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东盟

中日全力竞标隆新高铁
韩国杀出变程咬金?

日本媒体称,围绕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之间的高速铁路(隆新高铁)建设计划,中、日、韩三国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为抓住东南亚旺盛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三国围绕预计于年内举行的投标开始了较量。

在目前的格局下,中国和日本无疑是最积极的两大竞逐者。不过,有声音指出,韩国正来势汹汹,试图后来居上扮演“程咬金”的角色。



韩国在经济上高度倚赖中国,致使其在区域外交等方面也绑手绑脚;在韩国决定安装萨德系统引起中国祭出“禁韩令”报复后,这个问题更加凸显。

为了降低对中国的倚赖,韩国正积极寻找其他出路,其中包含强化对东南亚的经营;如果能夺下隆新高铁这笔大单,将振奋韩国的“南向政策”。

《韩国时报》近日报道,中国等方面的压力已促使韩国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至东南亚,强化与这个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速地区的外交关系。

尽管在朴槿惠遭到弹劾下台后,韩国新总统还待选举产生,但为了降低对中国的倚赖,并增加在东盟十国的政治能见度,韩国当局已请国会议长丁世均率领代表团前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为期6 天的访问;这是韩国13年来第一次请国会议长率团前往东南亚访问。

丁世均在新加坡受访时明白表示,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对中国的倚赖,并且强化与东盟的关系。他表示韩国过去的外交工作太过聚焦于强权,然而与东盟会员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日益重要,因此他要扩展国会外交,通过国会议员之间的交流,建立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友谊组织。



丁世均清楚表示,在青瓦台出现真空的状态下,韩国国会将扮演提升与东盟合作的角色,试图寻找合作的渠道,并让韩国政府提供金融与减税诱因来鼓励韩商参与东南亚各国合资进行基础建设。

丁世均此行还大力宣传韩国高铁的安全与技术,目的是要帮助韩商赢得新加坡-吉隆坡高铁的标案;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于去年12月决定,将投入150 亿美元(约660亿令吉)兴建高铁连结这两个城市,这项工程预定在2026年完工。

中日韩向市民送秋波

据日本《东京新闻》5日报道,位于吉隆坡的日本伊势丹百货店2月开始展出新干线模型。新干线在轨道上运行的情形吸引了很多顾客的目光。三越伊势丹控股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在马来西亚,铁路本身并不是司空见惯的存在。我们希望能通过有趣的形式让人们了解新干线。”

希望新干线项目竞标成功的日本企业联盟是以JR东日本、住友商事、三菱商事、日立制作所、三菱重工业等为中心组成,它们将强调安全性和高技术水平。

报道称,竞争对手也在向吉隆坡市民频送秋波。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自1月开始在繁华街道的车站前进行运行模拟展示和乘客坐席展示等;韩国则在大型购物中心内设立了展示场,车窗3D影像加上坐席震动效果等的“4D模拟”非常受欢迎。

一位参观了中韩两国展台的公司经营者说:“从展示来看,似乎韩国的比较好,但最后还是由价格决定吧!”

年尾竞标中日韩欧料厮杀激烈

亚洲开发银行2月底的报告预测称,亚太地区基础设施需求到2030年将最高可达26.2兆美元,特别是在东南亚,公路和铁路等运输网络的完善是需要解决的课题,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之间的高速铁路也是其中之一。

报道称,作为“一带一路”构想的一环,中国积极提出从云南昆明经寮国、泰国至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高速铁路网建设计划,并积极采取行动;据马来西亚媒体报道,中国企业事实上拯救了背负巨额债务的马来西亚政府系投资公司。

外交人士解释称:“对中国而言,从昆明向南延伸的铁路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很重要,他们必然会瞅准机会。”一旦南中国海发生问题,这可以成为替代的运输路线。

报道称,将基础设施出口当作成长战略支柱的日本也不能输。日本在竞标印尼从雅加达至万隆高铁项目时抢先行动,但2015年秋还是败给了中国;日本如果在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之间的高铁项目上扳回一局,则影响力会进一步增强。

今后,德国和法国的厂家也可能加入,到了招标条件明确的阶段,竞争将愈演愈烈。

全长350公里的隆新高铁,预计在今年第四季由高铁资产管理向国际招标,并在2026年12月31日前通车。

中车株机为吉隆坡城市轻轨定制50列车。

从“留下来”到“座上宾”中车株机扎根大马

每天上下班,家住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林成嵘,都要乘坐吉隆坡最繁忙的南北线城际铁路列车,往返于家中和位于森美兰州的公司;有别于其他乘客,坐在由自己或同事亲手维护保养的动车组内,林成嵘倍感自豪和安心。

中新社报道,从引进产自中国的动车组、到列车相继实现就地维保和本地化生产,纵横在吉隆坡的多条轨道交通线路,见证了中国企业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在马来西亚实现从单纯产品输出升级到全方位服务当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进而深度合作实现共赢的精彩故事,展示了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崭新形象。

