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东盟

贡献科技经济融通新样本
中国网企推进东盟速度

11月3日首相纳吉布与马云共同鸣锣三响,阿里巴巴首个海外eWTP试验区——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在吉隆坡全面启用运营。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美国《纽约时报》等权威外媒报道,中国和西方科技巨头先后在东南亚国家投资,一场市场份额争夺战悄然打响。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企业正借助科技革命带动的产业变革加速度,将新“四大发明”之一——互联网购物推向全球。

以马云为首的阿里系,正快速布局,试图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打造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10月30日,阿里云宣布其马来西亚大区正式面向全球开放服务;11月3日,阿里巴巴首个海外eWTP试验区——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在吉隆坡全面启用运营,将把清关时间从1天优化到3小时,72小时内可将货物运往东盟各国。



市场潜力就是动力。全球的经济观察家看出了门道——东南亚地区近6.5亿人口约为美国的2倍、日本的5倍,移动端总数高达7亿;2016年,该地区的网民超过2.6亿,现在,这一数值正以每月380万人的增幅上升。

中国媒体报道,东南亚电子商务领域的热闹景象只是近两年的事情,而中国网企“规模出海”,几乎都把东南亚当成了“主战场”。

在阿里巴巴刚来到这片土地时,还远不是这幅光景。电商公司Lazada(来赞达)的总执行长马克斯·比特纳曾坦言,东南亚地区在互联网经济的基本面上,和10年前中国的情况类似。

东南亚的电商起步较晚,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都落后于中国,与中国电商18年的经验相比,作为东南亚市场最大的电商平台,Lazada从2012年成立至今也才不过5年。

2016年,科尔尼管理咨询和联昌国际东盟研究所共同制作的《解除东南亚电商的壁垒》报告指出,在东盟的6个主要经济体国家中,除了新加坡的在线零售销售占了零售总额的4%至5%,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与越南等国家,只有1%的零售发生在线上,远远落后于中国的15.5%。



不过,如今的情况有所不同,美国、欧洲、中国等电商发达的市场日渐趋于平稳,来自这些地区的巨头们开始向外拓展新的市场。

去年,阿里巴巴耗资10亿美元从德国创企孵化器Rocket Internet(火箭互联网)获得了Lazada的控制权;今年6月,阿里再投10亿美元,持股比率从原来的51%提高至83%,获得绝对控制权。

预测认为到2025年,东南亚的电子商务销售总额可达到880亿美元(约3687亿令吉)。

亚马逊也下本钱

在“抢滩”东南亚的过程中,劲敌亚马逊也下了本钱。但分析认为,物流等基础设施跟不上激增用户的需求,制约了其扩张“版图”的速度;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将网购相关的支付和物流,以及游戏、外卖、通讯等拓展服务,一概容纳其中,为国内超过十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规模出海”的底气和靠山。

在中国本土经济版图中,科技创新对经济深度调整结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正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科技要面向经济,经济要依靠科技”,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22日对科技部的考察,透露出中国推进科技经济融通发展的重要信号。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正是科技与经济成功融通的高增长领域。

阿里巴巴依靠智能物流、机器人仓库、云计算平台等高科技支撑其快速海外扩张,无疑为后来者贡献了值得玩味、值得学习、值得剖析的“融通样本”。

东南亚物流跟不上

改造东盟追上中国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还在今年3月来到吉隆坡,阿里随后在当地兴建了第一个海外物流中心,作为东南亚地区集中化仓储以及配送平台。

不过,在正式入场角力之前,中国电商巨头仍要面临一些实际的难题。东南亚的物流系统仍显然跟不上,中企正在积极改造“东盟速度”,以追上“中国速度”。

比如,越南的网银系统不发达,电商无法做到在线支付,过于依赖货到付款而影响了用户体验;在泰国,境内主要快递方式还是EMS邮政,卖家要把一天的单统计好,再统一到邮局排队发货,影响了效率……

实质性的改变发生在一年前。

2016年4月,阿里巴巴工程师开始协助Lazada对卖家平台进行技术改造,输出阿里巴巴的互联网中间技术,对卖家平台进行重构。

在中国国内,线上自助开店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但在东南亚,一个卖家要入驻电商平台,需要通过打电话联系卖家中心,由人工指引卖家开店等流程,费时费力。

