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东盟

美放宽经济制裁
缅贸易门户大开

罗兴汉(左)逝世后,其子罗平忠(右)仍掌控重要的经济命脉。

美国日前解除对缅甸的更多经济制裁,虽然美国仍保留一些制裁措施,但此次的调整对于缅甸打开对外贸易门户有助益。

美国财政部17日宣布,将7家缅甸国营企业从美国黑名单去除,并延长允许美国货运经过缅甸港口和机场的措施,不过将缅甸大财团亚洲世界集团控制的多家公司列入黑名单。



奥巴马政府此次更新对缅甸的制裁政策,是为了支持缅甸政治改革和经济成长,并希望能够在针对个人或特定企业的同时,不会破坏缅甸的经济发展或威慑想要到缅甸发展的美国企业。

路透社报道,缅甸富商罗平忠掌控的亚洲世界集团属下六家公司虽然被列入黑名单,然而这些制裁动作是姿态多于实质,预料不会对该集团带来太大影响,反而由于港口和机场获得开通,他们将获得更多商业利益。

罗平忠是缅甸已故大毒枭罗兴汉之子。罗兴汉生前是金三角的海洛因大王,在接受缅甸政府招安后,于1992年创立亚洲世界集团,与儿子一起管理,并参与缅甸的庞大建设项目,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财团。罗兴汉2013年去世后,集团由罗平忠全权打理。由于是贩毒起家,加上是前军政府的支持者,罗氏父子及其财团一直被美国列入制裁黑名单。

专家指出,事实上罗平忠的集团非常庞大,对缅甸经济的影响力很大,因此美国也不可能不顾及这点,对他和他的集团过分制裁。

仰光咨询公司Vriens & Partners董事年塔茂林说:“经济制裁一般不全面覆盖受制裁国的方方面面,但其制裁对象往往是对该国整体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力……控制着关键基础建设,以及可影响普通老百姓的贸易和商业。”



此次被美国新列入黑名单的公司,是由罗平忠或亚洲世界集团控制五成或以上的股权,早就间接受美国制裁,如今直接被制裁其实没有什么差别。

对罗平忠来说,最关键的是美国决定解除对亚洲世界集团经营的港口和机场的贸易活动限制,将去年12月开始的6个月放宽期,改为无限期放宽。

美国去年暂时放宽对罗平忠属下港口贸易活动的限制引发人权组织的不满,奥巴马委任的美国驻缅甸新大使,还因此被耽搁了一阵子才获得确认。然而,美国暂时放宽限制不足以鼓励航运公司重返罗氏家族的港口,因为6个月放宽期结束后会发生什么事谁都不知道。该港口的贸易活动去年下滑,航运公司纷纷转向不受制裁的港口。

如今限制解除,预料航运公司会重新使用罗氏港口,因其设施比其他港口完善,也更靠近缅甸的商业中心——仰光。

积极吸资加速外资交易

缅甸总统府发言人佐泰18日说,缅甸对美国部分解除对缅制裁表示欢迎,期待此举能促进贸易,吸引外资。

佐泰通过电话告诉新华社:“在取消这些限制之前,我们的外国投资者和贸易伙伴承受着金融交易不便的困扰,投资者和本国贸易伙伴只能通过新加坡企业做中转。实际上,这些投资者会对进入这个国家(缅甸)感到困惑,担心收益无法达到预期。”

缅甸矿业协会联盟主席钦貌汉告诉新华社,取消对国有矿业企业制裁后,缅甸矿企期待进入世界市场。

目前,缅甸矿企只能进入地区市场,而它们的产品无法享受国际标准的估价。

制裁解除,预料航运公司会重使用罗氏港口,因其更靠近仰光。

日资海运拟驻仰光港口

日本大型海运公司商船三井(MOL)的缅甸子公司,使用的是与罗氏隔邻的海港设施。其常务董事植木达也说:“我们的客户对于制裁比较敏感,所以我们不能与罗平忠或亚洲世界港口有任何瓜葛。不过如果亚洲世界港口的限制永久放宽,那会让我们做事更方便,我们会考虑搬到那里。”

亚洲世界集团一负责人在电邮访问时指出:“仰光港口是非常关键的运输基础建设,随着需求增加,这个港口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投资。营运执照有效期延长或没有时间限制,肯定有利于港口营运商做长期计划。”

对于美国至今仍未全面解除对缅甸的制裁,执政的全国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枝表示,她有信心美国最终一定会解除所有制裁。

她周三在记者会上说:“我并不害怕制裁,因为我相信这些制裁是有原因的,但假以时日这些因素就会不存在了。”

克里访问缅甸,表明美国支持民盟施政。

美国“大棒”仍在  避免缅走回头路

美国政府官员透露,白宫当前仍无意全面取消制裁缅甸,以此“保持压力,避免缅甸走回头路”。 

美国对缅甸的制裁始于1997年。当时缅甸正处于军人政府统治时期,美国将一些缅甸军方直接参与的企业,以及与军人政府往来密切的私人企业列入“特定制裁名单”。从2011年以来,美国逐步在贸易和财政领域放宽对缅甸的制裁。其中包括取消企业和投资人与缅甸发生商业关系的禁令。2015年12月,美方取消了部分旅游限制,允许所有船只和航班进入缅甸6个月。 

