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6月意外萎缩3.1%
出口下半年难好转

(吉隆坡2日讯)我国6月出口意外萎缩3.1%,大大出乎市场意料,经济学家认为,下半年出口会继续疲软,明年前难有好转。国际贸易与工业部(MITI)今日发出文告宣布,6月出口按年萎缩3.1%至761亿7000令吉。同时,进口年跌9.2%,至659亿1000令吉。



根据路透社对10位经济学家的访调,预期6月出口会介于萎缩1.5%至6.5%增长之间,预测中值为1.8%;而大马评估机构(RAM)先前预期,出口增速料放缓至1.1%。

6月出口表现,大幅逊于经济学家预期。

李兴裕

原3.3%目标有难度

中总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执行董事李兴裕告诉《南洋商报》,截至首半年整体出口萎缩0.2%,要想达至原先3.3%增长目标,将是天方夜谭。

“因此,我们肯定将下修全年增长预估,介于0.5%至1%之间。”



我国次季出口按年微起0.2%,录得2454亿6000万令吉。

至于进口则萎缩1.2%,至2153亿2000万令吉。

他指出,次季出口表现相当疲软,已向市场释出不良讯号。

“去年的6月,适逢友族同胞欢庆开斋节的月份,所以基准率较高,而今年的6月,市场需求仍相当疲弱,估计短期内仍难以带动出口好转,出口萎靡的现象或将持续至下半年。”

总贸易额跌6%

因我国与中国、香港、泰国、新加坡和日本之间的贸易减少,我国今年6月的总贸易额共萎缩6%,至1420亿8000万令吉。

不过和印度、菲律宾和美国的贸易却稳定增加。

6月的贸易盈余录得102亿6000万令吉的,按年激增71%,也是自1997年11月以来,连续第260个录得贸易盈余。

不过,MIDF投资研究预期,我国今年出口料可取得3.6%增幅。

“贸易战在部分主要经济体掀起的保护政策,已影响全球贸易表现,因此我们预期,今年出口将进一步放缓至3.6%;相比去年,出口增长6.7%。”

在主要出口品种,半成品及农业商品双双走跌。

当中,半成品占6月份出口整体比重的83.7%,按年下跌5%至637亿9000万令吉,而农业商品减少0.8%,录得48亿2000万令吉。

190803x1101_noresize

中美贸易战升温损全球

美国再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料将进一步冲击全球贸易表现,同时也将危及全球经济增长。

随着中美经贸代表7月底在上海结束第12轮的贸易谈判,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在昨日(1日)宣布,对余下的3000亿美元(约1.24兆令吉)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并将于下月1日生效。

李兴裕披露,全球贸易本来已萎靡不振,美国再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料将冲击全球贸易表现。

“纵使国际货币基金(IMF)预期,若中美贸易紧张关系趋缓,出口将有可能反弹至3.5%增长,但全球目前仍对贸易表现抱有高度警戒。”

IMF上周公布今年首季全球贸易数据,仅按年扩张0.5%,是为2012年以来最慢的年度增幅,同时预示增速将会显著放缓。

IMF也警告,中美贸易战引起的加征关税的举动、汽车关税及英国脱欧失序状况,将进一步打击经济增长,弱化投资及影响供应链,继而调低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估。

预期今年增长3.2%,明年料可扩张至3.5%。

我国经济预估安全

询及疲软的出口表现,是否冲击我国经济,李兴裕直言,国家银行早前的经济预估,已将疲软的出口表现列入考量,故不会因此调低全年经济增长预估。

“国内增长动力依旧,相信还能维持在4.3%至4.8%的增长范围。”

另一方面,MIDF投资研究指出,次季出口表现符合预期,不过首半年出口却按年萎缩0.4%,相信第三季出口表现将相当脆弱。

“尤其特朗普最新的关税政策,将影响全球供应链,无形中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经济体带来风险。”

预算案料着重振兴经济

出口疲弱,2020年预算案焦点料着重振兴国内经济。

财政部将在10月11日,提呈2020年财政预算案。

李兴裕认为,政府的政策将聚焦推动国内经济,毕竟出口太弱,难以推动经济增长。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财政部将专注在振兴国内经济的措施。”

财政部长林冠英上个月披露,政府正评估与拟订新计划,以通过各项就业措施,达到50万我国青年加入职场的目标,抑制青年失业率增长,共创社会繁荣。

反应

 

灼见

解读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魏开星

即将过去的2024年,世界局势纷乱,大国竞争加剧,东欧及中东战争未见停火的迹象;国际经贸层面,自由贸易体系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逆全球化势力有增无减,人为破坏产业链的行为被冠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头。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虽未卷入任何一场战争,却被西方国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美欧等资本主义国家恨不得以“脱钩断链”对中国加以围堵与扼杀,置中国死地而后快。尤其是,在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前夜,美国担心在人工智能等引领未来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领域被中国赶超,对半导体、高制程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进行百般限制;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无人机等出口新产品,加征高额关税。

加上,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房地产作为过去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优胜劣汰;同时,内需不振与私人投资乏力并存。2024年中国经济正是在此种状况下,艰难前行。将近年底,全年经济的大局已定,今年的经济增长离年初制定的5%增长目标,意料存在不小的差距。

提前因应 超前部署

正是在除旧迎新的前夕,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作重要讲话。会议强调,明年要维持经济稳定成长,维持就业、物价整体稳定,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成长及经济成长同步。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整合、协同配合。要实施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项目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中共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所以广受外界瞩目,是因为它是中国最高的经济决策。

面对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及孤立主义,动不动挥舞“关税大棒”,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如何因应?如何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形下,通过提振内需与消费及激发私人投资热情,达至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的目标?为此,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将如何配合?凡是种种,都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获得解答。

直面问题 正视困难

首先,会议直面问题,正视困难。这些问题与困难包括: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那么,解决问题及克服困难的有利因素在哪?在于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在正视不利与有利条件后,关键要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其次,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适度宽松。根据内需不足及接近通缩的状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有别于近年来的财政及货币政策,代表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的又一次政策转向。财政政策宽松意味着中央财政将更多地投入资源,以刺激经济;其中一方面是提高财政赤字率,明年全年有望安排赤字率在4%至4.5%,这意味着赤字规模将达到约5.5万亿元。

由于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因此这一提升幅度并不会带来过大的风险。而货币政策宽松有其可能性与必要性。可能性是通缩状况不担心通货膨胀,必要性除了注入更多流动性外,让人民币适当贬值,正是应对特朗普加征关税的需要。

“楼股”齐鸣 繁荣稳定

最后,稳楼市、稳股市。中国房地产供应过剩,楼市飙升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是,楼市也不能长期低迷,“稳定”是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股市的兴旺更是盘活资金、企业融资、风险投资及财富效应的要件,一潭死水的股市不可能与繁荣经济相匹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