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隆

附近建大道妨碍兴建 耽搁10余年高桥计划受阻

(巴生11日讯)计划赶不上变化,新区发展规划高架天桥遭耽搁10多年,如今因附近兴建西海岸大道衔接路段而妨碍桥身兴建,以致其不论“打横或打直”建都成问题,并不利于纾缓该区交通堵塞现象。

按该新区屋业发展规划,原定在巴生中路与武吉拉惹镇衔接十字路口处兴建一座高架天桥,以纾缓中路交通流量,惟,该计划耽搁近10多年后,才发现区域环境发展出现变更,以致现今被迫重新提呈建议。

当地市议员黄智荣受询时指出,有关建议高架天桥原是直通中路,好让使用中路的驾车人士可直接从该桥前往巴生市区或中路镇,如今,建桥地点上方于近年已兴建一座进入西海岸大道的高架天桥,以致占用了原有高架天桥的兴建空间。

“发展商于周三(8日)向市议会汇报指,下桥的倾斜度必须至少有200公尺的缓冲区,然而,如今因被占用而仅剩下120公尺距离,此外,若桥身依旧按‘打直’方式兴建,中路镇方向下桥路段将无法满足缓冲区要求,甚至会让大型交通工具撞上衔接西海岸的高架天桥。”

他表示,换言之,天桥“打直”规划已无法落实,如今若改成“打横”方案,即从武吉拉惹镇双溪柯拉马道(Persiaran Sungai Keramat)横跨至阿斯达纳道(Persiaran Astana),中路使用者就只能从桥下行驶了。

无助纾缓车流量

“如上所言,原本‘打直’方案的桥下有十字路口,让车主直接来往武吉拉惹镇和阿斯达纳道的医院,如今改成‘打横’兴建,桥下则不可兴建十字路口、交通圈或U转处等,最终也无助于纾缓中路的车流量,可说是一座无用武之地的建设。”

他补充,“打横”兴建方案还建议从中路镇驶来的车辆必须从哈芝昔拉路U转,多走约5公里才能转入武吉拉惹镇的,而从巴生市区驶来的车辆则必须到实达阿南U转,同样多走约5公里路,才能转入阿斯达纳道。

“这完全不是一个好建议,其不但加剧2个U转处的塞车问题,同时在无法提供便利之下,可能妨碍中路镇居民放弃到武吉拉惹镇商业区消费,为此本身极力反对该建议。”

黄智荣:有效纾缓交通

建议缩短U转路程

鉴于至今唯有最佳纾缓交通规划方案,或建议缩短新方案的U转路程。

黄智荣说,缩短U转路程的前提是车辆无需等待而获直接U转,即中路驶来车辆便可直接进入阿斯达纳道U转,再驶上即将兴建的新桥前往武吉拉惹镇,至于巴生市区驶来的车辆则可武吉拉惹镇U转,再上新桥前往阿斯达纳道。

“此建议虽不如‘打直’兴建天桥好,不过,至少可缩短路程,发展商也同意此方案,并愿意拨出50万令吉扩充道路来落实兴建计划。”

2周收集民意

鉴于兴建天桥计划关系当地民众利益,市议会决定给予发展商2周时间收集民意。

黄智荣说,欢迎居民这段时间到发展商办公室了解详情,同时呼吁当地28个居民协会积极提出回馈和意见。

“倘若反对意见太多,我们会再次建议召开听证会,希望能取得更妥善的解决方案。”

反应

 

雪隆

巴生中华小学毕业营 240小六生参与学习成长

(巴生14日讯)巴生中华小学主办、家教协会协办的中华第三届毕业营,以“我们不易Young”为主题,吸引240名六年级学生积极参与。

营会通过系列精心设计的讲座与团康活动,帮助小六生在毕业前回顾成长、拓展视野,并增强情绪管理和生活应急技能。

校长颜敬全致词时勉励学生走出教室,体验校园生活,学习管理情绪及发挥团队力量,培养面对困难与逆境时的勇气和毅力;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参与每个环节,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尽情享受这段特别时光。

晚上的情绪管理讲座,由专业辅导师主讲。通过互动讨论,学生学习如何在面对压力和情绪波动时保持冷静,并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

这一环节让学生们意识到,成长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情绪管理同样是他们未来成功的重要因素。

次日的急救知识普及讲座,内容包括如何应对常见的紧急情况如烧伤和心脏骤停。通过模拟演练和现场互动,学生掌握急救的基本知识,增强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变能力。

团康活动包括团队挑战和水战对垒,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也让大家在欢笑中建立深厚的友谊。通过互动,体会团队合作和互相支持的力量,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家协主席李仁雍在结业礼中表示,校方的支持及肯定,对毕业生非常重要,毕业营让大家留下美好回忆。

他希望营员们能懂得感恩,这一切不是必然的,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为自己发光发热。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