今年5月10日,美国新任驻缅甸大使斯科特·马谢尔说,缅甸如果想要寻求尽快解除仍然遗留的贸易制裁,并重新获得美国普遍优惠制下的贸易特权,就应该加速改革,尤其是人权方面的改善。

马谢尔的表态被普遍理解为美国政府将不会在短期内彻底解除对缅甸的制裁。 

美国制裁的依据是1977年生效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利法》。它一般被用来对“威胁美国”的国家施行贸易限制,名单包括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美国据此对缅甸的制裁主要对象是与缅军方有关的个人和国有企业。 

美国继续制裁有两个考虑:一是继续向军人集团施压,迫使它遵守选举结果,维护缅当前的民主化进程。二是向民盟传递信息,美国从价值观上支持民盟,但不代表支持民盟的所有政策。美国也希望能持续运用制裁对缅内部的各利益集团传导压力。 

取消部分对缅制裁也是一样的目的。主要是“精准制导”的影响,以劝导或支持缅甸内部的各利益集团,促使各方力量朝向对美有利方向施力、发展。 

廷觉(左)与昂山素枝(中)访问寮国,落实睦邻政策。

克里访缅挺民盟施政

美国国务卿克里22日访问缅甸一方面算是作为国务卿的告别之旅;另一方面,其主要目的是落实双方再保证,给缅各方传递信号,保证美国对缅政策不会因总统大选发生太大变化,也要求缅甸各方履行先前的承诺。 

克里访问缅甸是美缅关系的大事。在这个时间点上访缅,一方面显示美国重视缅甸,一方面表明支持民盟施政。美国对缅甸保持多少制裁,昂山素枝的态度很关键。以往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总体来看,美国与缅甸关系已经正常化,但推进的速率不一定像外界想象得那么快。

美国的制裁是一种帮助。因为美国制裁大部分取消,剩下的是针对前军人政府的个人和组织的。这也就是说,对缅甸军队的政治束缚及其同民选政府的合作,美国人没有信心。 

美国人要拿着制裁的“大棒”对缅甸军队和军人集团保持一定的压力。事实上,缅甸从2011年转型以来,美国同前政府交往挺多,与军方的联系也不少。总的来看,是既接触也施压,确保缅甸转型达标。 

缅甸的对外关系,体现了昂山素枝的外交理念。从近期动态看,缅甸在处理外交上更成熟,更务实,也更有技巧。

比如缅甸新总统廷觉5月6日出访寮国,国家顾问兼外交部长昂山素枝随团同行。此访显出缅甸新政府的外交综合考量:在当前形势下,选择出访一个东盟邻国,可避免在地区大国乃至域外大国中抉择,符合缅甸“先睦邻、再地区、再域外”及“先睦邻、后大国”的外交立意。所以,从更开阔的视角观察缅甸外交,就能得出更客观平衡的研判。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克钦军击溃缅甸军防线 甘拜地战役改变缅北版图

报道:陈少鹄

缅北最大的民间武装克钦独立军凭借精准的战术与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一举攻克甘拜地,缅军在克钦邦第一特区的最后防线土崩瓦解,显示缅甸军政府统治能力走向衰弱。

甘拜地(Kan Paik Ti)战役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缅甸北部的局势却已被彻底改写。作为缅北最大的民族地方武装部队克钦独立军(KIA)凭借精准的战术与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一举攻克甘拜地,缅军在克钦邦第一特区的最后防线土崩瓦解。

这场战役不仅标志着克钦独立军在军事上的全面胜利,也进一步揭示了缅甸军政府日益衰弱的统治能力。

甘拜地之战不只是克钦独立军的阶段性胜利,更是一场重新定义缅北权力版图的关键战役。

从11月19日开始,克钦独立军一方面在距离甘拜地15分钟车程的Wutmaw村集结部队,另一方面其政治派别克钦独立组织(KIO)通过发言人瑙布(Naw Bu)上校宣布,克钦独立军决定暂时不攻击甘拜地镇,试图让驻守甘拜地的缅军放松警惕。

暗度陈仓出奇兵制胜

可事实上,这是克钦独立军的暗度陈仓之计。11月20日上午10时,甘拜地缅军守兵开始主动出击,向可能被克钦独立军使用进入该镇的道路发射小型武器和火炮。

克钦独立军和盟军人民防卫军(PDF)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了缅军的外围防线。

整场战役中,克钦独立军展现了高效的部署能力和强大的作战效率。

空袭未能扭转势态

在下午3时至4时的激烈交火中,缅军试图通过空中力量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但面对克钦独立军的精准火力和地形优势,空袭未能扭转战场态势。

