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东盟

台湾新南向困难重重
马泰越菲双印先行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为降低对中国大陆的经济依赖,台湾正努力加深与东南亚的经贸往来。但因缺少正式邦交关系,台湾“新南向政策”面临很多困难。

正当两岸关系越来越差之际,台湾总统蔡英文提出“新南向政策”,范围涵盖东盟10国、澳纽、印度等南亚国家共18国。但自去年5月上台以来,台湾推动的新南向政策至今仍无具体大动作,质疑声不断。



为此,台湾经济部工业局近日开始采取行动,今年从新南向政策18国中,初步选定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印度、越南、菲律宾等6国为优先推广地区,希望能够“杀出一条血路”。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台湾制造的商品(台湾产的电脑芯片和电子元件很出名)有将近一半出口到它的邻居兼最大贸易伙伴中国。但这座自治岛屿决心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并提振缓慢的经济增长。

为达这一目的,台湾总统蔡英文正努力深化与东南亚的贸易和投资联系。

东南亚无一国政府正式承认台湾,蔡英文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她得说服这些非正式伙伴顶住北京方面施加的越来越大的压力。

台湾总统蔡英文努力深化与东南亚的贸易和投资联系。

台湾的民进党籍立委罗致政表示:“我们正努力让贸易和投资多样化,但各国态度都很谨慎,而且中国总是试图阻碍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驻印尼台北经贸处代表陈忠表示,来自北京的政治压力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此外,被北京方面排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之外也是一个“巨大挑战”。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

中国是台湾产品的最大市场,占其出口40%,其次是占18%的东南亚。包括iPhone制造商富士康在内,许多台湾制造商在中国设有大型生产基地。

自去年蔡英文当选台湾总统以来,北京方面与台北再次打响外交战,去年底夺去了台湾仅剩的22个正式邦交国之一——非洲小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特朗普上月就任美国总统前,曾表示会推动与台北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这激怒了北京方面。

中国外交部长访问尼日利亚期间,这个西非国家命令台湾关闭其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的商务代表团。

台企无法从中受益

中国很可能会加大对其他国家的压力,限制台湾国际贸易办事处的活动,这些办事处的职员由外交官担任,但没有正式大使馆的地位和权限。

外交关系缺位意味着台湾企业无法从双边贸易协定或税收、投资条约中受益,而此类协定可以帮助它们的跨国竞争对手在海外投资。

有些台湾企业在中国、新加坡等地组建公司,以避开种种限制。

陈忠说:“这些障碍可以说相当巨大,但尽管政府无法逾越它们,私营部门却可以做到。”

然而,被排除在大型贸易协议——如覆盖亚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之外,严重限制了台湾企业进入各地市场的机会。与东南亚国家缺乏正式关系意味着,台湾投资者无法从政府对政府的游说中受益,而美国、中国和日本的公司都依靠此类游说,在印尼等新兴市场克服众多的官僚障碍。

台湾遭遇的压力因国家而异。但台湾外交官称,每次他们与他国高级官员会面,都会遭到中国外交官的抗议。

这种干扰经常延伸至一些琐事方面,如阻止他们出席国际会议,游说航空官员拒绝授予台湾航空公司起降时段。

学者:孤掌难鸣两岸关系不好形成阻力

虽然没有正式外交关系,但台湾与东南亚国家之间建立了很多成熟的贸易关系。

曾任台驻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大使的陈忠表示,与印尼等大型发展中经济体的合作,远比与台湾的许多正式邦交国的合作广泛,后者大都是帕劳、危地马拉这样的贫穷小国。

在印尼,有超过2万人在2000多家台企工作。

智能手机生产商HTC、华硕(Asus)以及拥有玛吉斯(Maxxis)品牌的轮胎制造商正新橡胶,计划在印尼投资生产设施,以便从当地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现成的巨大市场中获利。

驻台北政治风险分析师罗斯范戈尔德警告,由于北京方面与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关系的改善,台湾的“新南向政策”将面临更多困难。

他说:“孤掌难鸣,(台湾)政府不能只坐在台北,嘴上说说希望更好地与东南亚合作,就指望得到想要的结果——特别是在两岸关系日益恶化的背景下。”

盼台商促成民间合作引导官方签经贸协定

台湾经济部工业局产业搭桥由“西进”(中国)变“南向”(东南亚),今年从新南向政策18国中,初步选定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印度、越南、菲律宾等6国,委托公协会与对方国家公协会举办产业高峰论坛。工业局官员表示,盼借民间产业合作,引导两国官方签定经贸协定。

进行方式是先由公协会先找出链结双方的产业,例如印尼的船舶、泰国的汽车与电动车、马来西亚的清真食品、印度的智能手机、越南的纺织、菲律宾的太阳光电等;再由双方智库提供创新策略想法;最后由政府共同讨论提供诱因或排除障碍。

