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acebook推加密货币冲击金融体系?
小摩CEO:短期内不具威胁

(纽约17日讯)面簿欲推出自家加密货币“Libra”,遭到全球各国政府和央行的连番抨击,认为恐冲击全球金融体系。不过银行业巨头摩根大通总执行长戴蒙认为,短期内Libra不可能对传统金融体系构成威胁。

《CNBC》报道,戴蒙并没有因为面簿试图建构一个新的全球金融体系而失眠。戴蒙16日表示:“换个角度来看,我们已经讨论区块链7年了,但几乎没有什么成果,我们会在3年后讨论Libra,但我不会在这上面花太多时间。”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表示,若面簿想要发展加密货币,就必须接受银行业现有的监管规定。戴蒙也认为,任何新的尝试都应符合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业所制定的严格反洗钱规范。

戴蒙说:“我们不介意竞争,我们的要求总是一致,我们希望有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即各国政府将坚持要求持有或转移资金的人,都按照他们适当控制措施的规范生活,没有人愿意协助和助长恐怖主义或犯罪活动。”

新闻来源:自由时报

反应

 

财经新闻

【股势先机】明年加密币看涨 但应逐步套现/吴承珅

比特币在12月5日,成功突破十万美元后,其价格在随后的七天内,一直在9万美元至10.5万美元之间震荡盘整。

鉴于比特币在过去两个月内涨幅较大,个人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市场将继续维持盘整状态,为下一次上涨进行沉淀。在市场再创高峰之前,这几周可能仍以震荡整理为主。

而到2025年,比特币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推动价格迈向新的高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关注这几周加密货币市场中的几个重要事件。

特朗普国家队

特朗普将于明年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国总统,而他在11月公布的高级官员名单中,多位官员是加密货币的支持者,其中一些更是公开持有比特币等加密资产。

这一任命组合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被视为美国加密货币领域的重大转折点,可能开启一个新的监管和政策时代。

同时,在特朗普的新政府中,“加密货币顾问委员会”(Crypto Advisory Council)正在逐渐成形,这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特朗普在选举期间曾承诺将在上任后100天内设立这一委员会,专门负责制定加密货币政策,推动“比特币国家储备计划”的实施。

许多专家认为,如果美国建立国家比特币储备,将对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这不仅会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入场,还将加速加密货币市场的成熟,使市场在特朗普任职期间创下市值新高。

美国领头降息

此外,市场预计,美联储在12月18日的会议中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4.7%,全球降息潮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进一步推高了加密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与价格。

展望2025年,随着特朗普再度执政,其倾向于低利率政策的经济主张可能延续,类似于他在新冠疫情期间实行的低利率环境。

降息通常会带来更高的市场流动性和资本充裕,推动更多资金流入高风险、高回报领域,这对加密货币这种高风险资产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

量子芯片进展

说完利多事件,谈谈近期一件值得关注的利空事件:12月10日,谷歌宣布其量子计算机“Willow”取得重大进展,引发加密市场短暂恐慌。

量子计算机理论上可破解区块链使用的加密算法,威胁其核心安全机制。受此消息影响,比特币价格一度从十万美元附近闪崩至九万美元。

专家指出,目前破解比特币需要数百万物理量子比特,而Willow仅有105个,短期威胁有限。但若量子芯片未来实现快速迭代,加密算法安全性可能在十年内失效。

值得一提的是,此事件是特朗普赢得选举后首个对加密货币不利的消息。个人预测,这可能成为未来一两年内熊市到来时的利空因素之一。

简而言之,随着量子芯片迭代速度的加快,如果加密学界的科学家或开发者无法及时引入新的抗量子加密算法来应对量子计算的威胁,那么在未来十年内,加密货币可能因其算法安全性逐步失效而崩盘。

因此,投资者需密切关注量子技术推进及抗量子加密算法的开发进展,此事件或成为未来熊市中的风险因素之一。

晚入场者需谨慎

尽管预计2025年加密货币市场将持续走牛,我个人预测比特币价格届时可能达到15万美元。然而,目前市场价格已较2023年末和2024年初已经处于高位,而新投资者的风险回报比正在逐步缩小。

例如,我在2023年以均价约2万美元买入比特币,若在10万美元价格套现,收益已达五倍。

当比特币价格达到15万美元时,收益将接近七至八倍。

但如果投资者选择在当前10万美元的价格入场,到2025年比特币达到15万美元时,收益仅为0.5倍。简单来说,随着价格持续上涨,晚入场的投资者将面临更高的风险,同时其潜在收益也显著低于早期投资者。

因此,投资者需充分理解这一点,并谨慎评估当前入场的风险收益比。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计划在2025年逐步分批减仓,锁定利润,同时为2026至2027年的下一轮熊市做好重新入场的准备。

新入场的投资者应警惕高位入市的潜在风险,合理管理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可能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