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全球高端市场历来被欧美跨国公司垄断。2010年,作为中国动车组技术发祥地和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制基地,中国中车旗下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中车株机)获签马来西亚38列城际动车组订单(SCS项目),实现了中国电力牵引型动车组首次出口海外。

立足并服务于大马市场,中车株机靠的不仅是自家过硬的产品,还有精道的维修保养服务。此前,吉隆坡从某国进口的城际铁路列车,因过了质保期后维护保养跟不上,逐渐破旧不堪严重影响使用。

在芙蓉设检修基地

“马方业主在与原供应商洽谈提供配件和服务时,得到的结果却是采购的配件价格组合甚至高过采购新车。”中车株机公司董事长周清和说,这逼得马方陷入“拆东墙补西墙”、将若干好的零部件拆卸下来组合成可用车辆的窘境。

为解决当地客户用车的后顾之忧,2011年,中国首家海外轨道交通“4S”店——由中车株机投资的吉隆坡中车维保有限公司在吉隆坡诞生;经过几年发展,该公司目前已在马来西亚设立一个总部、六大维保车间基地,可为客户提供从维修保养、技术咨询到员工培训、劳务输出、配件支持等一系列全周期、一站式服务,确保车辆全寿命周期内正常运行。

如今,运行在吉隆坡南北、东西两条城际铁路线上的SCS项目动车组,就在该公司位于森美兰州首府芙蓉的主基地隔日进行一次常规维保;这里的检修团队,每天能完成20列车的维保任务。

中车大马基地订单接不完东南亚多国考察成功模式

中新社报道,基于客户的认可与信赖,中车株机与大马合作的层级与力度不断加大。2015年7月,其牵头组建的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又称“东盟制造中心”)正式投产。

这个位于马来西亚西北部霹雳州华都牙也,在东盟十国中轨道交通装备技术水平最高、生产能力最强的“铁路工厂”,在当地可谓家喻户晓。

走进东盟制造中心列车调试车间,几名工作人员正抓紧为一列即将交付的轻轨列车作最后的调试;这是吉隆坡安邦线50列轻轨订单的最后一列车,其中15列车全部在该中心生产制造。

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正光透露,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通过对当地员工进行培训,寻找更加科学的生产手段和管理方法,该中心生产效率较成立时有了成倍的提升,而今已具备每年新造200辆、架大修150辆全系列轨道交通装备能力,手握马来西亚市场的订单已排到2019年。

培养技术人才

2017年4月11日下午,中车株机与马来西亚交通部在湖南长沙签订13列混合动力电动车组和9列现代超级动车组购销合同;自此,该公司共获签马方10个动车组、轻轨及维保服务项目,总计超过90亿元人民币的订单,目前在马3个子公司员工本地化率均超过80%。

从最初的输出产品,升级到输出产品加技术加制造加服务加管理的发展模式,中车株机在马来西亚的深耕细作,一方面逐步发展了当地几乎空白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一方面又通过员工本地化、技术输出,为当地培养了轨道交通装备技术人才。在中车株机公司董事长周清和看来,打造成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合作互惠共赢是关键。正因如此,中车株机受到马来西亚业主的极大信赖,获得当地超过85%的轨道交通装备订单。

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越,是东盟国家的核心区域之一,也是通往中东、澳洲和纽西兰的桥梁。“和此前的马来西亚一样,东盟各国急需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只有机务段和车辆段,没有轨道车辆制造厂。”

蒋正光透露,一些周边国家已对中车株机在大马的发展模式产生兴趣,如泰国、菲律宾等国客户曾组团到大马实地考察参观。”他表示,希望借助东盟制造中心,通过“以点带面”与东南亚各国和“一带一路”其他国家分享中国企业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和维保经验,以此实现互利共赢,为双方创造更好的未来。

反应

 

财经新闻

交通智库:推进隆新高铁建设 将释放大马经济更大潜力

(吉隆坡27日讯)交通智库MY Mobility Vision表示,继续推进隆新高铁项目将为马来西亚充分释放经济潜力,并加强大马在东南亚的竞争力。

该智库战略总监拉曼胡申表示,虽然政府已采取措施解决紧迫的基础设施需求,但高铁项目应被视为优先事项。

“高铁不仅是对马来西亚未来愿景的考验,更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他表示,如果没有高铁,大马可能面临被其他国家超越的风险,而自身却停滞不前。

拉曼还强调了高铁项目带来的经济潜力。

他表示,尽管高铁建设预计需要700亿令吉,但这一投资将为大马和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带来2500亿令吉的经济效益,并在2060年前创造超过11万个新就业机会,同时为两国带来近19兆令吉的广泛经济影响。

“这一影响包括在沿线地区创造新的商业中心,并促进贸易和旅游业的增长。”

他补充,这些成就不能仅依靠票务收入,而是需要将高铁项目纳入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因此,拉曼呼吁尽快恢复高铁项目,并制定一个全面计划,重点考虑互联互通、经济影响和长期增长。

他说,高铁不仅是应对今天挑战的解决方案,更是未来机会。

“当更大的变革就在眼前时,我们不应满足于眼前的小进步。”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