官员说,新南向共有18个目标国,选上述6国为首波交流国家,筛选原则包括:估计这些国家未来二年的经济增长率在5%至8%之间;人口充沛且年轻、消费力旺盛;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排名在第11名至第19名之间;过去已有近万家台商投资布局,与台湾产业连结度高;大学生占同龄层人口比率约二成至五成。

官员表示,借由双方供应链伙伴合作关系,凝聚双方共同产业共识,并从企业合作后发生的投资障碍排除、关税优惠需求等,敦促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 )。

工业局也分析,东盟市场除有庞大人口红利、丰富天然资源,凭借着东盟已与欧盟等地区签署FTA ,台厂可借其关税优势,开拓其他国家市场商机。

未来双边产业交流原则为“民间主导、政府支持”,官员说,有别于过去是由官方主动接触开始,本次是运用民间力量,交由工总、电电公会等产业公协会,与当地国家对等公协会讨论出两地可以合作的产业。

官员说,争取今年上半年举办一场产业高峰论坛,年底前完成6场论坛;6场论坛的举办地点在台湾、海外皆有可能,不排除借特定产业办理国际展时,借机举办论坛。

南向18国范围太大前高官建议重点突破

台湾前陆委会主委夏立言指出,两岸关系深深影响蔡英文政府新南向政策的成效,认为应找出重点国家、重点产业去深耕。

在台湾,于马英九政府时期成功促成“习马会”的夏立言,日前出席新南向政策研讨会,他认为台湾本身的产能是否真的可以到18国推动新南向,值得深思,主张应找出重点国家、重点产业去深耕。

夏立言说:“(中国的)一带一路也不见得要在每一个国家都能够成功,所以新南向政策也不是在每个国家都一定要做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

“我想如果我们今天能够找出重点,找出一些重要产业,新南向还是有它的可能,另外两岸关系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长陈先才对于台湾新南向政策的实质动能,以及在政治、经济上的效应,持怀疑态度。

陈先才说:“最大困难是台湾当局和东南亚国家没有正式邦交的关系,政治作为的空间还是比较小,还是只能透过东南亚华侨、侨生、东南亚配偶,包括配偶第二代,这种民间作为虽有,但是有限。”

陈先才认为,没有邦交的情况下,台商在当地遇到事情较难处理,而且中国在东南亚投资也很多,台商想要拓展南向、摆脱对中国依赖的效果也有限。 

前陆委会副主委高长表示:“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也已建立相当紧密关系,所以台湾推新南向政策如果被中国定位是在‘去中国化’、被定位是跟中国的一带一路在相互竞争的话,那中国一定会想尽办法来阻挠成功机会。”

高长也提醒,东南亚国家政经情势复杂,要懂得掌握对方的需求,以同理心推动合作,并与中国共同善用民间、企业的力量整合推动, 懂得“人和”才能让新南向成功。

反应

 

龙腾东盟

疫情冲击供应链属短期
东盟制造业料率先反弹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持续在中国以外的各国迅速蔓延,与外界联系甚密的东盟10个成员国陆续沦陷。



鉴于东盟多个成员国向来与中国有着密切联系,无论是经济还是原材料都得依赖中国,当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因冠病停摆后,在生产链受影响之下,东盟各成员国因而面对经济、金融与社会层面的冲击。

无论如何,根据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预计,冠病疫情将给这一区域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影响,惟一切都是短期性质。

该报告称,中国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经济贡献率比重近年来不断提高,在“东盟10+3”(东盟10国+中日韩)之中更是主要的经济增长引领者,在地区经济整合与供应链合作中日益紧密,和各国共享增长红利,无疑,此时的冠病疫情也会对亚洲区域内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AMRO报告称,此次疫情将对整体“东盟10+3”区域带来影响,但主要体现在区域内的旅游业等服务行业,区域内供应链会受到扰动。

不过,报告认为,疫情的影响属短期的,制造业的产能追赶或将快速弥补一季度的损失,而随着疫情拐点的到来,“V型反转”可期。



AMRO提及,在中国,疫情发生的当下,许多个人因为感染或停工而失去薪资来源,企业员工无法及时到岗而导致生产力有所下降。

后期产能追赶前季损失

同时,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中国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供应链暂时受到扰动,企业和学校推迟开工、开学,这些问题将对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影响。

制造业方面,后期的产能追赶将能较快弥补一季度的损失。AMRO称,本次疫情对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中国区域经济中心带来影响,但企业会千方百计在疫情后弥补此前放缓的产能,衔接国内外市场需求。鉴于制造业能较快在短时间内提高产能,因此,制造业在疫情后会迅速反弹。