短短半年后即2016年“双11”期间,改造后的卖家平台正式交付,依靠全新的ASC系统,卖家不仅实现了自助注册登录,还实现卖家商品管理及商品发布,节省了大量人力。

这使得平台上的卖家数量实现了成倍增长,一年来新注册卖家数量增长至13.5万家,商品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7倍。

改造购买环节

解决了卖家一端,阿里巴巴又和Lazada在购买环节开始了改造。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如果说卖家平台可以完全通过国内的经验进行准化改造,但上线之后购买环节的支付、物流等等都是全新的考验,阿里也在未知的市场拓展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新型运营模式。

以物流为例,在运输环节,根据不同的品类,阿里巴巴的菜鸟网络推出了新的物流服务,如针对大件家居型产品,菜鸟网络开辟了海运路线,尽管时效跟空运相比会有所折扣,但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满足了部分地区消费者对于低价的需求。

云计算覆盖马新印尼

在仓储环节,菜鸟网络打破了国内固定的平台模式,兼顾自营与跟合作伙伴共建,用更加精细化的运营模式来应对复杂的国情。

同时,阿里小蜜、搜索等技术也走向海外,云计算基础设施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的覆盖,也在基础设施层面为当地互联网行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持,成为中国互联网改变东南亚的样板。

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巴巴近几年在不断增加阿里云的全球化投入的力度。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这场转移中尤为关键,它们是电商平台将能力从消费领域延伸到产业链、智造链以及资金链条的重要技术支撑。

数据显示,目前,阿里云在美国西部、美国东部、澳洲、欧洲、中东、新加坡、香港等全球14个地域设有数十个飞天数据中心,覆盖全球主要互联网市场;5月初,阿里云又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增设一个新的数据中心,以更好地服务东南亚市场。

过去一年中,阿里云在海外市场的规模增速超过400%,带动中国企业出海的同时,已经为沃达丰、飞利浦、施耐德、资生堂、雀巢、新加坡邮政等海外知名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服务。

联手泰国最大零售商

京东打造泰版“京东商城”

中国电商京东集团11月2日宣布,将与泰国最大零售商尚泰集团(Central Group)在泰国上线电子商务平台。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新网站“JD Central”将于2018年4月上线。除尚泰集团商场销售的海外品牌服装、化妆品以外,还将销售泰国果蔬和地方产品等;届时,消费者不但可以从中国的京东商城购买泰国商品,还可以从泰国购买到中国的电子设备等产品。

此外,京东还将构筑结算服务。泰国尚未广泛普及电子支付,网购多为货到付款;京东将活用出资方腾讯控股的技术,开发智能手机支付等支付方式;京东与尚泰集团将投资175亿泰铢,以构筑网站、物流网和结算服务等。

京东计划将京东商城推广至整个东南亚。京东总执行长刘强东2日在曼谷的记者会上表示:“泰国拥有众多人口、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很高的互联网渗透率,计划将泰国打造为东南亚地区的物流和供应基地。”

今年是京东集团国际化的元年,京东集团正积极将自身的国际化融入到“一带一路”倡议的宏大框架下,而泰国则是京东集团在东南亚市场极为重要的布局。

反应

 

要闻

拨4.63亿改善公交服务 助力轮值东盟与旅游年筹备

(吉隆坡11日讯)内阁道路拥堵和道路安全委员会(JKMKKJR)会议批准4亿6300万令吉,以改善公共交通服务。

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指出,上述举措是在2025年财政预算案所宣布,为我国担任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及2026年马来西亚旅游年做好准备。

他今天主持本年度第3次JKMKKJR会议后发文告说,本次会议也探讨道路拥堵和道路安全的主要课题,以及拟定全面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鼓励使用公共交通,特别是在巴生谷和主要城市。

“当中包括马来西亚国家基建公司自今年6月推介电召客货车(DRT)服务,以改善行程起点和终点的连接,迄今已有20辆客货车投入运作,乘客等候时间已成功从40分钟减至13分钟。”

较早前,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曾表示,马来西亚担任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主题是“包容性和永续性”,彰显直接挑战边缘化发展中国家的体制。

他说,事实上,大马的东盟中心地位(ASEAN centrality)愿景,也表明全球南方地区如何在与全球大国进行建设性接触的同时保持独立。

我国曾在1977年、1997年、2005年和2015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

此外,旅游、艺术及文化部放眼2026大马旅游年,将吸引3560万人次的外国游客到来,并带来总额高达1471亿令吉的国内消费。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