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隆

生命像太阳花般绚烂 隆中华办生命关爱展

(吉隆坡12日讯)吉隆坡中华独中今明两日举办 “2023年隆中华生命关爱展”,启发中学生探索生命历程中的深刻意义。

“2023年隆中华生命关爱展”由该校辅导处及孝恩集团共同推动,展览以太阳花作为活动主题之花,意指生命就像太阳花般绚烂多彩。

活动安排即包含 “把爱留下” 拍照打卡区、 “如果生命像花” 活动留言板、 “生命足迹” 作品展、花瓶手作坊、分享会、书展及售卖处等。

该校董事长丹斯里林景清在校长张梅莲、总务王志强及孝恩集团董事经理拿督朱兆祥的陪同下,于上午9时在再春大讲堂举办开幕典礼。

林景清说,该校在学习及品德素养方面力争上游,并希望学生之间互相给予关心鼓励,共同激发潜能。

“隆中华不仅是一个品牌,也是一个让孩子健康发展,感受到爱与关怀的成长园地。”

他很高兴看到学校举办第一届“生命关爱展”,希望借助该活动塑造人文科技校园,营造出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由此让家长更乐意送孩子来该校就读。

张梅莲指出,该校辅导处在2002年起,便获得孝恩集团辅导与宣传部的协助,向学生推行生命教育。

她说,生命教育旨在宣导人文关怀的精神,并教导人们珍惜生命,而该活动的价值观则符合该校推广的“品德素养”、“同理关爱”及“主动积极”等核心素养。

视频推荐 :

 
 

 

反应

 

文教

吉隆坡广东义山与4院校 合作4学术研究项目

(吉隆坡2日讯)吉隆坡广东义山与4所大专院校以“承先启后,永续光辉:铭记历史,展望未来”为主题,携手启动“2025广东义山学术研究计划”,预计将于今年8月向社会各界展示研究成果。

参与合作研究计划的4所大专院校,包括马来亚大学、拉曼大学、厦门大学及新纪元大学学院,日前在吉隆坡广东义山大厦举办“2025吉隆坡广东义山学术研究计划”新闻发布会,并与广东义山启动合作4项项目。

广东义山主席杨博耀指出,该义山去年10月邀请4名学术顾问,分别为马大文学院院长拿督黄子坚教授、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张晓威副教授、厦大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主任王晓梅教授,以及新纪元大学学院马来西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廖文辉教授,透过他们的协助完成本地华人先贤的文化历史记载工作。

他说,广东义山过往确实以殡葬业服务为主,但非仅承载先人记忆的地方,更可谓一座“露天历史资料馆”,埋藏了先辈奋斗的历史,于是有义务及责任带头替大马华裔社会把这些历史记录下来。

他强调,历史及文献不可被修改及删减,以吉隆坡开埠功臣甲必丹叶亚来为例,其历史记载在我国小学历史课本中篇幅越删越少,此类情况须预防再次发生。

杨博耀说,今年是二战日军投降的80周年,也是广东义山成立130周年,然而这座百年义山,过去20多年一直被逼迁。

“我们于2周前与福建义山等联系了,也达成把大马华人义山的价值保留并推广的共识,包括把义山打造成遗址公园,甚至透过文化局推广,以及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另一方面,广东义山行政经理魏仕洪也宣布第一届广东义山学术论文奖的参赛详情,以及南侨机工纪念公园暨纪念馆计划进度。

他说,该文学奖定于每2年举办一届,首届欢迎2024及2025年的期刊论文、硕博士论文及相关专着参赛,研究领域为大马华人研究,包括但不限于政经文教、历史、宗教、文化、语言及民俗,参赛作品能以华巫英三语其中之一撰写,参赛者不限国际。

“欢迎全球学者参赛,截止日期为2026年2月28日,颁奖典礼则为同年5月,时间及地点待公布。”

他补充,1947年建立的南侨机工纪念公园暨纪念馆经确认是全球第一座南侨机工的纪念专碑,提升工程目前正处于招标阶段。

王秀娟:为期3年汇集资料

统计二战受害者纪念碑数目

马来亚大学文学院高级讲师王秀娟博士负责解说“马来西亚二战纪念碑与战争纪念研究计划”,这为期3年的项目,旨在统计全马为二战受害者建立的纪念碑数目,以及汇集每座纪念碑的背景信息。

“我们今年上半年将集中进行调研,足迹遍布收集编入清单的纪念碑,全马如隆柔甲森彭等州属,其中也包括东马和非华裔殉难纪念碑。接着7、8月把广东义山出版的《浩气长存:马来西亚二战人民蒙难、殉难纪念碑手册》编辑再版,添入更多信息,2026年就可完善这本手册。”

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副院长陈中和副教授主讲“80追思:二战结束8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活动细节,将于8月16日举办的研讨会,旨在缅怀二战先贤及推动二战学术研究等。届时,2名专题演讲人分别为马来亚大学历史系教授拿督黄子坚教授,以及对于东南亚二战历史颇有研究的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陈鸿瑜教授。

“这涵盖12至15名来自海内外学者进行论文发表,如中国、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等,还有邀请多名民间学者,包括耗时近30年汇集柔佛华裔先辈二战蒙难事迹的郑昭贤等。”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郭宗华助理教授讲解《吉隆坡广东义山130年大事记》的研究项目,首阶段为8个月,既今年1至8月以广东义山会议记录为主要资料,自2001年起至2024年续写过往多个版本的编年史,如期可于8月前附录在130周年纪念刊一同出版。

“第二阶段则从2025年9月至2027年8月,整理广东义山碑文、会议记录、会务报告及章程为原始资料,再向各报馆、档案馆及华研单位收集报章、档案及报告进行内容严加考订及逐一标明出处,把广东义山成立与发展研究文章与《吉隆坡广东义山130年大事记》集结成册。”

新纪元大学学院中文系讲师廖文辉教授讲解“广东义山纪念馆暨华人民俗文化馆策展计划及民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项目,主要是利用现有广东义山行政部大楼及叶亚来纪念馆,把两座建筑物修建重塑成为“一体成型”的广东义山历史馆及民俗文化馆。

“随着资料的收集,今年5月后可陆续进行初步策展,希望明年能开放观展。当然,纪念馆的资料收集并完成策展可能需要3至5年,甚至更长时间。民俗文化馆一楼以殡葬业展览为主,二楼则以相片展为主。”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