时,美国家庭迅速开始花掉手里累积的钱。

相比之下,中国家庭甚至在封锁结束后仍在继续积累储蓄:从2020年1月到2024年8月,中国的家庭银行存款激增了65.4兆元人民币(约40.9兆令吉),其中富裕阶层占了很大一部分。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些扶持性政策,但与过往那些经济动荡应对措施不同的是,由于担心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政府并未实施激进的刺激政策。

助长房产泡沫

政府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推出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刺激了经济增长,但也助长了房地产泡沫,推高了地方政府债务,拉低了投资效率。

2024年第三季度末政府改变了策略,因为当时的中国经济显然需要更多帮助去改变其运行轨迹。9月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公布了三项措施: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政策利率以及创设多个支持股市的货币政策工具。

此外,10月12日财政部长蓝佛安宣布了多项新财政措施,将重点放在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支持就业上。11月初他又提出一项总额达10万亿元人民币的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计划。

潘功胜和蓝佛安都表示更多刺激措施正在酝酿之中,蓝佛安还指出中央政府仍有很大的空间来增加债务和赤字。但各个高频经济指标——它们通常对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反应最为迅速——的最新数据表明政府的行动几乎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10月份,“社会融资”(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额)同比增长了7.8%,未偿还银行贷款额增加了7.7%。零售额同比增长了4.8%,比前一个月多了1.6%。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在连续三个月低于50后达到了50.1,并在11月再次上升至50.3。

克服三大挑战

更令人欣喜的是10月份调查的城市失业率下降了0.1%,降至5%。尽管土地销售和房地产投资仍然疲软,但房地产市场略有改善。如果这些积极趋势能持续下去,那2024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长率就有望恢复到5%左右。

然而2025年的前景并不明朗。如果中国要在明年实现5%的GDP增长(假设这是政府的目标),政策制定者必须克服三大挑战,首先是将贡献了约20%GDP增长并占据了70%家庭财富的房地产行业稳定下来。

第二个挑战是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资金短缺迫使地方政府在削减开支(比如给公务员降薪)的同时增加收入,例如要企业补缴税款甚至拘留来自其他地区的私营企业家。这些做法都不利于经济增长。

根本问题在于支出责任现已经超出财政收入,而且后者没法再得到土地出让和地方政府投资工具的支撑。中央政府必须立即向地方政府转移大量一般性收入,而更根本的则是中国需要重新平衡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责任。

中国将在2025年面临的第三个重大挑战,是誓言将在上任第一年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关税的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

鉴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占其GDP的3%,此类关税——哪怕是税率更低的版本——都将对2025年的增长产生实质性影响。比如瑞银集团就预测2025年中国的GDP增速将放缓至4%。

关于中国经济是否需要结构性改革,或更多宏观经济刺激措施的争论,一直未能平息,但其实两者皆不可少。

增强消费与企业信心

首先,必须出台一套包含大力度财政政策的明确刺激方案,这将在短期内产生最大的效果,但方案出台后政府应当将注意力转向结构性改革,把重点放在增强消费者、投资者和企业家信心上。

在过去一年里中国政府发布了多份旨在恢复信心的政策文件。但市场参与者对此不太买账,因此政府必须采取进一步行动,大胆、明确地落实已经宣布的部分措施,比如加强对私营企业的保护。

此外,遏止地方官员审查早前税务记录和查找未缴税款的做法,也有助于增强企业信心。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