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与市场如何接轨? 宠物友好住宅需求激增

住户渴望生活的同时,也能与心爱的宠物相伴;宠物友好公寓的出现,恰好满足这需求。
独家报道:陈美玲
随着人口结构变化、消费者偏好改变、城市居民尤其是年轻购房者日益重视与宠物共处同一个屋檐下,因此宠物的“身分地位”越来越高,这一迹象可从宠物应用品和宠物服务业的市场供需来印证。
人宠家具一应俱全,宠物美容店、宠物殡葬和宠物友好楼盘大有市场,以往公寓都不允许住户饲养宠物,现在“宠物友好”楼盘已成为独特卖点,吸引大批买家询问。
猫猫狗狗需要活动空间,要如何合法合规饲养宠物,如何照顾没养宠物的住户感受,方方面面都需平衡照顾。那么,公寓能不能养宠物是谁说了算?发展商、联合管理机构(JMB)、管理机构(MC),还是地方政府?
完整内容请点击>>这里<<
购屋者协会:黑名单阻吓不了 房政部应控烂尾楼发展商

郑金龙
(吉隆坡20日讯)马来西亚购屋者协会(HBA)呼吁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应对涉及严重延工或搁置房屋项目的发展商采取刑事提控,而非仅仅将其列入黑名单。
该协会秘书长拿督郑金龙指出,列入黑名单并无阻吓作用,效果远不及刑事起诉来得显著。
上周,房政部长倪可敏表示,该部已将109家不遵守规定的房地产发展商列入黑名单,此举旨在加强对购屋者权益的保障。
对此,郑金龙指出,根据1966年房屋发展(管制与执照)法令(2015年修订),发展商若涉及项目搁置,属刑事罪行,最高可判处3年监禁、罚款50万令吉,或两者兼施。
“自法律修订以来已有10年,但又有多少涉及搁置住宅项目的发展商被提控呢?”
他向《新海峡时报》指出,尽管搁置房产的情况比比皆是,但目前尚无发展商遭起诉的案例。
他表示,执法是保障购屋者权益的最佳方式。若缺乏执法,即便再完善的法律,也只是摆设品。
“为何房政部在保障购屋者权益方面,表现得像一只无牙的纸老虎?”
郑金龙引用房政部官网所列的173家无牌发展商名单,质疑当局究竟采取了何种应对措施。
事实上,国阵曾在2022年全国大选竞选宣言中提出类似倡议,国阵当时提出一项协助最低收入群体的计划,确保每户家庭每月收入至少达2208令吉。
不过,经济部长拉菲兹随后否决这项建议,称政府无法承担相关支出。
应拉黑董事部成员
郑金龙直言,房政部应将发展商从申请项目准证到项目结束期间的整个董事部成员列入黑名单。
他说,问题发展商倾向以子公司或关联公司的名义展开项目,这不仅是分散风险手法,也常用作规避责任的手段,是业内惯用手法。
“从策略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种精明的安排,即使某个项目失败,母公司和其他公司也不会受到牵连,因为它们在法律上是独立注册的个体。
“作为规避被列入黑名单的风险,他们当然不会使用相同董事部成员的名字,因为这些名字已记录在房政部的系统内。”
他说,鉴于此,大马购屋者协会多年来,一直呼吁当局将整个董事部成员列入黑名单,以便掌握从头到尾所有管理层更动的完整名单。
“除了董事部,在第22条文也规定,管理层及涉及官员同样需对违法行为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