服务业难快速恢复元气

相比之下,在服务业方面,企业一时间较难弥补丢失的营业时间,尤其旅游等领域很难在疫情后迅速回升,因此,服务业整体回到疫情前水平的速度会更慢。

旅游业经济贡献大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区域内旅游业受影响最深。从2002到2018年,中国游客到东南亚及日韩的出境旅游从1000万增长到8000多万人次,所占地区总游客比例从10%提高到30%及以上,尤其在柬埔寨、韩国、越南、泰国和日本等国。

同时,旅游业收入对“东盟10+3”的经济增长贡献率也比十多年前大幅增加。中国游客对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以柬埔寨和泰国为例,分别达到其GDP总量的14%和10%。

在区域内商贸往来上,AMRO分析称,“东盟10+3”中多数经济体都十分开放,深度依赖由中国联系起来的区域经济和全球产业链。其他12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份额都在20年来大幅提高,占越南GDP的25%以上,占大马、韩国及寮国等国GDP的10%以上。

不过相比于旅游业,这部分供应链受疫情影响相对短暂,随着疫情结束,中国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需求的反弹也会促使地区制造业迅速回升。

跨境活动限制

不应阻碍区域贸易

越通社报道,东盟各国经济部长本月初就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发表声明,强调东盟应加强团结,共同努力,避免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更多不利影响。

报道指出,东盟各国经济部长在声明中对冠病疫情深表担忧,认识到疫情对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包括旅游业、制造业、零售业及其他服务行业,并且对供应链和金融市场造成冲击。

报道指出,东盟各国经济部长于本月10日在越南中部城市岘港举行会议后,根据第26届东盟经济部长非正式会议框架发表上述声明。

声明说,东盟各国经济部长一致认为,对于跨境活动的限制对策应基于公共卫生考虑,不应对区域内贸易造成非必要的阻碍。

东盟各国同意采取集体行动以缓解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并决定采取措施保持东盟市场开放,加强地区信息共享和协调合作,通过技术和数字贸易手段帮助企业,强化供应链的适应和可持续性,加强与外部伙伴的合作,以及解决影响商品和货物在供应链上顺畅流动的非关税壁垒等。

产业供应链受扰国家越南居首大马第四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疫情扰乱全球产业供应链,与中国经济联系密切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全受波及。美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越南首当其冲,在亚洲“预估经济受创榜”上排第一、香港第二、新加坡第三。

“第四到第10位依次为马来西亚、台湾、泰国、韩国、菲律宾、印尼和印度。”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上月发布报告指出,中国湖北省多处封城,大规模强制隔离是两面刃,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病毒传播,另一方面打击经济。

“与2003年非典(SARS)肆虐全球相比,当下中国与世界的连接更深。2003年,中国对全球GDP贡献仅4%,2017年已升至15%。2003年,中国制造业出口份额只占全球的8%,到了2018年已飙至19%。”

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

报告称,如今全球供应链变得复杂,以智能电视机为例,一个部件可能由几十个更小的部件组成,而每个更小的部件又由其他部件组装而成,如果生产线上的小部件来自中国,中国制造业一旦受干扰,整体生产线可能瘫痪,全球制造业都遭殃。

越南因为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在亚洲“预估经济受创榜”上列榜首。报告说,如果中国20%的制造业停业一个季度,越南GDP将萎缩近0.8个百分点。

区域整合致溢出效应疫情挫多地股市

报告称,由于东盟与中日韩等地的区域整合,互联互通紧密,疫情的“溢出”效应也受到关注。

AMRO分析称,在亚洲金融市场,受疫情影响,多地股市和货币在一开始下挫。

马印原材料市场下跌

不过在稍后的时间里,区域内的股票分行业趋势各异:中国市场的A股、港股中,旅游板块下跌,医疗及科技等领域上涨;韩国与泰国股市及货币受影响最为明显;此外,韩国与新加坡的家用消费品行业,以及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原材料市场也有明显下跌,反映了对地区消费需求下降的担忧。

东南亚国家隐患 依赖外需及中国

不过,越南因为从中美贸易战中获益,连续两年GDP破7%,估计能减缓今年经济所受的冲击。

《越南人民报》在上月初报道,越南的纺织品、鞋类、电脑设备及电子产品等商品的出口面临不少挑战,因为其原料主要从中国进口。

胥视中国疫情拖多久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黎洪和博士向《联合早报》指出,中国占越南总进口的28%,其中包括中间产品和零部件,越南经济难免因供应链受干扰而受伤,伤得多重就看中国疫情拖多久,以及越南本身能否让社会活动恢复正常。

报告称,冠病疫情暴露了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隐患——太过依赖外需及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

“东南亚各国短期内预料将减息以刺激出口,同时推出经济刺激配套,但长期而言须大幅改革经济,包括提高国内生产能力、制造利润更高的产品和服务,以争得全球供应链中更大市场份额,以及加大对国内增长引擎的投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