到下午5时,克钦独立军全面掌控了甘拜地的军事基地、警局及其他关键设施,缅军残部和克钦邦边防警卫军(BGF)剩余成员被迫撤退,甚至有士兵翻越边境围栏逃入中国境内。

克钦独立军趁势彻底烧毁了缅军驻扎的山丘基地,并进一步围剿在友谊隧道周围抵抗的残部。

截至22日,基本上消灭了逃往中缅边境友谊隧道的军政府和克钦邦边防警卫队盟军士兵。

甘拜地战役的胜利,对于克钦独立军来说,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成功,更是战略资源和地缘优势的重大突破。

作为缅甸第三大边境贸易站,甘拜地一直是缅军的重要经济枢纽,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稀土等战略资源的出口通道。

克钦独立军通过此次胜利,切断了缅军的经济和物资供应线,进一步削弱了中央政权的统治能力。

同时,这场战役的胜利为克钦独立军提供了更多的外交筹码,使其在未来的谈判中处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对于缅军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军事上的失败,更是对其统治合法性的重大打击。

克钦独立军的崛起并非一夜之间,而是经历了60多年的血与火。

从民族诉求到武装

从民族诉求到武装抗争,从地方武装到地区强权,克钦独立军的发展历程,是缅甸复杂民族问题的缩影。

克钦独立军成立于1961年,由克钦独立组织领导,其诞生源于缅甸中央政府长期对少数民族的压迫。

少数民族要求自治

克钦族作为缅甸北部的主要少数民族,长期要求政治自治和资源分配的平等,但在中央集权的高压政策下,这一诉求被迫转化为武装斗争。

自奈温政权1962年发动政变以来,缅军对克钦独立军展开了多次围剿,但由于克钦邦复杂的地形和克钦独立军强大的基层动员能力,这支军队始终未被彻底击败。

克钦邦资源丰富

克钦独立军的强大,不仅来源于军事力量,也得益于对经济资源的高度控制。

克钦邦资源丰富,包括稀土、黄金、翡翠和木材等。

克钦独立军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开采和贸易,为其战争机器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持。

这使得克钦独立军不仅能够维持长期的武装斗争,还能不断提升武器装备水平,以应对缅军的攻势。

通过收取过路费、掌控采矿权和与国际黑市的交易,克钦独立军逐渐发展为缅甸最具实力的民地武之一。

甘拜地战役的胜利,将克钦独立军推向缅甸权力博弈的中心。

然而,这场胜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克钦独立军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还需要应对更复杂的内外压力。

在国内,他们需要在更广泛的民地武联盟中寻求共识,加强协同作战,推动民族自治的政治目标;在国际上,他们需要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复杂关系,特别是中国在缅甸局势中的关键角色。

克钦独立组织的领导层曾多次强调,其最终目标是推翻缅甸军政府并推动克钦族的完全独立。未来,克钦独立军很可能进一步扩大控制区和利用共同的基督教信仰来争取西方阵营支持,推动缅甸政治格局的重塑。

甘拜地战役的硝烟虽已散去,但缅甸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

克钦军胜利加剧动荡

克钦独立军的胜利,不仅加剧了缅甸的动荡局势,也使缅军面临更大的困境。

从军事上看,缅军虽然拥有更强大的空中力量和重武器,但在实际作战中却暴露出指挥混乱和士气低迷的问题,这使得其在北部地区的战斗力持续下降。

从国际上看,缅军因2021年的政变陷入了全面的国际制裁,经济崩溃、美元短缺和燃料危机进一步削弱了其统治基础。甘拜地的失守,不仅是一次战役的失败,更是缅军在北部地区统治力全面崩塌的标志。

克钦军亲西方信基督

与此同时,克钦独立军的胜利也为缅甸其他民地武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参考。

近年来,克钦独立军、果敢同盟军、德昂军、若开军等民地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协同作战意图,这种联合力量可能对缅军形成前所未有的压力。

但民地武之间的利益分歧和历史恩怨,也可能成为这一联合的最大障碍。

克钦独立军因基督教信仰以及执行亲西方路线,能否在民地武联合力量中发挥领导作用,还是未知数。

中国角色至关重要

在这一复杂局势中,中国的角色至关重要。

作为缅甸最大的邻国,中国需要在保障边境安全的同时,平衡与缅军及民地武的关系。

甘拜地战役后,缅军士兵越境事件以及克钦独立军完全控制克钦邦全部中缅口岸已为中国敲响警钟。

未来,中国可能需要采取更加主动的策略:一方面,通过经济援助和外交调停,推动缅军与民地武的谈判;另一方面,加强对缅甸资源和地缘通道的掌控,确保中缅经济走廊的稳定。

甘拜地战役,可以说是缅甸乱局的一个新起点。

克钦独立军的崛起以及与缅军的全面对抗,打破了缅军对北部地区的统治,同时也使中国这一缅甸最重要的邻国必须直面克钦独立军所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须找到平衡点

对中国来说,缅甸乱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通过灵活的外交与经济手段,中国或许能够在这一复杂局势中找到平衡点,不仅维护自身利益,更为缅甸的和平与稳定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